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综述了高新技术在非织造布领域的应用以及非织造高新技术、新材料开发为特征的技术进步 ,供开发非织造布产品参考。  相似文献   

2.
非织造布技术与产品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高新技术在非织造布领域的应用以及非织造高新技术、新材料开发为特征的技术进步,供开发非织造布产品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SMS非织造布的横向机械性能和纵向机械性能,并分析SMS非织造布的热压点尺寸及形状等直观表达非织造布热压点分布状态的数据,找出了非织造布横向及纵向机械性能差别与热压点分布的关系,为SMS非织造布机械性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行的评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对55 g/m2平纹水刺非织造布的整个工艺技术路线进行分析,并对其中最重要的两道工序梳理成网和水刺固结中的关键工艺参数采用正交试验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得出55 g/m2平纹水刺非织造布的最佳生产工艺,为开发该类产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非织造土工布具有三维的纤维网络结构,其独特的纤维网络结构是土木工程中反滤保砂的理想材料.非织造士工布在工程应用中易产生压缩变形,非织造土工布受压变形必然会影响非织造土工布的反滤性能.分析了非织造土工布在受压条件下的反滤性能,对非织造布的开发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木浆纤维经气流成网后,分别与PP/PE(聚丙烯/聚乙烯)纺黏热轧非织造布、PP/PE短纤热轧非织造布、PP/PE短纤热风非织造布和涤纶水刺非织造布纤网叠合形成试样,通过水刺复合,观察水针冲击过程中不同加固纤网结构条件下木浆纤维的流失现象,研究木浆纤维的流失过程和机理,并分析非织造布纤网结构对木浆纤维流失的影响.试验表明:木浆纤维与非织造布纤网中的纤维缠结以摩擦作用为主,当水针冲击力大于纤维之间的摩擦力,纤维互相分离,木浆纤维易脱离纤网而流失;在相同压力的水针冲击条件下,木浆纤维与PP/PE纺黏热轧非织造布、PP/PE短纤热轧非织造布及PP/PE短纤热风非织造布纤网复合时其流失严重,流失率均高于8%,而涤纶水刺非织造布纤网适于与木浆纤维的缠结,木浆纤维的流失率低,仅为2.95%.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体处理对非织造布表面润湿性的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用等离子体处理非织造布的方法来提高其表面润湿性。电晕放电和低压辉光放电都对丙纶非织造布表面的润湿性有改善,低压辉光放电不涤纶非织造布表面的润湿性有改善。电晕放电处理非织造布的表面改性效果及改善维持时间都不如低压辉光放电。用等离子体处理非织造布来改善其表面润湿性的效果不能维持很长时间。等离子体处理可减小丙纶、涤纶非织造布表面与水的接触角,从而提高其表面的再润湿性。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粘合剂粒径对非织造布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粒径变细,非织造布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呈非线性增加。分析认为由细旦纤维制成的非织造布可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较低的抗弯模量,这些概念也适用于热熔纤维粘合和热轧非织造布。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热轧非织造布工艺流程和卫生用热轧非织造布原料的特点与选择 .通过对 3个试验的描述和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详细地论证了温度、压力和速度对热轧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 .根据市场的现状 ,发表了对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生产技术发展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一、国内外非织造布发展概况 非织造布,又称无纺布。早期较低档的非织造布由于原料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发展大大受到限制,直至七十年代全世界非织造布总产量仅约21万吨左右。随着纺粘法、熔喷法、水刺法等新工艺相继问世,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非织造布迅猛发展的势头,其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纺织工业的平均速度。至一九九零年,全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为开发非织造布用粉末型粘合剂对热塑性聚烯烃进行了接枝改性的分子设计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量的接枝助剂和引发剂条件下,可用马来酸酐对聚烯烃高聚物进行共聚接枝,制得的粉末状改性聚烯烃聚合物具有熔点低,粘合力强的优点,可以作为粉末型非织造布的粘合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非织造布可模压性的关键问题,即模压品的表面折皱和成型精确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评价非织造布模压性能的3个指标:表面折皱、径向压缩率和吻合性。通过试验,发现胶乳粘合剂粘合非织造布模压的主要问题是制品的表面折皱,热熔粘合非织造布是成型不吻合性。热熔粘合时,模压品的热收缩较大,纤维取向对织物的变形均匀性有很大影响。在各向同性好的情况下,热熔粘合非织造布的模压性能优于乳胶粘合的。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光技术测量原理研究了非织造布的激光散射强度与面密度的关系,并应用计算机程序控制非织造布激光散射强度测定系统测定和分析了3种加工方法的非织造布试样。结果表明:非织造布面密度与激光散射强度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这里所述的方法具有无放射性和易于采用计算机测量的优点,可用于薄型非织造布面密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为适应服装行业对非织造布粘合衬产品提出多品种、系列化的要求,根据服装对粘合衬性能要求,研讨了影响非织造布粘合衬应用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文章应用正交设计就非织造布定量、粘合剂品种两因子对非织造布粘合衬的硬挺度、折皱弹性、拉伸强度、手感作了试验分析.还研讨了浆点涂层的浆点点径规格、热熔胶品种对粘合村剥离强度的影响. 在综合上述试验分析后,以西服为例对非织造布粘合衬产品系列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粉末粘结剂含量非织造布的研究表明:线性和非线性的简易三元件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非织造布的拉伸性能和应力松弛性能。根据模型的拟合参数计算和讨论提出了应用力学模型可以检验非织造布加工中纤维网粘结程度优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微波检测技术对非织造布的组分配比进行了测试研究。非织造布由不同配比的双组分(ES)纤维和蚕丝下脚料经混和,开松,梳理成网,并加热,熔融粘合而成。测试结果表明:微波谐振腔传感器检测电流示值与非织造布的配比关系曲线呈指数方程形式,指数值与组分配比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同时,检测电流示值与非织造布强力也有一定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原料及工艺的4种水刺非织造布的水洗试验,研究了水洗次数对水刺法非织造布的表面形态、水洗后手感及尺寸变化率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多次水洗后水刺非织造布形态可以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18.
丙纶非织造布基质人工草坪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非织布基质草坪化的可行性进行技术分析,首次提出丙纶非织造布基质草坪化的整套制造方案并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数据显示,非织造布的强力可完全胜任草坪基质的需要,在外加保水剂的情况下,非织造布成功模拟了土壤环境,草坪能顺利移植。对非织造布草坪基质进行的经济成本分析可知此产品在市场推广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热轧法非织造布的粘合结构形成机理及其工艺条件,研究了工艺参数变化对产品强力和粘合结构形态的影响,提出了由复合相构成的非织造布物理结构模型。分析结果对于调整热轧生产工艺和提高非织造布质量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梯度结构非织造布由于其结构特性在气悬体过滤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用梯度结构非织造布过滤气悬体的过程一般分为润湿、吸附、聚结三个过程.主要讨论非织造布材料增加其气悬体过滤性能的一些新技术及其过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