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恒星都是有寿命的,现在照耀着地球的太阳,在未来也会迎来死亡。若某颗恒星的质量相当于太阳的1~8倍,那么在它的生命终结之际,释放出的气体会发出光芒,成为绚烂的行星状星云。  相似文献   

2.
恶贯满盈的宇宙巨星真正的恶棍打出生前就开始酝酿着怎么作恶了,那些质量超过太阳10倍的大质量恒星就是这样的坏家伙——在它们形成恒星之前,宇宙就被这些杀伤力极强的大型星体搅得混乱不堪啦!一颗大质量恒星在形成的同时,竟会用气体攻击其他有可能成为恒星的小同伴,把它们炸得七零八碎!而身为恒星家族中的一员,大质量恒星  相似文献   

3.
《科学世界》2013,(2):30-31
在寻找与地球类似的行星时,应该观测什么目标才好呢?对观测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行星系统中心的恒星,也就是"主星"。太阳属于"G型星",开普勒卫星主要观测的对象,也是这一类型的恒星。根据现有的观测结果,在银河系的全部恒星中,G型星大约占8%。银河系内大约有1000亿颗恒星,也就是说,大约有80亿颗G型星存在。G型星的寿命大约是100亿年。地球上的生命诞生,发生在太阳和地球形成的约10亿年后。所以,G型星的寿命足够支撑其绕转行星(如果有的话)的生命产生和进化。作为类地行星的主星,如果该恒星远比太阳明亮的话,就会有问题了。越是明亮的  相似文献   

4.
在宇宙中,恒星的分类是按照它们死亡的方式,一类像我们太阳这种,最终安静地成为白矮星,另一类是比太阳大8倍以上的恒星,它们的死亡是爆炸。恒星越大,寿命就急剧地缩短,质量差3倍,寿命就差750倍。就是说,一个比我们的太阳大3倍的恒星,它的寿命就只有1300万年。所以,生命的进化是不可能托付给大恒星的。但是,宇宙的物质的丰富和流动,却全靠它们。宇宙在过去有过一个非常单调的开端,只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氦元素,然而宇宙在成长,而成长的标志就是重元素的增加,这种增加使宇宙越来越丰富。宇宙的所有的奇迹,都是在有了完整的元素制造之后。而制造元素,就是把氢元素以不同的数目聚合,而要完成所有元素的聚合的  相似文献   

5.
微聚焦     
《科学世界》2012,(10):94-94
【红巨星吞噬行星】 英仙座的BD+48740是一颗比太阳大11倍、年龄比太阳还大的恒星。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在对它进行光谱分析时发现其含有大量的锂。锂一般不会在恒星上长时间存在,因此这颗恒星很可能刚吞噬了一颗行星。这个过程相当快,难得一见。这可能就是地球将来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魏俊霞 《科学世界》2014,(11):18-67
几十亿年前,在由数千亿颗恒星组成的浩瀚银河系的一个角落里,一颗新的恒星诞生了——它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之后,在太阳周围形成了几颗行星,其中的一颗孕育了不计其数的生命,这就是地球。  相似文献   

7.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在新近出版 的《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天鹅星座中 的HD188753星系中有3颗恒星。处于该星系中 心的一颗恒星与太阳系中的太阳类似,它旁边 的行星体积至少比木星大14%。该行星与中心恒 星的距离大约为800万千米,是太阳和地球之间 距离的二十分之一。而星系的另外两颗恒星处 于外围,它们彼此相距不远,也围绕中心恒星公 转。 银河系中的星系多为单星系或双星系,具 有三颗以上恒星的星系被称为聚星系,不太多 见。 恒星并不是平均分布在宇宙之中,多数的 恒星会受彼此的引力影响,形成聚星系统,如双  相似文献   

8.
Q&A     
《科学世界》2011,(5):81-81
Q:假如太阳是蓝色的,那么天空会是什么颜色?A:太阳可能是蓝色的吗?当然有可能,虽然太阳是一颗黄色的G型恒星,但比太阳质量大上20~60倍的恒星(B型或O型)的恒星就是蓝色的。不过无论恒星是什么颜色,我们看到的天空都会是蓝色的,这是为什么呢?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勋  相似文献   

9.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在半人马星座中,有一颗恒星是由钻石材料组成的。他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的这颗恒星,距离地球17光年,大小与地球相当,但质量相当于一个太阳。该恒星中的核燃料已经燃  相似文献   

