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高洪涛 《科技资讯》2010,(11):72-72,74
30年来,可编程控制器从无到有,实现了工业控制领域接线逻辑到存储逻辑的飞跃;其功能从弱到强,实现了逻辑控制到数字控制的进步;其应用领域从小到大,实现了单体设备简单控制到胜任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及集散控制等各种任务的跨越。今天的可编程控制器正在成为工业控制领域的主流控制设备,在世界各地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本通过以可编程控制器取代继电接触控制的实验,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利用梯形图编制的程序清单,以及可编程控制器在顺序和逻辑控制中显示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浅谈PLC技术在矿山机电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继江 《科技信息》2010,(26):I0335-I0335
在自动化控制领域,PLC是一种重要的控制设备。随着煤矿现代化的发展,矿山对矿山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本质安全型矿山已成为煤矿生产建设的核心。近年来,可编程控制器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设备的控制都采用PLC控制器来代替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本文简要介绍一下矿用PLC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自动化控制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生产行业中,并逐渐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可编程控制器起着核心作用。下面就PLC在生产线中的使用情况,论述一下它的重要性。可编程控制器简写为PLC,于1969年在美国面世,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在的可编程控制器已经成为最重要、最可靠、应用场合最广泛的工业控制微型计算机。国际电工协会IEC对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为: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可编程控制器具有如下特点:A.高可靠性:如三菱、西门子、欧姆龙PLC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大大超过IEC规定的10万小时,并可采用多机冗余系统,进一步提高可靠性;B.编程方便、易于使用:梯形图语言、S F C、功能块等多种编程语言和方式,直观易懂,深受电气技术人员的欢迎。C.控制功能极强:除基本的逻辑控制、定...  相似文献   

5.
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可以说周围大部分事物都是由信息化进行控制,一个小小的可编程控制器就能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那么它是怎么进行控制的,本章中,主要根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一些原理,还有它在现实中的应用简要的分析讨论下。  相似文献   

6.
在自动化控制领域,PLC是一种重要的控制设备。随着煤矿现代化的发展,矿山对矿山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本质安全性矿山已成为煤矿生产建设的核心。近年来,可编程控制器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设备的控制都采用PLC控制器来代替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本文简要介绍一下矿用PLC技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在真空吸盘式机械手控制中应用的方法.用实例说明了以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构成的逻辑控制系统与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相比具有可靠性高、电路简单、功能强、适应性强及控制功能修改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李军 《山西科技》2011,(2):90-91,93
针对井下风门的应用现状,研究设计了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液压自动风门系统,重点阐述了自动风门的组成和动作原理及液压系统的控制机构,讨论了可编程控制器实现风门自动控制的可行性方案,并给出了系统控制流程图和梯形图。对煤矿井下风门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谢凤仓 《科技信息》2007,(1):75-75,28
电厂重视环保,更重视废物综合利用,为实现电输尘下来的粉煤灰综合利用,已广泛采用气力除灰系统。目前国内的气力除灰控制系统大部分已经从传统的继电器逻辑电路顺序型控制系统逐步过度到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为主要核心的控制系统,也有一些是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核心的集散控制系统。由于PLC内部采用微处理器进行逻辑控制,提高了控制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己经被广泛的应用在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中。本文从PLC的定义着手,分析了气力输送技术定叉及其发展,电厂气力输送系统PLC控制。  相似文献   

