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王士钊  付洪瑞  陈红艳  谭胜 《应用科技》2003,30(6):51-53,56
采用离子交换动力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了斜发沸石上K^ —Na^ 离子交换控制机理;采用浅床技术测定了不同离子浓度、温度、溶液流速情况下斜发沸石上K^ —Na^ 离子交换的动力学曲线,并计算得到离子交换的总传质系数。结果表明:总传质系数随反应温度和溶液流速的升高而增大,溶液浓度的变化对总传质系数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血压与血脂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学生血压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对21名中学生进行了血压、身高、体重的测量及高血压家族史的调查.对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作了测定.结果血压偏高组的中学生TC,TG,LDL均高于血压正常组(P<0.05),而HDL低于血压正常组(P<0.05).中学生血压与血脂相关分析中,TC和LDL与舒张压(DBP)呈正相关(P<0.05),TG与收缩压(SBP)呈正相关(P<0.05),HDL与SBP呈负相关(P<0.05).结论中学生时期即存在高血压伴高脂血症,因此,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应当从青少年时期开始.  相似文献   

3.
体育锻炼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成年居民体育锻炼人群与非体育锻炼人群之间的血压差异.在山西省人群中随机征集21-60岁健康的男女性样本1642个,对他们的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询问,用标准方法测量样本的血压.应用协方差分析在校正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分别比较男女性中体育锻炼组与非体育锻炼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男女性体育锻炼组与非体育锻炼组的SBP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男性体育锻炼组与非体育锻炼组的DBP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女性体育锻炼组与非体育锻炼组的DBP存在显著差异(P〈0.05).体育锻炼是影响血压的有效指标,进行体育锻炼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功能的关系 ,尤其是与左室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及超声心动图观察6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脉压大小将患者分为 :①A组 :平均脉压>40mmHg;②B组 :平均脉压≤40mmHg。结果 :脉压与A/E比值、年龄呈明显正相关(P<0 05,P<0 01)。A组血清总胆固醇(Tc)、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明显高于B组(P<0 05、0 01、0 05。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主要影响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抗血管紧张素1受体(AT1)自身抗体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关系.方法选取200例高血压伴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以同期确诊的单纯OSAHS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AHI等基线资料,比较轻、中、重度OSAHS患者SBP,DBP水平,分析高血压伴OSAHS患者SBP,DBP与AHI的相关性,同时对比两组血浆AT1自身抗体、内皮素(ET-1)、内源性一氧化氮(NO)水平,分析AT1自身抗体与SBP,DBP,AHI,ET-1,NO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体质量指数、颈围、腰围、SBP、DBP、AHI均较单纯SAHS组高(P0.05);随病病情程度加重,研究组SBP,DBP均显著增加,且研究组SBP,DB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伴OSAHS患者SBP,DBP与AHI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AT1自身抗体、ET-1较对照组高,研究组N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AT1自身抗体水平与SBP,DBP,AHI,ET-1呈正相关,而与NO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伴OSAHS患者血AT1受体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能参与了OSAHS合并高血压的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2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小鼠进行45min游泳后即刻与安静对照组同时从眼眶取血样,测试血清内抗氧化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同时测试了反映红细胞膜结构完整性的Na^ -K^ -ATPase的活性和反映体内代谢状况的血乳酸。结果显示:一次急性运动后SOD活性有上升趋势,MDA和血乳酸浓度水平明显升高,Na^ -K^ -ATPase的活性变化不大。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短时问、低强度运动对机体上述指标的影响,为中低强度的健身锻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多态性与女性高血压患者不同强度急性运动后血压和唾液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变化的关系,为高血压患者个性化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69名中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ACE基因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D)多态并分为I等位基因型组(II+ID)和DD基因型组.所有受试者分别进行3次实验(每次间隔48h):递增负荷力竭运动实验(incremental exhausted testIET)、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实验(moderate aerobic exercise testMAET)和安静对照实验(rest control testRCT).每次实验前后分别测定受试者血压水平和唾液NO含量.结果: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II:24.6%,ID:44.9%,DD:30.4%),符合哈迪温伯格遗传平衡定律(P0.05).II+ID组IET和MAET后SBP和MAP较实验前降低(P0.05),RCT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较实验前升高(P0.05);IET后SBP和MAP变化量低于MAET和RCT组(P0.05),MAET后SBP和MAP变化量低于RCT组(P0.05);DD组IET和MAET后SBP,DBP和MAP较实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RCT后DBP和MAP较实验前升高(P0.05).II+ID组IET后唾液NO含量较实验前升高(P0.05),其变化量高于MAET和RCT(P0.05);DD组不同强度运动后唾液NO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中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ACE I等位基因(而非DD基因型)携带者急性运动后SBP和MAP下降、NO升高,且与运动强度正相关.因此ACE基因I/D多态性可影响运动的降压效果与NO释放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变异性(ABPV)与高血压伴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仪 ,对46例原发性高血压(EH)伴冠心病(CHD)和60例EH无并发症患者及45例正常人进行24hABPM ,以24h、白天、夜间血压均值 ,血压变异性为参数指标。结果:三组24h、白天、夜间血压均值相互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 01)。血压变异性 ,EH伴CHD与高血压无并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 01) ,而高血压无并发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白天收缩压变异性有明显差异性外 ,其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伴冠心病与动态血压变异性及动态血压均值有密切的关系。血压变异性可作为一项有别于平均血压的独立的预测心血管病变及自主神经受损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分析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作用。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组在前者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压水平[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1.29%(P0.05)。治疗后,2组LVESD、LVEDD、DBP、SB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LVESD、LVEDD、DBP、SB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LVEF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效果较好,可有效调节心功能指标,降低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0.
