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壮族的聚启区与历史上实行壮族土司制度的区域是一致的。壮族土司文化之歌圩文化、社庙文化、审美文化、建筑文化、山水文化各有特点,可以将其打造成为广西3个旅游文化圈过渡地带中最闪亮的一环。  相似文献   

2.
很久以来,广西西部壮族与广西东部壮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就存在很大差别,羁縻土司制度、封建领主经济和原始社会残余构成西部壮族自唐宋以来至明清改土归流以前数百年间最显著的文化事象。要揭开壮族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就必须着重研究这些文化事象。本文从壮族原始社会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的存留变异入手,试图探讨壮族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  相似文献   

3.
以广西龙州金龙峒边民群体为例 ,论述了中越边境边民的族群结构及形成原因 ,阐述了各族群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广西的土司制度,是北宋王朝于1052年镇压侬智高的起兵以后,为了进一步控制壮族各首领,加强对壮族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而实行的统治制度。中经元、明两代,到清末民初结束,延续近千年之久。所谓土司统治,就是由中央王朝册封壮族的首领充任府、州、县的知府、知州、知县。这些府、州、县叫作士府、土州、上县,其官称土官,或叫土司,以区别于一般的府、州、县,区别于汉官。土官必须经中央王朝册封赐印,才算合法,必须隶属于中央王朝,输职贡,承调役。但可以永远世袭,并有权主宰其统治范围内的政治和经济,对其臣民有  相似文献   

5.
明代的八寨指的是广西思古、周安、古卯、古蓬、古钵、剥丁、罗墨、都者,这些寨都在今天广西上林县、忻城县境内。隆庆四年(1570)广西巡抚殷正茂镇压古田壮瑶族人民起义以后,将来宾县的龙哈、咘咳两寨合并,统称十寨。明朝在八寨设土司,其统辖地区称为八寨地区。当时的八察地区包括今天的来宾、忻城、上林、马山等地。即东起柳州的三都、皂岭、北四诸峒,西抵东兰彝江诸阀,北到忻城的东欧、八仙诸峒,南至思恩及上林的钢盘、渌毛诸峒,周围约五百余里。主要居住着壮、瑶族人民。境内山  相似文献   

6.
壮族土司制度起源于汉、唐时期的羁縻制度。壮族土司制度在历史上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发展到明朝中期已经日益腐朽没落,改土归流政策势在必行。清初的改土归流对壮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造成极大的影响。研究清政府对壮族地区的改土归流政策及其对壮族人民的影响,有利于对壮族的历史和现在的发展有更好地认识,还可以以史为鉴,为当代的民族政策服务。  相似文献   

7.
求务是金龙壮族布傣族群侬峒节一种民间宗教信仰的法事活动。求务法事操持者通过对天琴、弹唱经书及法事仪式等要素的操作,向天转达人的祈求,实现祈福消灾的意志与愿望。求务仪式复杂而蕴寓高远,隐藏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蕴寓着深远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瓦氏夫人是壮族土司岑猛的妻室,著名的抗倭将领。她一生的政治行为从个人生活史短时段的层面上看,可以折射出她个人的心路历程、修齐治平观和政治道德理想;从田州岑氏土司家族史中时段的层面上看瓦氏夫人的伦理政治,可以管窥壮族土司变迁史的一个横断面;从大历史、长时段的层面上看瓦氏夫人的政治道德理想,可以看作是儒家意识形态从中心向边缘传播过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
中国、越南的壮族、布依族、侬岱族等台语支民族广泛使用经汉字改造的记录本民族语言的方块字,经研究,这一文字系统有一定的区域性,麽公是此类文献的主要著作者,而麽公起先主要是为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服务,与土司政权关系密切,主操祭祀活动,后来也逐步服务于普通百姓。  相似文献   

