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环境对文物的影响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物保护技术是研究各类文物损坏、腐蚀的原由和机理,探索保护各种文物的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笔者通过对陕西各重大文物点的长期观测和考察,提出环境控制对文物保护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力求通过政府行为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尽可能延长各类文物的保存寿命  相似文献   

2.
青铜文物的化学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青铜器的成份、腐蚀机理等角度,对青铜器的保护、防腐蚀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青铜文物保护的几种物理和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AMT及其复合物在青铜表面形成保护膜的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AMT复合物处理的青铜表面上形成的保护膜,通过电化学方法、盐雾试验、湿热试验和盐水浸渍试验结果表明其耐蚀性优于AMT和BTA 在青铜上形成的膜. AMT复合物已应用于战国时期青铜文物保护中,使青铜文物呈现"不改变文物原貌"的要求,并将此青铜文物置于冷热和干湿的环境下,历经4 a观察,未发现任何变化.此外,通过XPS、AES和STM分析表明AMT及其复合物在青铜表面上形成保护膜的结构为Cu|Cu2O|Cu+AMT,并由STM分析观察得到膜的微观结构特征是由一种结构单元呈线性,各线型结构单元之间是相互平行或呈一定角度排列在青铜表面上,且层与层之间是交错排列的致密的有机络合聚合物膜,揭示青铜上形成保护膜具有优良的耐蚀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文物保存环境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着重论述了文物保存环境对文物的影响,并通过多个实例说明了文物保存环境的破坏给文物带来的种种损害,指出了整治文物保存环境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为整治文物保存环境和文物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骆黎萍 《龙岩学院学报》2003,21(Z1):187-188
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是文物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本文剖析了当前文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探讨了在新形势下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新途径、新措施,以充分发挥文物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环境问题与人为因素对文物的保护构成了威胁,本文简要讨论了文物保护的相关技术,并对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及其在文物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通过一个实例实现了文物的断层扫描与图像重建的应用过程,以达到文物保护与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长期受到雨水冲刷、酸性环境污染物侵蚀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量石灰岩文物已经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风化破坏,亟需进行保护处理.为之发展防护材料及其适用的保护技术成为文物保护工作者重要的研究方向.草酸钙良好的耐候性及与石质文物的兼容性使之在石灰岩文物的表面防护及加固保护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该文通过查阅与梳理国...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青铜器修复对于缺失部位的补配,一般采取铸造补配件后再将其焊接在器物上的方法,焊接方法往往会对文物造成新的损伤,而且其中使用的氯化锌钎剂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对青铜文物的长期保存带来不利影响,不符合现代修复理念要求。现代的西方修复往往使用黏接剂将环氧树脂制成的补配件粘接在器物的缺失部位,此种方法虽能满足现代文物修复原则要求,但由于环氧树脂韧性差,所修复文物的补配部位达不到较高的强度和耐久度。本文在遵循文物保护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现有文物修复技术进行创新改进,提出了针对残缺青铜甬钟的新型修复工艺方法——利用失蜡铸造工艺,将补配件的制造和安装同时完成。修复结果表明,新型修复工艺方法替代传统的修复工艺是切实可行的,具有很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山西作为全国文物大省,抢救性文物保护任务艰巨而紧迫。对山西历史文化遗产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近年来抢救性文物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和加强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曹晋 《创新科技》2015,(3):77-80
纸质文物由于其材质纤细娇弱,容易受环境因素发生病变,是文物中较难保存的藏品。本文主要针对河南省纸质文物保护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河南省馆藏纸质文物保护的发展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应用湿砂铸型浇注中低铬白口铸铁试样 ,用正交试验对它们的抗腐蚀磨损性进行了研究 .分析表明 :中低铬白口铸铁有较好的抗腐蚀磨损性 ,最佳成分配比浇注出的试样的抗腐蚀磨损性为正火态 2 0钢的 5倍 ;仅考虑抗腐蚀磨损性 ,随着铬含量的增加中低铬白口铸铁的抗腐蚀磨损性升高 ;硅的含量在 2 .0 %出现一峰值 ,锰和铜的含量以不超过1.0 %为佳 .  相似文献   

12.
