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费孝通是我国老一辈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他用人类学的方法研究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写出了传世名作《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云南三村》等著作。文章通过对这两部著作的简要分析考察他对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影响:一为"社区研究范式";二为"差序格局"思想;三为"实地研究"方法;四为"类型比较"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全区大干“三村”工程建设的热潮中,行署科技局为贯彻落实地委、行署《关于“三村”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以项目建设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把产业规划到乡,项目具体到村,措施落实到户,形成合力攻坚态势”的总体要求,结合部门工作,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群众对科技的需求,找准科技工作服务于“三村”工程建设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针对邓拓先生《中国救荒史》及民国报刊关于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云南大理地震灾情不确记载与报道,根据《民国十四年三月云南大理凤仪等属震灾报告》《云南大理凤仪等属地震区域图说》《云南地震考》和《民国十四年四月云南三迤各县荒灾报告》等一手资料,对1925年3月16日云南大理强烈地震的次数、灾区范围、死伤人数等予以补正,提醒后学注意经典著作和报刊中可能存在的作者自身难以控制的错误。  相似文献   

4.
王建中先生的.《云南民歌五首》是以云南广为流传的五首民歌为题材,将它们的曲调改编成钢琴曲。每首曲子短小、精湛、清新、典雅、活泼。有优美的《大理姑娘》,如影随行、不离不弃的《跟哥》,活泼天真的《猜调》,高亢悠长、质朴醇厚的《山歌》,还有热闹欢腾的《龙灯调》。每一首的风格迥异,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云南人民的生活情景。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其钢琴曲《云南民歌五首》的曲式结构,了解王建中先生的钢琴作品特点以及云南民歌的韵味。  相似文献   

5.
分析民国时期云南气象学及地学研究的基本情况,文章介绍了当时中国2本重要的地学期刊——《地理》和《地学集刊》;简略概述了对云南及中国地理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张印堂先生的学术成就;重点分析了民国时期有关云南天气气候研究的3篇经典论著——《云南气候的特征》《昆明天气之初步分析》《昆明气候与人生》;最后收集整理了该时期12篇与云南天气气候相关的论著题目.为读者提供了云南近代气象学领域的系列科学文献脉络和重要参考,以期提高对云南气象科技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大理科技》2009,(3):7-9,15
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的作出,是云南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实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大理州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云南壮剧的表演艺术也得到了不断革新并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1961年编成的大型壮剧《螺蛳姑娘》获得了极大成功,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云南壮剧艺术革新的主要成就;而1984年到1989年先后编成上演的四部大戏《和睦皈朝》、《三七姑娘》、《彩虹》和《白云村姑》,则体现了改革开放后云南壮剧艺术革新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清代是云南儒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云南文昌、魁星祠庙修缮、修建的重要时期。《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对云南各府的文昌、魁星祠庙地理分布及数量作了详细的记载。以《古今图书集成》中相关记载为依据,探讨清代云南儒学的发展状况,认为文昌、魁星祠庙在清代的大量修缮、修建,反映出云南儒学的大发展,而这些祠庙分布的不均匀,又反映了儒学在云南发展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9.
张志淳是明代云南著名学人,其代表作《南园漫录》内容涉猎广泛,入选《四库全书》,为云南文学的崛起以及汉文化在云南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张志淳死后安葬在“西山埋贵人”的黄竹山,不仅远离喧嚣繁杂的都市,而且山涧溪水潺潺,反映了古人对风水宝地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是多元文化 ,滇文化与其他地方文化就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颗珍珠。在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之际 ,本文论述了从清初王思训的《征刻滇诗启》到民国赵藩辑刻《云南丛书》近两百年间 ,云南十几位文化名人为保存、发扬滇文化所作的不懈努力及卓越贡献 ,并展示了云南民族文化的建设走过的艰苦历程。文章重点论述了王思训、赵藩等人具体成就 ,并对王思训的《征刻滇诗启》原文作了注释。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大理结合实际,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2.
袁嘉谷先生的《云南大事记》即《新纂云南通志·大事记》,是云南历史上最系统、最全面、最完整的编年史大作.它不仅推进了云南地方史的研究,还体现了袁先生求真求实、治学严谨的治学方法.本文以编写地方编年史的角度,从内容与体例、资料及其处理、治学方法、主线、爱乡之情等方面对该书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3.
云南近代著名文人,石屏袁嘉谷先生,在清王朝末年,是云南首屈一指的科名人物,也是一代学问博洽者。其著作中的《滇绎》一书,虽是札记性考释云南史事和掌故,但率多是发键探秘之钥,见地也大都逾他人,在《滇绎》卷二中的《秀才廉良》这文中,虽寥寥数语,然言简意赅,对云南往古不可胜数的汉文学知识份子及其源远流长,袁老不但很有自豪感,更有深望的对后人作启迪。  相似文献   

14.
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于1984年6月成立。前身是云南大学生态地植物研究室。创建于1964年,当时由我国著名的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家朱彦丞、曲仲湘两位教授主持工作奠定了较好基础。目前,该所下设地植物研究室、蕨类植物研究室、地生态研究室、情报资料室以及蕨类植物、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等三个标本室。现有研究人员21人,其中包括教授4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助教12人,教辅员1人,在校研究生9人。该所研究的重点是根据云南优异的自然地理条件,对我省热带、亚热带植被、植物资源、蕨类植物等方面进行基础和开发性研究。近期主要负责或参加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云南植被》、《云南森林》、《云南松类型研究》、《云南草场研究》、《中国植物志》、《云南植被图》、《昆明植被》等。在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的论文约30余篇。  相似文献   

15.
兰茂《韵略易通》韵母系统与《中原音韵》具有一致性,充分承继了中原汉语的特点。其韵母系统揭示了汉民族共同语韵母系统继《中原音韵》之后的发展规律,韵部从元代十九部发展到明代的二十部,[y][u]细分是这历史进步的见证。兰书揭示云南方言隶属于北方官话,云南方言韵母系统继《中原音韵》之后,有了自己新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6.
清代云南著名诗文家袁文揆编撰的《滇南文略》,清晰呈现了古代云南文学和文坛的发展。袁文揆对于云南地方文献的收辑整理可谓导夫先路、居功至伟。  相似文献   

17.
唐代《云南志》史料价值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志》《蛮书》的史料价值一直是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中一个聚讼纷纭的课题,由于该书的作者樊绰生平事迹多不详尽,无更多的史料可资考证,加上《云南志》一书所借用资料的出处及其可靠程度也有很多争议,所以很多研究西南民族史的学者对此书的史料价值持有异议,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分析全书的内容,并对其史料价值做出考证,说明《云南志》是迄今研究南诏前期社会情况最重要的地方风土志史料。  相似文献   

18.
云南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又是《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20周年的日子,作为校庆系列活动之一,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于2011年9月24日在莲花校区图书馆附楼报告厅举办  相似文献   

19.
1征稿启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云南民族大学[原云南民族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992年10月创刊,使用内部刊号[云刊字第318号]出版了两期,1993年第2期~2004年第2期使用刊号[CN/53-1100/N],2004年第1期以后,使用刊号[CN  相似文献   

20.
一、课程简介《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是一门十分重要的音乐专业基础课程。长期以来,艺术学院坚持发展民族音乐教育的办学理念,紧紧抓住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优势,把云南本土民族民间音乐作为特色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