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吸附材料的性能对油气分子吸附过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系统表征了四种吸附材料(G-1型和G-2型硅胶、S-1型树脂和F-1型分子筛)孔结构信息,计算了其中三种具有微孔分布吸附材料的标准特征吸附能,考察了其初次吸附钝化过程和动态吸附过程特性。实验结果表明,G-1型硅胶和S-1树脂均具有丰富的微孔分布,G-2型硅胶主要表现为介孔材料特征,而F-1型分子筛几乎无微孔分布,孔穴主要分布在介孔与大孔区域。通过相应的标准吸附特征能可反映不同吸附材料的微孔分布。另外,四种吸附材料的初次钝化吸附量和动态吸附量变化情况相似,均为S-1型树脂最大,G-1型和G-2型硅胶次之,F-1型分子筛最小。由于材料中的微孔分布决定了油气分子吸附过程,从而影响对应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吸附法油气回收处理技术及吸附剂的特点进行了介绍,从理论上计算了装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吸附热引起的床层温升,论述了吸附热对装置的影响,提出了防止吸附热积聚过多而采取的措施并对其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3.
氨基膦酸树脂对铜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Cu2 在氨基膦酸树脂上的吸附行为,其静态比饱和吸附容量为190.7 mg/g,用HCl溶液洗脱,洗脱率为98%以上.等温吸附服从Freundlich经验式,表观活化能为17.9 kJ/mol,表观速率常数为2.77×10-5s-1.树脂功能基与Cu2 的配位比约为1:1,并探讨了其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4.
选用3种商用硅胶(A型、B型和C型),利用物理吸附仪详细表征了孔结构参数;在298.15 K下测定了不同浓度甲苯分子在硅胶上的动态吸附穿透曲线,计算了对应的平衡吸附量;并研究了硅胶对甲苯分子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A型硅胶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而B型硅胶和C型硅胶则为典型的介孔材料;对比分析了硅胶孔结构对平衡吸附量的影响,确定了具有1~4 nm孔径分布的A型硅胶为适宜甲苯分子吸附材料。同时,相比于准二阶动力学方程,甲苯分子在硅胶上的吸附行为更符合准一阶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Perkin-Elmer 577型红外分光光度计实验手段分析了B_4树脂吸附铀酰离子反虚机理,初步得到如下结论:第一,B_4-1(2)和B_4-4(2)二种树脂吸铀后,在885cm~(-1)处均出现明显的UO_2~(2 )特征红外吸收峰,随着B_4树脂吸铀量的增大,该吸收峰面积有规则的增大。第二,二种B_4树脂吸铀后,其芳基一胺和烷基一胺的红外吸收蜂强度明显减弱,同时产生新的NH_4~ 红外吸收峰。第三,二种B_4树脂吸铀后,它的醚键红外吸收峰消失。以上结论,在国内外尚未见正式文献报导。  相似文献   

6.
高交联聚苯乙烯大孔树脂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一步法合成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 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其红外光谱图中在1 704.43 cm-1处有较强的吸收峰, 表明该树脂含有较大量的羰基. 测定该高交联聚苯乙烯大孔树脂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等温线, 利用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出其吸附热为9.70~24.52 kJ/mol, 由此推断出该树脂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是通过氢键作用吸附的. 根据Freundlich方程对吸附等温线处理作出-ln ρ-ln q图, 用线性回归法拟合出自由能函数, 计算出吸附的自由能和吸附过程的熵变均小于0, 说明该树脂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是一个放热、自发过程, 苯酚分子限制在树脂吸附位点上的二维运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气-固体系的考察,提出了一种以线性升温吸附-非线性降温吸附-线性升温脱附为主要实验步骤的程序控温吸-脱附方法。同时解决了吸、脱附动力学的计算问题。对实际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借助这一动态分析手段,可在一次实验中观察到吸、脱附的全部动态过程,方便地进行活化吸附和非活化吸附的研究,并可计算得到有关的吸、脱附动力学参数,为进行吸、脱附的理论探讨与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超高交联吸附树脂NKA和胺基化超高交联吸附树脂NDA-8对水溶液中对甲苯胺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2种树脂吸附对甲苯胺均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NDA-8树脂表面叔氨基与对甲苯胺之间的氢键作用可有效强化吸附能力,在平衡浓度均为5 mmol/L的情况下,其吸附容量达到NKA的1.5~1.6倍.对甲苯胺在2种树脂上的吸附均为自发的放热过程,树脂的表面化学性质是影响树脂吸附性能的重要因素.对甲苯胺在2种树脂上的吸附容量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增加,溶液中无机盐的存在对树脂吸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利用规格为Φ40 mm×1200 mm的吸附装置模拟实际铀水冶过程工业生产过程,测得了在固定床离子交换吸附的穿透曲线,并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测得了不同浓度条件下的平衡吸附量.应用Freundlich与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两者都适合描述离子交换树脂对铀的吸附,说明铀的吸附过程受到液膜扩散和孔内扩散共同控制,同时得到了动态吸附容量是静态吸附容量的1.87倍左右.应用Bohart-Adams模型、Wolborska模型对穿透曲线进行拟合,相关系数均在0.92以上,模型得到的树脂吸附容量与液计吸附容量误差较小.对静态吸附与动态吸附的区别,本文提出了观点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0.
以苦参碱为模板分子,通过后交联反应,成功制备了分子印迹酚羟基修饰超高交联吸附树脂(MIP),同时制备了非分子印迹超高交联吸附树脂(NIP).测试了MIP树脂和NIP树脂的物理性能和形貌特征,研究了MIP在水溶液中对苦参碱和金雀花碱的静态平衡吸附行为和对苦参碱的吸附选择性,并与NIP对苦参碱和金雀花碱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相比NIP,MIP的比表面积有所下降,而孔径和孔容有所增大,且MIP树脂上的孔洞比NIP树脂更为规则;MIP在水溶液中对苦参碱的选择系数较高,最高可达到15.67,MIP对苦参碱具有较高的识别选择性;静态平衡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结果表明MIP树脂比NIP树脂更有利于吸附苦参碱.  相似文献   