在输气管道中,引起腐蚀的因素很多,并且复杂。腐蚀速度和腐蚀深度是随时间而变化的灰色量。为了对输气管道的腐蚀状况进行预测,掌握输气管道腐蚀的基本规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模型对输气管道的腐蚀速度和腐蚀深度等指标的实际统计数据进行了灰色动态拟合,建立了相应的灰色微分方程和灰色时间响应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对四川输气管道的腐蚀速度和腐蚀深度进行了预测,为输气管道的防腐提供了切实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幅员辽阔,具有大面积的盐碱地、有机质土,地下咸水区也分布较广。且随环境的恶化及我国近代工业化的推进,除去天然腐蚀性土外越来越多的土地受到污染变为腐蚀性土。对腐蚀性土进行改性处理及达到二次利用的目的,多采用硅酸盐水泥对其进行固化。水泥加固腐蚀性土多用于其原腐蚀环境中,易使加固体发生劣化,强度衰减情况较为显著。本文对不同性质的腐蚀性土进行分类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对水泥加固腐蚀性土强度变化机理进行论述,总结影响水泥加固腐蚀性土强度变化的因素。对有关水泥加固腐蚀性土强度特征问题研究不足之处进行讨论,为水泥土加固腐蚀性土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复合冲击磨损条件下高锰钢的腐蚀磨损行为及其交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制的冲击腐蚀磨损试验装置,研究了湿磨弱酸性锡矿浆体系中高锰钢在静态、充氧、搅拌和冲击等复合条件下的腐蚀磨损行为,并利用失重法、电化学法和线性回归法,定量分析了腐蚀、磨损和腐蚀磨损中交互作用各分量的相对比率.结果表明:充氧和搅拌促进了氧在高锰钢表面的传质过程,使腐蚀率较静态分别增加了1.05和2.04倍;高锰钢的累积质量损失、表面显微硬度和腐蚀磨损交互作用均随着冲击功的增加而增大;在不同冲击功下,高锰钢的腐蚀增量比静态腐蚀率高15.15~25.54倍,腐蚀磨损交互作用所占比率为12.07%~26.69%,表明磨损与腐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协同促进作用;在冲击功为1J时,交互作用以磨损促进腐蚀为主;在冲击功为2~4J时,交互作用以腐蚀促进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15.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脆硫锑铅矿与捕收剂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脆硫锑铅矿和乙硫氮、乙黄药相互作用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极电位ψh小于矿物的腐蚀电位ψcorr时,捕收剂在矿物表面产生化学吸附,形成吸附膜,起缓蚀作用;在腐蚀电位附近,吸附能力达到最大,并产生钝化作用.当ψh≥ψcorr时,矿物表面主要表现为捕收剂-金属离子沉积盐,并随电位的升高而氧化分解.化学吸附是乙硫氮与脆硫锑铅矿相互作用的主要特征.乙黄药在脆硫锑铅矿表面产生化学吸附,又形成双黄药.同乙黄药相比,乙硫氮是脆硫锑铅矿更好的捕收剂;当ψh<ψcorr时,电化学吸附受pH值的影响较小;当ψh≥ψcorr时,随着pH值升高,电流密度增大,电极过程主要受自身的腐蚀反应所控制,黄药对此起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腐蚀是引起埋地输气管道泄漏和破裂的主要因素。对引起埋地输气管道腐蚀失效的各个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以埋地输气管道腐蚀失效为顶事件的埋地输气管道腐蚀失效故障树,结合管道腐蚀破坏机理和故障树模糊分析原理,分析导致管道腐蚀产生的因素,得到模糊故障树的各阶最小割集和引起埋地输气管道发生腐蚀失效的主要因素。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加符合工程实际,是对传统故障树分析方法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腐蚀是引起埋地输气管道泄漏和破裂的主要因素。对引起埋地输气管道腐蚀失效的各个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以埋地输气管道腐蚀失效为顶事件的埋地输气管道腐蚀失效故障树,结合管道腐蚀破坏机理和故障树模糊分析原理,分析导致管道腐蚀产生的因素,得到模糊故障树的各阶最小割集和引起埋地输气管道发生腐蚀失效的主要因素。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加符合工程实际,是对传统故障树分析方法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钢筋锈蚀时锈蚀层的分布规律会因钢筋所处的位置不同具有差异性,为了分析非均匀锈蚀层分布的差异对混凝土保护层开裂的影响,基于钢筋锈蚀层半椭圆分布模型,对钢筋非均匀锈蚀情况下的混凝土保护层开裂过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与均匀锈蚀假定下的保护层开裂理论进行了对比.研究显示按照均匀锈蚀假定的计算结果与非均匀锈蚀假定具有较大误差,尤其是在边角区误差更为明显,考虑钢筋锈蚀的非均匀性更加符合实际.对影响保护层锈胀开裂的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钢筋直径和保护层厚度对保护层锈胀开裂的影响较大,混凝土抗拉强度对保护层锈胀开裂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胀裂缝扩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全寿命进行评估,研究了保护层混凝土锈胀裂缝的扩展及过程.基于保护层混凝土锈胀开裂前后的变形协调条件,并考虑箍筋对混凝土锈胀裂缝扩展的影响,建立了有箍筋和无箍筋条件下混凝土保护层锈胀裂缝宽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锈蚀率介于0~10%条件下,所建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保护层混凝土锈胀裂缝的扩展.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适用于腐蚀环境下的钛合金钻杆材料,参照NACE和GB规范中的腐蚀要求和试验标准,首先对TC4钛合金试件进行腐蚀处理(设置未经腐蚀处理的对照组),然后进行拉伸、冲击和硬度试验,研究其在腐蚀条件下的综合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在NaCl、H2S、CO2、205 ℃条件下,TC4钛合金的拉伸性能下降不超过10%,冲击性能变化仅为0.33%,硬度下降3.21%,说明TC4钛合金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在腐蚀条件下能够保持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以API规范中对钢钻杆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为指标,腐蚀处理后TC4钛合金的力学性能表现为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及伸长率均不低于X级钢;冲击吸收功高于API对钢钻杆要求的62%(20 ℃);硬度超过G级钢约37%,接近S级钢;故可将TC4钛合金应用于腐蚀性油气井钻杆中以避免或减轻钻杆腐蚀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