10.
陈壮叔 《科技潮》2000,(9):44-45
太阳也有大气。太阳主要是一个大氢气球(含小部分的氦),由于其表面的高温,氢、氦等原子皆被电离,而呈等离子态,即电子和质子组成的气体。这是除固、液、气态以外的物质第四态,也是宇宙中最普遍存在的物态。太阳大气就是这些等离子气体,要不是太阳磁场对它们的束缚,这些灼热的气体早就跑得毫无踪影了。即使如此,它们还是不停地泄漏出来,喷向四面八方,人们称之为“太阳风”,其速度高达每小时百万公里,一直吹到离太阳200亿公里的地方,远远越出了冥王星的住处。在我们银河系中,有2000亿颗恒星,天文学家观测到,有大量的类日恒星喷射着强劲的“太阳风”,若近旁有行星的话,足可把它烤焦。当然我们用不着担忧,太阳是一颗温和且活动较稳定的恒星,在地球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被“太阳风”烧烤的痕迹。  相似文献   

11.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3,(13):76-77
<正>中国科学家实现人类首次大质量恒星死亡瞬间天文现象全过程记录6月9日,中国科学家实现人类首次大质量恒星死亡瞬间天文现象全过程记录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科学杂志《科学》。据了解,一颗质量是太阳20余倍的“超级太阳”恒星,在约20亿年前其核聚变燃料燃烧殆尽,在坍缩的瞬间引发了巨大的爆炸火球,产生了一个持续几百秒的巨大“宇宙烟花”伽马射线暴。火球与星际物质碰撞产生的大量万亿电子伏特高能伽马光子穿过茫茫宇宙,  相似文献   

12.
太阳的寿命     
<正>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科学家研究后认为,大约60亿年后,太阳将会变成一颗红色的巨星,亮度增至原来的2.2倍。等到太阳膨胀到最大时,它将会变成一颗暗淡的白矮星。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世界》2014,(10):111-111
太阳系的诞生与进化 几十亿年前,在由数千亿颗恒星组成的浩瀚银河系的一个角落里,一颗新的恒星诞生了——它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之后,在太阳周围形成了几颗行星.其中的一颗孕育了不计其数的生命.这就是地球。  相似文献   

14.
刊中刊     
《华东科技》2011,(11):7-7
1.《新发现》10月刊 光线的源头 太阳和另外数十亿颗恒星的出现,使浩瀚的宇宙告别了黑暗。它们到底是如何诞生的?由于没有任何仪器能够侦破这桩谜案,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只能进行猜测。不过,超级强大的赫歇尔空间天文台不久前发回了一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画面,有了它们,恒星诞生之谜总算掀起了面纱的一角!而这一谜题的破解,必将革新我们...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正>下期看什么?太阳系的诞生与进化几十亿年前,在由数千亿颗恒星组成的浩瀚银河系的一个角落里,一颗新的恒星诞生了——它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之后,在太阳周围形成了几颗行星,其中的一颗孕育了不计其数的生命,这就是地球。  相似文献   

16.
宇宙中大多数恒星都至少拥有1颗伴星,比如离我们太阳最近的6颗恒星中,就有5颗拥有伴星。那么,我们的太阳有没有伴星呢?天文学家曾有过太阳具有伴星的想法,这是很自然的事。当人们发现天王  相似文献   

17.
哈佛天体物理中心的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一对相互绕转的白矮星,绕转的周期仅为39 min.根据现有的恒星模型预计,它们将在数百万年后合并,重新点燃,成为一颗质量较大的恒星,以核区氦燃烧提供能量.白矮星是恒星死亡的产物,它密度极高,差不多相当于将太阳的物质压缩进地球的体积内.而这一次发现的白矮星双星,两者之间的相互绕行周期仅有39 min.这样的短周期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8.
计算了7颗类太阳恒星(带有类似太阳的行星系统)的大气参数和多种金属无互的丰度,所有样本星的金属丰度平均值为0.101,其中HD98230的值为-0.271,相对其余6颗星的值小很多(其余6颗星的平均值为0.184),比银盘附近类太阳星的平均值([Fe/H]≈-0.3)相对较高,计算结果表明行星系统的形成与恒星的富金属丰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正恒星是能自己发光的天体,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在晴朗的夜晚,我们坐看璀璨星河,其实那都是银河系内的一颗颗恒星,甚至是恒星组成的星座和星群。出生是个技术活在太阳系内,太阳一向是说一不二的绝对"老大";太阳永远被群星环绕在中心,像拥有庞大的粉丝团的天王巨星,又像雄踞一方星空的帝王。但是最近木星似乎一直在私下抱怨,它到底是因为什么不服气呢?  相似文献   

20.
雷铭奇 《科技信息》2008,(10):28-28
现太阳内核是一颗中子星,中子星是发育为恒星的恒星胚,恒星胚发育开始后,其中的中子经β衰变蜕变为恒星氢,氢核再蜕变为核中子、核质子组成各种元素,故行星卫星是太阳发育聚集的轻重元素物质依次抛射出的子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