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理解能力”是检测学生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章理解的速度和准确性,中学英语大纲对课文教学有明确的规定:“课文首先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在整体教学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段教学也是必要的,其目的在于掌握各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更好地掌握整篇课文。”如何上好阅读课,怎样把握文章的整体性,一直是广大教师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伊尔塞认为:“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课文包含许多的不确定性与空白因素,给读者留下想象和创造的余地。我充分利用和把握空白的艺术,引导学生挖掘作品中的“空白”美、捕捉生成中的“空白”美。  相似文献   

3.
《鸬鹚》是一篇传统的经典课文,虽然人教版的教材中已经将其删掉,但其它版本的教材中还保留着这篇课文。一次外出听课时,听了一位教师教学《鸬鹚》一文时,心中总有着一种困惑,教学过程中是否一定要挖掘出文本中本来没有的“人文性”,然后渗透“人文性”的教育呢?  相似文献   

4.
陈杰 《奇闻怪事》2005,(7):14-14
在教学《神笔马良》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读进文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找找,马良神笔的神奇体现在哪儿。略读课文后,又用“是——才让马良的笔具有神奇的作用”这一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作为文学作品,往往蕴涵着浓厚的感情。把学生引入“有滋有味”的读书境地,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之一。书读得有滋有味,作为读者来说有个基本的门槛,就是与作品产生共鸣,乐其所乐,悲其所悲。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促使学生走入课文描写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体验情景,感悟情感。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课文的教学在我国具有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各项技能的发展和提高与课文教学的质量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文章论述了课文整体教学的理论及观点,探讨如何运用整体语言教学理论进行精读教学并进一步提出和阐述整体教学“五步法”的主要过程和步骤,意在有效提高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全面发展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多次教授《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每教授一次,总会获得一些新的认识和感受。自古以来,大臣讽谏不易,君王纳谏更难。而这篇文章内容发人深省:大臣邹忌敢于讽谏,齐王勇于纳谏,闻过即改。每每掩卷思其奥妙,究其原因,是文章精妙的“三叠法”结构贯穿始终的巧妙运用,不但使其结构层次新颖别致,而且用婉约表达警示,劝谏效果事半功倍。由此对课文“三叠法”的艺术性产生了浓厚兴趣和教研的冲动。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课文是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统一体,两者是“血之于肉,分别不开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握好文章的本质内容,不能让文本游离于一种表面化的形式,正确而充分地挖掘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使语文教学更扎实、更深刻。  相似文献   

9.
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以古典诗词为例,从三个方面对古典诗词中的情感教学方法作了粗略探讨。1.控制教学语言的语音、语调和语速,使学生充分感受古典诗词情感美。2.以“沟通”之法架设情感桥梁,以课文所蕴之情,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3.以“点拔”之法引学生入作品意境,探境中之意,悟意中之情。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课文整体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观念的提出和实践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从它破土而出的那一天起,它就以顽强的生命力茁壮成长,经过不断充实和完善,它的合理性和良好效果已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证明。英语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课文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从而把课文整体教学以教学法规的形式肯定下来。课文整体教学的核心是:整体地接受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及情节发展,多层次、多角度地熟悉和理解课文,学习并消化其中的语言知识,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近年来,笔者对课文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实际含义和具体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尝试。我认为课文整体教学一般可按三个步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导语”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第一座桥梁。它对于确定教学的基调,切入课文的主题以及激发学生的兴趣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文章通过大量的教学实例总结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导入新课的13种方法。每一种“导语”的论述都包括定义、例证和作用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2.
课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通过精心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课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会”能力,是全面提高中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读者对所摄取的信息的理解与读者头脑中的背景知识有密切的关系,课文信息和背景信息是决定读者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背景知识丰富与否是读者阅读理解的必要条件,只有在读者本身所具有的背景信息与课文信息相互联系时,读者才能够恰到好处的理解文章意思,揣摩作者意图,背景信息对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可见一班。  相似文献   

14.
一、标题须引人入胜 标题是文章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也是传递作品主题、展示作者才情的重要窗口。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文题善,佳篇成一半”,好的标题能使文章光彩照人,因此,学生一定要在文题上多下工夫,切不可将话题直接作为标题,简洁醒目有文采的题目方能快速攫住读者的目光,为自己的文章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15.
一前几天,我教《群鸟学艺》。学完课文后,我请同学们谈谈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收获。发言的孩子都从课文的重点句着眼谈了体会,我十分满意。正在我做总结时,有个孩子高高地举起了手喊:“还有,还有!”这时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落在他身上,我也很好奇。于是,请他发言。这个孩子有些激动,但声音却非常洪亮:“鸟儿没学会,凤凰有责任。”  相似文献   

16.
吴诚 《安徽科技》2008,(9):35-36
一、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意义地质公园全景可视化主要用于展示和了解地质公园的全貌景观,具有成像快、信息量大、多视角、成本低等特点。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成后将通过计算机联网在“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局、处”-“科室”之间实现互动管理功能,实行计算机办公,高效地利用景区内各种地理信息和社会信息。具体来说,项目建成后对黄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保护和开发起到以下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意义地质公园全景可视化主要用于展示和了解地质公园的全貌景观,具有成像快、信息量大、多视角、成本低等特点。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成后将通过计算机联网在“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局、处”-“科室”之间实现互动管理功能,实行计算机办公,高效地利用景区内各种地理信息和社会信息。具体来说,项目建成后对黄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保护和开发起到以下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将文中细致的情感因素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在感受,应该是情感教学的关键之处。在课堂上我们要紧扣作品,真正吃透作品,把作品所提供的人物、情节及其他相关内容化为教师娴熟而又饱含真情的展示。教师的教其实也是一种再创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从情入手,才能体会到文章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第四册课文《赤壁赋》,课后练习二说:“试以第三段为例,说说课文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根据这个题目的意思,本文中的情与理的地位仿佛是相当的、平等的,在其他的一些教案和赏析文章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观点——把文中的“情”和“理”“事”“景”等同起来,混杂在一起。对于这种说法,笔者认为它是片面的,因为它忽略了“情”在文中的主导地位,忽略了“情”在文中的统摄地位。在《赤壁赋》中,“情”应该是灵魂,是主旨,其他的各种结构形式、表达方式等等,都是为“情”服务的,都是从属于“情”的。这一点可以从下面的分析中来理解。  相似文献   

20.
日前,笔者接到了青年科学杂志负责人冠雄、紫燕二位先生的电话,告诉我倪方六、黄震云、韩甫政三位先生联名写了一篇《论安阳西高穴“曹操墓”“认定”是行政违法行为》的文章,希望我谈谈对这篇文章的想法。我原来不想就这个问题和这三位先生进行无谓的论战,但是看了他们的文章内容后,认为他们的文章对一般读者颇具迷惑性,如果本人不对他们的言论进行及时“解读”和揭露,其文章极易给读者以错误的导向,于是在匆忙中写下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