10.
史志成 《甘肃科技》2013,(19):170-172
就育苗玻璃温室运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了现状分析,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育苗玻璃温室的应用进行了推行和设计,从生产实践来看很有前景,在此做一浅谈,以便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煤矿硫化氢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H2S气体异常富集而导致的突然涌出和伤亡事故越来越频繁。根据H2S在煤矿中的分布特征、赋存形式和涌出形态,综述了含煤岩层、巷道风流中和地下水体中的H2S防治技术。目前使用的H2S防治技术主要有煤层施钻高压注碱中和、巷道碱液喷洒、加大风量稀释、改变通风方式、抽排、疏堵及综合治理等方法;采用的碱性药剂主要是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3.0%的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等;部分碱性溶液中添加有表面活性剂、芬顿试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次氯酸纳或氯胺-T等。分析了各类防治技术的治理效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煤矿H2S综合防治技术方案。各矿井应根据H2S在煤岩层中的赋存、分布情况和涌出形态,依据目前技术水平,结合H2S防治成本进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深矿井开采矿山压力与开采关系的研究,分析了深矿井条件下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提出了工作面端面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衰老矿井低碳发展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资源储存的有限性,决定了煤矿产量存在一个由增长到衰老的过程,作为碳生产大户的衰老矿井同时面临着资源赋存条件不理想、储量不足、产业结构单一,能耗高,产品附加值低,煤矸石、矿井水、余热等有价值的"废物"没有加以利用,浪费等问题。本文将在综合分析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阐述衰老矿井的界定及其发展瓶颈,并结合国内外煤矿对衰老矿井低碳发展进行SWOT综合分析,分析结论证明发展"衰老矿井摆脱各种不利条件约束,通过低碳运行转型是实现延长矿井生命周期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论政府对煤矿的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政府对煤矿管制的必要性,以2007年12月5日山西洪洞县新窑煤矿以例,分析政府在煤矿管制各个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深部突出矿井在瓦斯治理与循环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瓦斯治理、瓦斯抽采、瓦斯利用及热害治理方面的发展现状。以首山一矿为例,提出了瓦斯治理-瓦斯抽采-瓦斯发电-集中制冷-热害治理的闭环系统构架,以实现深部突出矿井的安全、高效、绿色开发。研究了首山模式下大采高单一低透突出煤层“一面多巷”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发了分源网络化瓦斯立体抽采技术与动态调控技术,实现了瓦斯治理与抽采的高效协作;分析了瓦斯发电设备与制冷设备联合运行过程,实现了深井热害的有效治理。建立了首山一矿发电并网示范工程与矿井降温示范工程,实现了瓦斯资源综合治理与循环利用的统一,形成了深部突出矿井的安全、高效、绿色开发模式,可为国内类似矿井开发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急斜特厚煤层的开采在中小型煤矿一直沿用大放高非机械化开采方式,造成采区回采率低下,煤损严重。由于目前的煤炭效益越来越好,许多原有的地方煤矿开始进行采煤方法的改革,其中在从房柱式开采向综放开采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顶板垮落现象直接危害到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文中通过相似模拟实验对此进行了研究,得出控制顶板垮落动力灾害的关键在阶段煤柱的留设。  相似文献   

17.
沈丽娟 《山西科技》2011,(2):29-30,32
矿井充水因素与进行水害防治对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阐述了杜儿坪矿的充水因素,包括含隔水层、充水水源、充水通道,对矿井主要水害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突出”已成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隐患之一,“突出”防治成为矿井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采掘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敏感指标的确定是矿井综合防突体系中重要的环节,为了有效预测及防治深部矿井工作面采掘过程中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手段,获得了试验区13 -1煤层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  相似文献   

19.
煤矿智能化发展是煤炭行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三维地质建模及其可视化技术促进了地质资料信息的管理和共享,在煤炭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三维地质建模及其可视化技术可以对地质体的透明化勘探、煤矿的成矿预测、储量估算等进行精细化的指导,确保煤矿的采掘、通风系统的设计以及智能化开采的科学性,直观化灾害事故反演、地表环境监测、生产智能化管控等,减少勘探和开采的风险,能够大大提高煤炭开发的效率。本文对三维地质建模及其可视化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了目前其在矿产领域的研究方向与相关软件的使用情况,介绍了地质数据和巷道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建模技术,以及在各应用领域的具体进展,最后结合煤炭精准智能开采的发展趋势,针对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助力煤矿智能化发展方面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为发挥我国煤炭能源兜底作用和露天煤矿的弹韧性特征,并提出低碳视角下未来我国露天煤矿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总结了当前露天煤矿山分布、储量和煤种、生态环境、产能调节韧性等特征,以及面临的生态扰动、端帮压煤、小设备作业以及剥采时空失调等问题,提出了解决采矿源头低碳绿色生态减损可持续发展的8项关键技术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