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漳州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其它地区所罕见的。漳州木版年画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多种多样的构图方式、独到的线条运用、特殊的套色与印制技艺,这些艺术特征决定了漳州木版年画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与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间木版年画种类丰富,彰显各地地方特色,漳州木版年画亦为其中独具特色的一支。目前学术界关于漳州木版年画的色彩研究更多停留在形式的分析,很少有人对漳州木版年画色彩应用的背后成因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更深层次地从技术性、时代背景、经济条件、起居环境等方面挖掘它们对漳州木版年画用色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探析漳州木版年画具有独特性的原因,进而更加透彻地了解漳州木版年画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元素"与中国当代艺术设计 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在民族传统艺术宝库中有许多能代表中国民族精神的民族元素,如中国画、民间艺术中的木版年画、剪纸、皮影戏、戏剧、画像石、雕刻、民族服饰等.  相似文献   

4.
滑县李方屯木版年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县李方屯木版年画经过一代代传承,现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被作家冯骥才誉为:一种失落的文明,中州大地上一个遗忘的历史辉煌.自此,滑县木版年画从草莽中被发现从而得以重见天日,并引起世人关注.2008年6月,被列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5.
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自然形成的视觉艺术形象,它应用独特的视觉语言表达了传统农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在意象造型手法、空间处理方式、构图的完整性、动态效果的塑造、色彩的表现、视觉平衡与稳定等6个方面,形成了视觉语言的表现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河南特有的民间艺术,经历了历史的辉煌,体现着中原地区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审美爱好与独具特色的内容与形式.  相似文献   

7.
<正>滑县李方屯木版年画经过一代代传承,现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被作家冯骥才誉为:一种失落的文明,中州大地上一个遗忘的历史辉煌。自此,滑县木版年画从草莽中被发现从而得以重见天日,并引起世人关注。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8.
“中国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中国元素"与中国当代艺术设计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在民族传统艺术宝库中有许多能代表中国民族精神的民族元素,如中国画、民间艺术中的木版年画、剪纸、皮影戏、戏剧、画像石、雕刻、民族服饰等。其中,能够突出代表中国民族精神的图形、图像被称作"中国元素"。"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河南特有的民间艺术,经历了历史的辉煌,体现着中原地区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审美爱好与独具特色的内容与形式。新课程改革要求美术基础教育更加注重文化特性,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的需  相似文献   

10.
正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久负盛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当开封市朱仙镇木板年画研究会会长姚敬堂以个人名义将流行千年的传统图案,装订成册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并提出要收取一定的专利使用费后,立即在朱仙镇木板年画界掀起巨大的波澜。老艺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他们纷纷向省市知识产权、文化部门和朱仙镇人民政府反映: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怎么成了私人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以杨家埠木板年画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要推进民俗艺术的创新与传承。通过田野考察和实例举证,对杨家埠木板年画的风格特征和创造性思维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从视觉传达、公共设计、艺术衍生品三个方面强调对杨家埠木板年画实施衍生设计的思路。因为只有坚持走创新与传承并举的道路,并借助衍生设计才能够创造性地传承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  相似文献   

12.
漳州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有着“海滨邹鲁”、朱子“过化之地”的称号,与其之前被认为好斗彪悍的形象相距甚远,这与朱子思想及其《家礼》在漳州地区传播和实践带来的影响不无关系.然而《家礼》中严谨、全面的礼仪规范,在漳州宗族社会中却表现出有所取舍侧重、繁简不一的倾向,这是漳州乃至闽南文化的独特性之一.漳州地区松散错落的宗族组织结构和复杂多元的人文性格等历史环境演化构成了传统礼仪在地化并显露其特征.  相似文献   

13.
产业竞争力是旅游业的重要经济特征.从区区条件、旅游资源禀赋、目的地的管理水平、市场需求状况等方面看漳州旅游产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也存在旅游拳头产品缺失、客源市场不稳定、产业内部结构矛盾突出、资金投入不足、宣传不力、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应进一步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实施政策倾斜,整合资源打造精品,突出区位加强合作,注重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漳州旅游产业竞争力,将漳州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自然与文化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4.
“大鼓凉伞”是流行于漳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借助民族音乐学、民族舞蹈学、舞蹈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民间舞“大鼓凉伞”进行探讨,可归纳出有浓郁区域特色的若干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5.
《漳州师院学报》2022,(4):68-74
闽南地区的“准傩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坛内之戏,它更多是让普通民众(半职业性的艺阵队伍)也能参与其中,通过带有群众性祭祀的仪式场域的构建,让声、乐、舞与戏协同发挥驱疫功能。通过漳州龙文朝阳镇六石社区的舞狮艺阵这一生动的典型民俗为例,解析弄狮的艺术特征与傩文化内涵,由此窥见闽台地区民间傩仪艺术形态的历史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6.
《漳州师院学报》2017,(2):10-14
漳州南词是由江西传入、演唱官话的曲艺形式,在漳州传承六代延续至今,保持着较为完好的古乐形态及韵味。霞东钧社为漳州南词第四代传承人办设,是表演、传习漳州南词的主要机构,究其传承特征表现为小众性流传、部分依谱教习以及习演者有主观意识守护等。  相似文献   

17.
首次对漳州地区的民间庙宇进行较完整的调查,统计其神明种类与庙宇数,分析其特点.就地理、地形、社会、文化诸因素,对漳州神明种类与分布特点、影响作了阐述.对其与全国神明系统的部分异同状况,进行了相应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漳州水果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水果产业成为了漳州的支柱产业.但漳州水果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国内外水果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进一步提升其自身的竞争力.通过对漳州水果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运用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对漳州水果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漳州师院学报》2020,(1):60-64
漳州木偶头雕刻艺术源远流长,源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延续至今。其制作工艺复杂,需要选材、开坯、定形、粗刻、细刻、修光、上土裱纸、补土、上粉、绘脸、盖腊(喷漆)、栽胡须头发、梳头、雕刻手脚、穿布内套、配行头等十几道工序。作为北派木偶的代表,漳州木偶具有中原气息浓厚、京剧风格突出、闽南特色独具、人物造型丰富等四大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漳州师院学报》2021,(3):38-42
北派布袋木偶是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孕育生成的艺术瑰宝,以漳州地区徐派、许派及其传人的创作为代表,雕刻技巧各异,既有师徒相继,也有家族传承,木偶制作工序精细入微,为适应现代演出需要,不断革新技术,创造多元化舞台造型,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