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是指盈余管理对企业、股东、政府、债权人等决策制定行为的影响。通过分析盈余管理对利益相关者决策行为的影响,指出盈余管理实际是一个社会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邹玮  张洁  汪政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4):130-130
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也不同于超出制度许可范围的盈余操纵,因此有必要趋利弊害,对其进行规范.本文在首先明析盈余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接着分析了盈余管理的途径,并提出了有效规制盈余管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盈余管理是会计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针对当前国内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存在信息繁杂、思路不清晰等问题,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筛选出2009—2019年CNKI中国知网所收录有关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绘制出作者、机构、关键词知识图谱。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盈余管理研究领域存在核心群体,高等院校是盈余管理研究的主要阵地,但各院校彼此之间合作较为分散。当前国内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文献以盈余管理自身为核心,围绕真实盈余管理、盈余质量、应计盈余管理等主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企业盈余管理并非是单纯的会计行为,它表现为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其结果,鉴于中国上市公司所形成的特殊公司股权结构,有必要对其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从而改善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以中国石油化工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盈余管理与股权结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显示,前五大股东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而法人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越会减少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5.
王丽敏 《科技信息》2012,(13):426-426,369
由于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而经过盈余管理后的财务报表是一般投资者决策的直接依据。因此,正确理解财务报表对于投资者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简单介绍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及方法,探讨盈余管理识别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粉饰公司业绩,误导投资者决策的行为受到广泛的关注。对比中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发现,国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典型动机有三类: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与规避监管动机。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前两类动机并未得到显著的体现,规避监管动机是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典型动机。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受益者是控股股东,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剥夺是盈余管理的深层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1、盈余管理概述盈余管理是目前会计界广泛研究的课题。尽管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但是在某些方面,会计界的认识是一致的,例如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在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当局是有目的、有意图地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或交易安排;管理当局进  相似文献   

8.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实施企业既定的经营战略和管理策略的需要。基于新会计准则基础上,阐述了盈余管理的涵义及其存在的必然性,剖析了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新问题和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盈余管理的原因,从4个方面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盈余管理策略,即:要进行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要正确对待高新技术企业盈余管理、充分认识高新技术企业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关系、不断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盈余管理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上市公司A股2007—2012年的数据,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与其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正相关,与其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相关不显著。相比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由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更低。表明相比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外部审计对应计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更为显著;而对于更为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发挥了更为显著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公允价值和高管薪酬这两个热点话题入手分析,探究两者与盈余管理的内在联系。由于盈余管理与会计信息联系紧密,盈余管理过度会使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程度大大降低。所以,应通过完善会计准则和激励机制形成盈余管理的综合治理,解决我国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前.盈余管理现象普遍存在,对外部报表信息使用者的影响日益加大,研究盈余管理的手段对我们准确分析报表有很大的帮助。以盈余管理手段为主线,结合相关的案例,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以及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关联交易、资产减值准备、非经常性损益六个方面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进行阐述。通过对手段研究达到帮助报表信息使用者减少盈余管理对决策的影响,帮助制度制定者完善制度减少盈余管理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介绍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基础上,主要对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原有盈余管理的限制和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可能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2012年沪深交易所对退市制度的修订为切入点,选取2008~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盈余分布法和多元回归实证检验了退市制度变更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退市制度变更后,避免净利润为负的盈余管理行为略有减少,而避免净资产为负的盈余管理行为显著增加.且退市制度变更诱发了避免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的盈余管理行为,上市公司实施的应计盈余管理显著减少,而其实施的销售操纵、费用操纵和生产操纵等真实盈余管理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4.
以2008年高铁开通为准自然实验背景,采用2005—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对高铁开通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抑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该作用在地级市强于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研究还对高铁开通影响盈余管理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高铁开通可以通过信息透明度进而影响盈余管理。进一步讨论了公司规模对高铁开通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影响,发现上市公司规模越大,高铁开通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相互关系入手,深入地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少盈余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主体和客体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最后探讨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盈余管理是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一直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满足不同类型公司的盈余管理的动机,利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一直是上市公司粉饰报表的重要手段.如何抑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已经成为会计实务界和理论界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对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的概念做简要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及方法.其次,分析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最后,提出资产减值政策实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盈余管理成为财务会计研究的新课题。在我国,由于市场环境条件的影响,由高管变更引发的盈余管理成为上市公司的主要问题。高管变更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重大的亏损,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配股资格,极有可能操纵会计盈余,以达到规定的净资产收益率。通过对定义分析,可见其存在几种盈余管理的观点,据此建议区分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利润控制及损益调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试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利弊及其规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信息不对称和会计学的角度揭示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上市公司适度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和过度盈余管理的弊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影响报告盈余以达到私人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由于中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鲜明特色,因而形成了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动因。盈余管理是一把双刃剑,应把其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将严重影响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