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针对齿轮传动系统在动态激励的作用下产生的多谐波复杂振动,设计一种在低速轴和高速轴分别安装有压电促动器的主动控制结构;提出一种将传统PID控制和自适应算法相结合的自适应模糊PID算法,抑制能量较高的多个谐波振动.在ADAMS平台建立齿轮传动系统虚拟样机,作为被控对象子模块,并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加载控制算法对系统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转速下,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算法对谐波振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且优于经典PID控制.  相似文献   

2.
单神经元自适应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控制系统,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而且结构简单、易于计算、响应速度快、设定参数少等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PID控制器不能对参数时变系统进行有效控制的问题,在离子流除静电装置中引入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显著提高了现有离子流除静电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实现了自动检测、自动调整,实时监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误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外研制的静止无功发生器(ASVG)的现状,介绍了一种基于IGBT智能模块并采用自校正算法的ASVG装置的研制理论和方法.在系统结构的实现上,该装置的主电路采用基于IGBT的智能模块IPM构成三相桥三电平变流器;控制器采用双CPU结构,以DSP(TMSF240)作为主控制器,其任务是采样、计算和实时控制;以80C196作为辅助控制器,专门处理外挂键盘输入、数据显示查询及与上位机通信.在装置的控制策略上,采用电流间接控制和基于自适应的自校正PID调节算法,以实现装置的动态无功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响应快,精度高,结构简单,易于维护.  相似文献   

4.
Fuzzy-PID的半导体激光器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详述了MSP430单片机作为温度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采用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算法构成的半导体激光器的实用自动温度控制系统.整个系统通过自动整定PID的参数KP、KI、KD,使PID控制器调节改变量再通过半导体致冷器电流来达到温度自动控制的目的.整个系统实现简单,硬件要求不高,但控制精度高,可达±0.1℃.  相似文献   

5.
单神经元控制算法的MATLAB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神经网络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神经元,利用具有自学习能力的单神经元来构成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智能控制器,不但结构简单,且适应性和鲁棒性较强。本文讨论了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智能控制器的结构,学习规则,并通过MATLAB仿真软件给出实例。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静液传动履带车辆快速稳定转向,且转向轨迹可控,基于双侧轮边液压驱动结构特点,提出了转向时外侧马达排量采用压力、发动机转速双参数控制,内侧采用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以跟随外侧的转向控制策略. 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包含基于S函数的神经元PID控制器和综合控制策略Stateflow模块的整车模型,对转向控制进行仿真分析,阶跃输入时,神经元PID比传统PID控制能有效抑制系统超调量,加快系统响应速度;不同转向工况仿真结果表明:神经元PID控制具有较好的目标跟随能力,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鲁棒性,使得静液传动履带车辆具有良好的转向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温度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传统PID控制技术与有着广泛应用的模糊控制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并实现了基于PLC的自适应模糊PID温度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具有模糊控制的简单、有效的非线性控制作用,稳定性好,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模糊自适应控制算法在水轮机调速器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中,模糊规则的提取,比例、量化因子和隶属度函数的确定都具有一定主观性;针对这种情况,提出改进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IFPID),利用微粒群算法对经过预处理的隶属度函数进行优化.在水轮机调速器仿真实验中,与简单PID控制算法和一般模糊控制算法相比,基于改进模糊自适应PID算法的系统在响应频率扰动和负荷扰动时有着更短的调节时间和更小的超调量.  相似文献   

9.
以控制生化传感检测中的样液温度保持恒定为目的,基于自适应增量PID算法,设计了一种精确控制样液温度值的恒温系统.首先,该系统以MSP430微处理器为系统核心,并设计了驱动半导体制冷片的驱动电路;其次,理论证明了自适应增量PID温度控制算法,并用MATIAB软件进行仿真验证,该算法可以根据温度的误差条件自适应调整参数.结果表明,设计的自适应增量PID控制的恒温系统可以对温度进行快速精确控制,使其稳定误差在±0.5℃,能够满足生化传感检测样液中温度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电阻炉单神经元PID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结构,采有监督Hebb学习算法实现了对电阻炉大时滞控制系统的单神经元PID控制,探讨了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同时,使用Matlab分别对常规PID算法、自适应单神经元PID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与比较并对参数选择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神经元结构的PID控制动态控制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工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2.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拉拔变形为例在理论上分析了金属冷变形过程中的温度及其对模具和冷变形产品质量的影响,提出了控制产品质量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三峡工程二期上游深水高土石围堰工程复杂,实际运行中经受住了1998年汛期8次大洪水的考验.防渗墙是围堰工程的关键部位,其实际工作性状如何对围堰工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该文结合二期上游围堰拆除过程中进行的调查实录、取样和相关参数测试工作,对围堰工程中防渗墙的工作性状进行了验证分析,对进一步总结二期围堰的成功经验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木粉酸水解残渣(WAHR)和木糖渣(XR)两种木质纤维水解残渣进行了基本物性分析,采用热重分析仪和自制的管式高温裂解炉探讨了这两种水解残渣及其母料的热解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水解残渣较其母料有更高的碳含量,且WAHR的碳含量比XR高;两种水解残渣的组成和热解特性存在较大差异;XR的气相产物和液相产物产率在整个研究温度区间均高于WAHR,并且H2、CO、CO2、CH4、C2H4和C2H6的产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不同;两种水解残渣的液相产物种类相似,但相对含量存在差别;半焦样品的CO2气化反应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原料的木质素含量越高,所得半焦样品的反应活性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