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2月CPI同比上涨2%3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2014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其涨幅为一年来最低。当月,CPI环比上涨幅度仍达到0.5%。分析人士指出,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有所上涨。从发布的环比数据看,鲜菜、鲜果和水产品价格环比上涨较多,合计影响CPI环比总水平上涨约0.57个百分点,是2月份环比上涨的主要因素。专家分析认为,目前食品类、非食品类价格上涨动力不足,一季度物价总水平将低位运行,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3.5%物价控制目标,实现难度不大。  相似文献   

2.
数读·经济     
《科技智囊》2014,(3):42-43
<正>二零一四年一月~二月中国经济发展动态1月CPI同比上涨2.5%2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2014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1%。同比上涨2.5%。其中,城市上涨2.6%,农村上涨2.2%;食品价格上涨3.7%,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2.0%,服务价格上涨3.7%。分析人士指出,受元旦、春节双节因素影响,鲜菜和水果价格比上月大幅上涨,但猪肉、烟酒价格却出现罕见的同比、环比双双下行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科技智囊》2015,(3):26-27
<正>1月CPI同比上涨0.8%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0.8%。CPI同比涨幅创出2009年11月以来的新低。分析人士指出,1月份CPI同比涨幅进入1%以内,除了春节错月、气温高,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等因素外,猪肉价格长期低位徘徊,打破了原来的周期性波动,也是原因之一。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相似文献   

4.
数读·经济     
《科技智囊》2013,(8):30-31
六月—七月中国经济发展动态人民币存款首超百万亿元7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00.91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6月CPI同比上涨2.7%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7%,涨幅反弹创4个月来的新高,比5月份扩大了0.6个百分点。分析人士指出,CPI为2.7%超出市场预期均值2.5%,猪肉价格反弹和居住价格维持高位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1月份,CPI同比上涨1.5%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1.5%。分析人士指出,1月CPI环比上涨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从同比看,CPI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1月份,PPI同比上涨4.3%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工业  相似文献   

6.
正12月CPI同比上涨1.6%1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1.6%。2015年全年CPI上涨1.4%,这是自2010年以来,我国全年CPI涨幅首次低于2%。数据显示,从全年看,CPI上涨1.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3%,非食品价格上涨1.0%。食品中,猪肉、鲜菜、水产  相似文献   

7.
数读·经济     
《科技智囊》2014,(1):40-41
<正>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十二月中国经济发展动态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平稳1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经济运行的相关数据: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3.7%;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1.47%。各项指标显示、11月国民经济运行基本平稳。11月CPI同比上涨3%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和环比涨幅双双回落。其中同比  相似文献   

8.
正1月CPI同比上涨1.8%2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1.8%。分析人士指出,CPI取得1.8%,高于上月但略低于市场预期。春节假期临近推高市场需求,加之寒冷天气令食品价格暂时走高是本月CPI回升主因。1月PPI同比下降5.3%2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5.3%。分析人士指出,PPI降幅收窄,但主要源自基数低。通缩压力难掩,中央应尽快推出一揽子调控措施加大宽松力度,带动需求恢复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数读·经济     
《科技智囊》2014,(5):34-35
<正>二零一四年三月~四月中国经济发展动态3月CPI同比上涨2.4%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2014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升转降,下降0.5%;同比涨幅有所扩大,上涨2.4%。分析人士指出,春节过后气温回升,蔬菜、水果等鲜活食品价格下降较多,是3月份CPI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从发  相似文献   

10.
论当今CPI增长对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潜在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晓磊 《科技资讯》2008,(1):242-242
今年7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6%,为10年以来的新高,追平了1997年2月份创下的高点。这已经是CPI涨幅连续5个月运行在3%的警戒线上。不断增长的CPI指数,引发了人们对通胀的担忧。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物价水平持续快速上涨.从2007年8月至2008年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超过6%,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明显.在全国CPI高位运行的同时,农村CPI-直明显高于城市CPI.这是由于农村市场的流通环节费用高于城市、农村市场价格基数较低、农村劳动力外流以及一些制度性的因素.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普遍低于城市以及城乡消费结构差异等原因,农村居民是物价上涨的最大受害者.  相似文献   

