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02年,中美经贸关系在克服了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对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下进一步向前发展,双边贸易总额全年达到创纪录的97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8%,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单晓蓉 《科技信息》2012,(25):35-37
中国和德国是世界第一及第二大出口国。多年来,德国一直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欧洲对华投资和技术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自2002年起一直是德在亚太地区最大和欧盟外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德双边经济贸易已经成为两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21世纪以来,中德双边贸易先后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全球金融危机以及目前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带来的经济低迷阶段。如何更好的发展中德双边贸易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这也关系到中欧经贸关系的稳定。因此本文通过对中国-德国双边贸易总量、商品结构以及产业间贸易程度的研究,分析了中德双边贸易关系的现状、特点,及目前发展中的不利因素,最后对中德双边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使得各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这统一体当中,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对全球经济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以及最大的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从中美贸易关系及中美投资关系两个方面,对两国经济的发展与新世纪两国经济依存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存在互相交叉、互相替代、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互相融合的关系。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迅猛推进和中国的改革开放,规模日益扩大的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无疑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使中美贸易基本摆脱了传统的零和博弈模式,扩大了贸易规模,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贸易依存度增强,实现了中关两国的双赢。但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长期处于贸易顺差,也使中美贸易摩擦不断。所以,我国在利用外资的同时,要规避其负面影响,促进经济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中美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压舱石",这句话常被人们提起。互利的经贸往来给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也为两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力。然而,由于美国长期不愿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对中国企业赴美投资采取双重标准甚至歧视政策,致使中美经贸关系摩擦不断,甚至形成常态化、政治化的趋势。在这种复杂形势下,企业游说是维持良  相似文献   

6.
中日经贸关系受到两国政治关系的影响,出现了“龟行”增长势头。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6年世界对华直接投资(不包括金融类)实际金额630.21亿美元,同比增长4.47%,而同期日本对华投资却罕见地下降了30%! 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23.8%,其中对欧、美分别增长25.3%和24.2%,而对日贸易仅增12.5%,对日贸易比重比2005年竟然下降了1.2个百分点!显然,中日经贸关系已经受到了两国政治关系的影响,出现了由热转  相似文献   

7.
"入世"后,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平稳.尽管目前在两国的经贸往来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中美双边协定生效和各项承诺逐步兑现,中美经贸关系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直接投资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拓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8.
利用WWZ法将2000—2014年中美制造业双边贸易总值分解,然后从增加值视觉剖析两国制造业双边贸易结构、比较优势及贸易互补变化。结果表明:美国对中国出口结构以中高端制造业为主,而中国对美国出口虽由低技术制造业为主转为中高端制造业为出口大宗,但美国依旧控制着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生产链条;传统贸易统计口径严重高估中美贸易差额,补偿性及竞争性贸易逆差符合美国经济利益;中国低技术制造业比较优势下滑,但中美仍有贸易合作空间;中国作为美国高端制造业的"加工厂"为美国输入高额利润的模式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东盟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最成功的区域性合作组织,是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笔者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特点与双边投资特点的分析,发现存在贸易结构互补性与竞争性共存,双边投资尤其是中国对东盟投资较少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前景进行了展望,最后简要阐述了中方在双边经贸往来中采取的积极策略,该研究对于进一步促进双边经贸合作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4日,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以公开发言方式,概述了拜登政府对中美双边贸易关系的新方针。有评论称,戴琪的这番讲话表明,美国对华经贸将再挂钩(Recoupling),认为中美经贸关系即将翻开新的篇章,双边经贸将再度火热。市场对此消息反应良好。10月5日,美国股市三大指数集体高开,中概股也集体走高。中国国庆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10月8日)的沪深指数均收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WIOD数据库,在增加值分解的核算框架下测算2000—2014年中美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门槛模型量化分析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中美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隐含碳远高于美国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且两国间相互出口贸易隐含碳主要集中在重制造业;中美两国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度对两国间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都存在非线性影响,随着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变化,两模型呈现三门槛特征。中国应努力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逐步扩大服务业出口贸易比重,推进低碳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时期以来,中美经贸争端不断升级,美国对中国大陆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直接冲击中国大陆商品对美国的出口。台商长期在大陆对美出口中扮演重要角色,"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出口美国"的三角贸易模式是两岸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中美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WTO后,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并没有像许多人预期的那样有所改善。2002年中国全年对美贸易顺差达到了创记录的427亿美元。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今年1~5月,中美贸易额达464.2亿美元,中国贸易顺差184.5亿美元,同比增长31.9%;而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今年1~4月美中贸易额为512.4亿美元,其中美对华进口426.8亿美元,对华出口85.6亿美元,贸易逆差达341.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面对这一差距,美国内不少人将之归结为“中国未能履行双边贸易协定及美方敦促不力”,只有通过加大对华反倾销力度,阻止中国产品更多进入美国市场,才可有效平…  相似文献   

14.
在中美两国贸易额度不断扩大的同时,两国间贸易的摩擦与冲突增加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在奥巴马政府推行全球战略和中美联合声明发表的背景下,中美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双边关系是否能维持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国内学者有乐观派也有悲观派。中美经贸关系的合作空间加大,更加走向合作,重要的一点是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必须淡化政治倾向。  相似文献   

15.
中日两国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至2003年,日本已连续11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2004年1-11月,中日贸易总额达1514.96亿美元,同比增长26.4%。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日本企业对华投资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继1987年-1989年、1993年-1996年两次投资高潮后,2000年起日本企业掀起第三次对华投资热潮。日本对华投资占我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由1999年的7.37%上升到2003年的9.45%。  相似文献   

16.
随着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中美贸易也开始恢复。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政府签署了贸易协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从此,双边贸易迅速发展。目前,美国已成为我国的  相似文献   

17.
抗战后,中美经济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和美国对华贸易及投资。美国对华经济援助是抗战后中美关系的一个焦点,其内容包括继续实施租借法案、联总物资输华和1948年援华法案。美国对华贸易及投资由于未能纳入良性发展轨道,最终只能黯然退场。这一时期的经济活动充分体现了中美政治关系对经济关系的制约以及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经济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国际经贸环境是任何国家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而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这样的大国对国际经贸环境影响力极大。80年代初,美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高科技领先和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是其本质特征。美国凭借其科技和经济优势,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推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使国际经贸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中国家在新的国际经贸环境中面临更多的困难。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对美国经济新变化和对国际经贸环境的影响,我们应对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美经贸为何走到十字路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以来,中美之间一系列经贸摩擦纷至沓来,美方的经贸举措让人如雾里看花,中美经贸关系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其中的问题何在呢?中国成功加入WTO后,美国失去了对华年度贸易政策审议的“权利”,但美国没有善罢甘休。美方认为,由于中国加入WTO协议内容广泛、而中国尚缺乏成熟透明的法律制度和行政架构、各地和各部门对落实承诺意见不尽相同等原因,落实入世协议对中国而言将是一个巨大挑战。为此,美国对我国履行入世协议问题予以极大关注。他们通过收集企业界反应、跟踪中国法律法规变化和双边贸易流量、与中国政府进行经常性对话等多种方…  相似文献   

20.
抗战后,中美经济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和美国对华贸易及投资。美国对华经济援助是抗战后中美关系的一个焦点,其内容包括继续实施租借法案、联总物资输华和1948年援华法案。美国对华贸易及投资由于未能纳入良性发展轨道,最终只能黯然退场。这一时期的经济活动充分体现了中美政治关系对经济关系的制约以及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经济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