10.
广西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大约开始于北宋时期,历时千年,是壮族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阶段。而土司职官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巩固统治,便组建自己的武装。称之为“土兵”,以便安土保境。这些土兵亦兵亦农,闲时耕田种地积蓄粮草,战时服从官府和土司的征调。土司的这种军事制度完全是当时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它对壮族武术的影响无论是表现形式、技击原理还是兵法战术思想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时又是中原武术和各民族武术的融合时期,武术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这对壮族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1.
广西忻城土司衙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之一,被誉为“壮乡故宫”。该文从广西忻城土司衙署景区旅游现状以及形象问题分析入手,对土司衙署景区旅游形象要素进行设计,并对土司衙署景区旅游形象整合与传播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越南峒娄侬族的生活中有三种姓名。第一种是在婴儿时期获得的名字,取名时较为随意;第二种是在进入儿童期后获得的名字,必须遵循家族的字牌;第三种是在成年结婚时获得的名字,夫妇采用相同的名字。三种不同的名字也有着不同的禁忌与限制。第一种和第二种名字在日常生活中被普遍地使用,而第三种名字则是在家族祭祀时或者个体死亡后面对祖先时使用。三种不同名字的制度安排体现了越南峒娄侬族的灵魂观念、历史记忆与自我建构。在对取名制度的传承和创造的过程中,峒娄侬族实现了地方社会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13.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中的七十二“巫”名称,麽公以古壮字抄写、传承因而相对稳定,巫者因靠“阴传”而容易留下个人主观痕迹。“岑大将军”应为泗城岑氏土司历史上有领兵打仗经历的英雄人物,“岑老太官”可能是泗城岑氏土司的族人或者家属,其地位和作用都不如“岑大将军”。在当地建立七十二“巫”微缩景点和对巫调音乐进行再创作,可以很好地把七十二巫调音乐发扬光大,并推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广西大新县改土归流前田地买卖、典当契约 ,认为壮族土司地区田地权利转让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救饥和还债 ,转让者主要是贫困的农民而不是土官 ,否认了以往盛行的改土归流前土官大量出售田地之说 ;田地权利转让程序受汉族地区的立帐问邻和订立契约制的深刻影响 ;田地权利转让价格受田地的质量、位置、性质及转让原因、政治局势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古骆越方国是中国商周时期,以壮族祖先为主建立的地方政权,其范围大致在两广南部到今越南北部以及整个南海。中心在今广西郁江、邕江、左右江一带。骆越方国的主体族群壮侗语族各民族,开发了中国岭南南方直到整个南海,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对祖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与我国的广西、云南山水相连,自然环境相似。据文献记载,越南的植被或是植物种类有不少与我国,尤其是与广西南部、云南东南部相同和相近。上世纪60年代初,我见到我的老师吴征镒先生率中国植物学家代表团到越南访问时采集的标本,其中有一些较少见的蕨类,这引起了我对越南蕨类植物的兴趣,希望有一天能去考察,可一直没有机会。近年来,中越两国关系日渐密切,科学界也增加了交流。2001年底,我有幸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代表团到越南访问,与越南的生态和生物资源研究所建立了联系。访问结束后,我和同事彭华博士又到越南北…  相似文献   

17.
平果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地处右江中游,东距南宁100公里,西距百色120公里。是百色市的东大门,大西南出海的重要通道。全县总面积2485平方公里,人口50.8万。有壮、汉、瑶三个世居民族,壮族人口为92%。平果历史源远流长,这里出土了与甲骨文形成同一时期的甘桑石刻字符。平果是土司府署首邑,  相似文献   

18.
以两个民族的关系而言,恐怕在世界再也找不到象广西的壮汉两族那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了。不是么?只要你深入到广西的每一个家庭,你就不难发现,在许多人的家庭里,竟然会出现这样的奇怪现象:父亲是汉族,母亲是壮族,子女却按其所好,有可能是汉族,也有可能是汉族;反之亦然,父亲是壮族,子女也按其所好,有可能是壮族,也有可能是汉族。这种状况在一般不与外族通婚的满族以及绝对不许与外族通婚的吉卜赛人来说,根本不能想象。这里我终于明白了,拥有一千三百多万人口的壮民族人才辈出,烂若群星,彪炳史册的缘由了。从遗传学和人种学的角度看,难道不正是远距离婚配,其后代才有可能俊美聪明吗?  相似文献   

19.
从艺术审美和历史文化的角度对岑瑛墓石刻艺术进行探讨,阐述壮族文化艺术呈现的创造性和包容性的特点。认为岑瑛墓石雕造像是明代广西土司官墓中的精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在广西、特别是壮族历史文化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从各个历史时期绘画发展的状况看,云南壮族绘画史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其一,原始氏族部落时期“濮越”的绘画,这是云南壮族绘画艺术的萌芽时期,作品具有原始简朴的艺术特征;其二,句町国时期“濮僚”的绘画,这是壮族绘画艺术的成熟时期,作品具有精美娴熟的艺术风格;其三,土官、土司统治时期“濮侬”、“濮衣”和“濮傣”的绘画,这是壮族绘画艺术的发展时期,作品具有敦厚神秘的艺术特质;其四,近、现代的绘画,这是壮族绘画的融合时期,作品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倾向,反映了壮族绘画与其他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