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评估表面粗糙度对微波频段金属表面等效电导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模型的粗糙金属表面等效电导率数值计算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首先基于电导率梯度模型,将粗糙金属表面等效为电导率渐变的若干光滑薄层的叠加;其次基于电磁波在薄层内的损耗及薄层间界面的传输特性,对粗糙金属表面的总损耗进行数值计算并获取等效表面电导率;最后运用替换端板谐振腔法对不同粗糙度的黄铜样片在8.98、10.78GHz进行表面电导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0.1~3μm的均方根粗糙度范围内,等效电导率随粗糙度增加而减小,且基于梯度模型的等效电导率计算方法所得理论预测值相比于已有理论更符合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操作模式及其在金属材料微观表面形貌。对钢和铜金属表面进行了二维表面形貌、三维立体形貌和表面粗糙程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金属表面形貌及粗糙程度具有迥异的特征。阐述了原子力显微镜在金属材料研究中广泛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镀锌液中含有Na~+、H~+、Zn~(2+)等阳离子,通电后哪个离子先得到电子在阴极上析出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谈一下电极电势问题。一、电极电势金属晶体是由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的,当把金属放入含有该金属离子的盐溶液时,就有两种倾向存在:一方面,金属表面的离子有进入溶液和水分子结合成水合离子的倾向,另一方面,溶液中的水合离子有从金属表面获得电子而沉积到金属上的倾向。金属开始溶解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较小,溶解趋势占优势。随着溶液中金属离子的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金属表面存在粗糙度时,粗糙表面对电磁波的吸收和散射特性,获得了微分反射系数与入射角和出射角的关系,以及散射吸收因子和入射角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氧化还原反应是无机实验中的一个重点。在实验中,经常使用电极电势及其有关计算解释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程度;说明和预测所给元素不同氧化态的相对稳定性,确定歧化反应能否自发发生;将电极电势和其他热力学函数一并应用,解释一些现象。下面结合实验对其中几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电极电势阶梯图的概念,及应用电极电势阶梯图对电化学四个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本把任意粗糙度的金属表面看成是由许多二唯傅氏分量的叠加.通过简单的唯象模式,讨论了粗糙金属表面上感应“局域场”的增大和金属表面与分子的相互作用对SERS效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SERS增强不仅由与表面粗糙度有很大关系的“长程”作用决定,而且还必须考虑到具有化学效应的“短程”增强,也即还要考虑到金属电子和分子电子的量子隧道和化合引起的调制表面偶极矩.并讨论了表面粗糙度对SERS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与电极电势有关的几个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与电极电势有关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利用热力学数据、平衡常数求算电极电势的新思路以及利用有关电极电势求算难溶化合物溶度积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9.
报告了变形金属电极电流效应的实验,给出了由该实验所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人工检查方式存在效率低、安全性差及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机器视觉检测金属表面缺陷的方法.利用SIFT特征提取并对金属表面缺陷分类,分类正确率达到96%.分类后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和高斯拉普拉斯算子斑点检测对金属表面进行缺陷识别.结果表明,各类方法的综合应用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能有效地识别多个不同种类的金属表面缺陷,符合对金属加工制造的品质控制的特性,对实现金属表面缺陷的高效检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电极材料是制约电渗法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室内试验中开展导电塑料排水板(EVD)与铁、铜、铝金属电极的电渗对比试验,通过对土体中电流、电势及排水量、加固后土体含水率等数据的分析,研究了EVD电极与金属电极的电渗加固效果差异。试验结果表明EVD可以作为电渗电极使用,在通电一段时间后其导电性能要优于金属电极,由于设计试验排水方案为水平侧向排水,不能凸显EVD的竖向排水优势。铝作为阴极时,由于其金属的活泼性较强,发生溶解、销蚀形成凝结剂物质,从而以电化学加固的形式降低了阴极附近土体的含水率,因而电渗法可以通过在阴极处制造局部的电化学反应来降低阴极附近土体的含水率。  相似文献   

12.
阐述变价金属元素形成配合物后电位变化规律。邻二氮菲、联吡啶与铁、钴、钌等变价元素形成配合物,低价态呈稳定态,电对电位升高,且高低价态配合物颜色有明显差异,使之在光度分析,氧化还原滴定中获得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Stern线性极化方程论证了线形极极化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的适用条件:金属腐蚀速度自然腐蚀电位Ecorr与阴、阳极电极反应平衡电极电位Ee,c、Ee,a应满足条件:Ee,a+Rp,Mln100相似文献   

14.
金属材料在土壤中的腐蚀速度与土壤电阻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分析土壤的各种性质入手,利用物理化学原理讨论了土壤电极率的本质及其影响因素,结合电极过程动力学理论,研究了电迁移对金属在土壤中腐蚀的电极过程的影响,从而说明了用土壤电阻率来判断金属材料在土壤中的腐蚀速度有时会出现误判的原因,并解释了某些酸性土壤中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随土壤电阻率的增大而增大,在某些含盐量的高的土壤中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不随土壤电阻率的减小而减小却会增大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电池电动势和电极电势的联系与区别,排除了欧洲系统习惯的束缚,提出了电极电势实测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微溶盐标准电极电势求解例题的演算,说明微溶盐作电极对电极电势的贡献是分步进行的,一是微溶盐的解离,二是金属离子的还原反应.基于微溶盐电极的反应实质,其标准电极电势很容易计算,并且可以推广计算其它类型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CPBS法,选择7种短期试验为一个组合,根据每一种金属化合物短期试验测试的结果,经过计算机运算,估计其可能是潜在致癌物的概率。预测结果:硫酸镉、重铬酸钾、硝酸铅、硫酸钛、硫酸锌为潜在致癌物。  相似文献   

18.
在静电学中,计算电势时要选取电势零点作为参考点。讨论了在电势零点的选取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静电学中,计算电势时要选取电势零点作为参考点。对在电势零点的选取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采用试验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长持续时间的雷电流分量作用下电极形状对金属烧蚀特性的影响,对比了采用3种形状且不同头部曲率的电极时Al3003金属板的烧蚀面积和烧蚀深度,并结合有限元电场仿真和二维流注发展模型分析了电极影响金属烧蚀特性的原因.结果表明,电极对雷电流金属烧蚀特性的影响很大.在末次回击后长持续时间雷电流分量的作用下,使用尖电极造成的金属烧蚀面积和烧蚀深度最大,半椭球形电极和半球形电极造成的金属烧蚀面积和烧蚀深度次之,这是由于电极形状影响了间隙的初始电离能力以及流注发展过程中的电子密度分布和电子能量密度分布的缘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