12.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物价水平仍将在高位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总体上呈不断攀升态势。1~8月,CPI同比上涨5.6%,其中,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有所回落,环比继续上涨,同比和环比分别上涨6.2%和0.3%。利用物价先行、一致合成指数判断,我国物价水平已经接近见顶,再创新高的可能性减弱。三季度,CPI将达到年内峰值,四季度CPI虽然会有所回落,由于本轮物价上涨成因较为复杂,货币投放过多,生产成本全面上升、输入性通胀影响渐强等特点导致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物价水平仍将在4%~5%的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13.
2016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呈“前高中低后升”的运行特征,消费领域价格涨幅总体温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由负转正,生产领域通缩压力逐步缓和,预计2016年CPI上涨2.0%,PPI下降1.7%。展望2017年,宽松的金融货币环境、人力成本趋势性上升、翘尾因素升高、猪肉价格走势存在不确定性等因素将支撑价格上涨,总需求稳中趋缓、农业领域粮食产量和库存双高、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稳中有降、通胀预期偏弱等因素将抑制物价涨幅。综合考虑诸上因素的影响,预计2017年CPI上涨1.8%,PPI上涨1.0%。因此,本文建议实施灵活稳健的货币政策、做好农业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多措并举扩大去产能范围、稳步推进能源资源和服务等领域价格改革、因城施策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和预期,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4.
2017 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涨幅低位运行;工业生产者价格波动上升,涨幅高位震荡。1-9 月,CPI 上涨1.5%,PPI 上涨6.5%,预计2017 年CPI 上涨1.5%,PPI 上涨6.2%。展望2018 年,价格改革稳步推进、劳动力成本刚性上扬、环保和去产能政策冲击供给等支撑价格;国内需求总体偏弱、粮食产量和库存双高、通胀预期弱化等抑制价格涨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翘尾因素的影响,预计2018 年CPI 上涨2.0%,PPI 上涨3.2%。建议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推进能源资源和服务领域价格改革,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平稳,做好房地产调控工作稳定市场预期。  相似文献   

15.
数读经济     
《科技智囊》2014,(4):28-29
2月CPI同比上涨2% 3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2014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其涨幅为一年来最低。当月,CPI环比上涨幅度仍达到0.5%。  相似文献   

16.
<正>1月CPI阿比上涨2.5%2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1%,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并创下2014年6月以来的新高。分析人士指出,1月份CPI涨幅受春节等因素影响有所扩大,若剔除这些特殊因素,物价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且依旧处在合理区间。就未来走势来看,CPI走势仍将总体温和、以稳为主。  相似文献   

17.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23,(5):10-11
<正>1 2023年1月中国CPI同比上涨2.1%,PPI下降0.8%国家统计局2023年2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物价水平持续快速上涨。从2007年8月至2008年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超过6%,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明显。在全国CPI高位运行的同时,农村CPI一直明显高于城市CPI。这是由于农村市场的流通环节费用高于城市、农村市场价格基数较低、农村劳动力外流以及一些制度性的因素。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普遍低于城市以及城乡消费结构差异等原因,农村居民是物价上涨的最大受害者。  相似文献   

19.
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其中城市价格上涨6.2%,农村价格上涨7.2%;食品价格上涨18.2%,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8.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半比上月上涨1.2%。供需的动态变化、劳动力市场的平衡以及需求方心理,都显示出中国进入了一个可能持续若干年的通胀时代。  相似文献   

20.
PPI的上涨能否引起CPI的上升取决于很多因素,如下游产品的价格管制、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的扩大、企业利润的变化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等。从长期均衡关系看,货币供应量的紧缩和工业产品产销量的扩大是防止PPI上涨带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当前PPI的上涨能否传递到CPI取决于食品价格的回落程度,只要食品价格回落的幅度较大,则可以抵消PPI上涨对于CPI中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