11.
大孔吸附树脂对砀山酥梨汁色素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比较研究了4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砀山梨汁色素的吸附性能,并选择XAD16HP树脂在不同温度、不同料液比下,对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XAD16HP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但不符合Langmuir模型,它对色素的吸附可能是多分子层的;XAD16HP的静态吸附速率曲线符合Lagergren一级速率方程,且吸附速率受颗粒内扩散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螯合树脂的改性及吸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以壳聚糖为载体的螯合树脂,将该树脂用于过氧化氢部分降解,得到改性 的壳聚糖螯合树脂。用静态吸附法测试了树脂的吸附性能,并对两类树脂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发现改性的螯合树脂比未改性的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吸附率。  相似文献   

13.
A new type of bead crosslinked chelating resins containing coordinate atoms N and 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polyethyleneimine with chloromethylthiirane in suitable sovent at temperature of 20–80°C. These chelating resins exhibited excelent adsorption properties for precious metal ions.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2880193) Biography: DONG Shi-hua(1935-), female, Professor.  相似文献   

14.
稠油中胶质稳定分散沥青质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Zata电位分析了3种稠油沥青质、胶质颗粒表面杂原子官能团的类型、含量及其溶液ζ电位;通过13C-NMR、荧光光谱分析定量确定了3种胶质缩合芳环、烷基侧链结构参数及其临界聚集浓度(CAC);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测定添加胶质前后沥青质甲苯-正庚烷溶液中沥青质浓度的变化进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含氧极性芳香小分子苯乙醚和乙酰苯胺与氯甲醚反应,合成了一种既含有醚键又含有酰胺健的极性超高交联吸附树脂ZH-1,极性树脂ZH-1的比表面积为114.72 m2/g,平均孔径为1.682 nm.因树脂ZH-1上残留有未反应完全的氯甲基,于是对树脂ZH-1进行二次交联反应,得到树脂ZH-2,树脂ZH-2的比表面积提高到753.28 m2/g,平均孔径为1.680nm.研究了树脂ZH-1和ZH-2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树脂ZH-1和ZH-2对苯酚的吸附量都好于相同条件下的XAD-4,树脂ZH-2的吸附量是ZH-1的1.7倍,比表面积变大是吸附量变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土壤吸附试验研究不同级配土壤对双酚A(BPA)的吸附特性,并分析了土壤颗粒特性、水力特性与土壤吸附特性间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级配土壤对BPA的吸附均为非线性吸附,可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描述;粒径小于0.075 mm的土壤颗粒对BPA的吸附接近线性吸附,非线性因子为0.979;粒径0.01 mm以下颗粒质量分数与土壤吸附能力成正比;土壤吸附能力与土壤渗透系数大小成反比,随着渗透系数增大,土壤对BPA的吸附能力趋于恒定值。  相似文献   

17.
北一区三类油层储层物性变化大、剩余油分布零散,导致其水驱挖潜难度大,在水驱开发过程中往往出现注水井注入压力高,吸水能力差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实验室降压增注实验研究,对比不同配方降压剂对水驱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并根据北一区三类油层注入水有严重的结垢趋势,提出在降压剂配方中加入阻垢剂的措施。纳米聚硅和生物酶体系的降压率分别为18.79%,16.86%,4种活性剂体系的降压率分别是22.09%,25.47%、20.20%,21.55%,活性体系的降压率会随着注入量的增加出现小幅度的上升。综合分析实验结果提出两种可供现场使用的方案:注入甜菜碱一元活性体系,注入浓度为0.2%,注入量为0.1 PV;由0.2%石油磺酸盐和0.6%阻垢剂组成二元体系,优选0.15 PV的注入量。  相似文献   

18.
以活性炭-甲醇作为工质对,采用静态重量法对其进行吸附等温线测定,目的在于研究该工质对与吸附制冷相关的吸附率、吸附速度和吸附热等性质.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吸附率可以D-A方程较好的描述,回归得出了相应的方程参数.吸附速度一般以Sakoda-Suzuk i方程描述,研究发现,方程中的吸附速度常数不只是温度的函数,它同时还受系统压力的影响,因此对原方程作了相应的改进.吸附热通过两种途径分别求取,一是利用实测吸附等温线,二是利用由特性吸附曲线预测的吸附等温线,第二种方法可以更为清晰地描述吸附热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公交车用天然气(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使用汽油发动机润滑油出现的积炭多、早期磨损、换油周期缩短等问题,结合公交车用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的工作特点,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了基础油对清净分散剂、抗氧抗腐剂、降凝剂等功能添加剂的感受性及添加剂之间的配伍性;运用正交试验进行方案设计,通过对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并确定出了公交车用15W/40 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润滑油的优化配方。结果表明:新研制的15W/40 CNG公交车用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润滑油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清净性、抗氧抗腐性和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