铬(Ⅵ)对鲤血清电解质水平的影响及其在鱼体中的蓄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orm氏水体染毒法,以Cr(Ⅵ)浓度(mg/L)0,21.5,46.4,100染毒6月龄鲤2周,测定血液指标,结果表明:Cr(Ⅵ)引起染毒鲤的血清渗透压下降,血清Na^+,K^+,Ca^2+浓度升高和Cl^-浓度降低.此外,血糖浓度有升高趋势,谷丙转氨酶(SGPT)活性仅高浓度组高于对照鱼.铬蓄积量大小依次为肠>鳃>肝>肌肉,随着浓度增高,鱼体铬蓄积量亦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血浆Intermedin/adrenomedullin2(IMD/ADM2)水平与新疆哈萨克族(哈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血糖、肥胖等因素的相关性。根据高血压诊断标准,选取54例新疆哈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52例哈族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测量血压(BP)、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HC),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结果显示:1)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IMD/ADM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提示:血浆IMD/ADM2水平与SBP、DBP、FPG、LDL-C和TG呈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以IMD/ADM2为因变量,以其它临床及生化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SBP、DBP和LDL-C是影响血浆IMD/ADM2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可知,哈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IMD/ADM2水平与血压和血脂水平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燕麦(Avena sativa L.)对超重/肥胖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相关指标的影响,将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Ⅰ -Ⅱ级伴有超重/肥胖患者70例受试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进食或不进食麦片,5周后,两组的干预措施对调,进行自身对照.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实验期的舒张压(SBP)、收缩压(DBP)、腰围、体重指数(BMI)、WHR、TG和TC的值均有明显降低;其中两组实验期的SBP和BMI较各自自身对照期有显著降低(P<0.05).故燕麦对超重/肥胖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相关指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可供临床选择饮食干预辅助治疗超重/肥胖伴高血压时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高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对高血压患者Tei指数及B型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36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适应性训练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中等强度的持续练习(MCT组)和高强度的间歇练习(HIIT组)16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应用组织多普勒测定左心室Tei指数,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BNP水平。结果经过16周的训练后,两组受试者动态血压中的d SBP、n SBP、d DBP、n DBP及心脏结构指标LAA、LVEDD、IVS、LVPW、LVMI、RWT与训练前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HIIT组的m SBP、m DBP及Tei指数、血浆BNP显著降低(P0.05),且HIIT组的效果优于MCT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强度间歇运动可有效地改善高血压患者心肌Tei指数,降低血浆BNP水平,效果明显优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左心构型与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152例高血压病患经超声心动图测定分析左室构型,应用24h动态心电图判断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结果:152例高血压病患中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高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P<0.05),左室重构组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显高于左室正常构型组(P<0.05)。结论:伴左室重构的高血压病患易发生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滋阴养血潜阳疗法对阴虚阳亢高血压病降压的平稳性。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系统(ABPM)观察中药组33位患者(n=33)治疗前后24h收缩压均值(24hSBP)、24h舒张压均值(24hDBP)、白天收缩压均值(dSBP)、白天舒张压均值(dDBP)、夜间收缩压均值(nSBP)、夜间舒张压均值(nDBP)、降压平滑指数(SI)及降压谷峰比率(T/P)等,并与对照组(n=20)比较。结果:中药组24hSBP、24hDBP、dSBP、dDBP、nSBP降低,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SI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SBP的T/P比值均大于50%。结论:该疗法对阴虚阳亢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作用及较好的降压平稳性。  相似文献   

16.
新西兰ROTORUA市KUIRAU热泉Na-K地球化学温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a-K地球化学温标在计算热储温度时,使用Na^ 、K^ 浓度的比值,因而地热水的混合稀释及蒸气损失对温度的计算影响不大。Na-K地球化学温标的依据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Na-feldspar(钠长石) K^ =K-feldspar(钾长石) Na^ 反应达完全平衡状态。但当热流体运动速度慢或被浅层地下水稀释而导致温度降低时,反应平衡会被打破,并形成新的平衡。新平衡形成之前为部分平衡状态。以新西兰著名的ROTORUA市KUIRAU公园热泉为例,讨论了在部分平衡条件下,Na-K地热温标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探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选取某社区服务中心管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38例,对其进行随机编号,按照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社区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健康行为形成率及血压控制效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及压力管理等健康行为形成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D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习惯,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提升社区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哈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对733名哈族人群进行调查问卷,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相关指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的血清TGF-β1浓度。结果显示:蔬菜摄入不是超重、肥胖、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哈族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哈族人群TGF-β1水平与舒张压成正相关(r=0.158,P0.05)。EH组TGF-β1血清浓度(35.98±12.76ng/mL)与对照组(32.43±14.27ng/mL)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TGF-β1浓度升高可能参与了哈族人EH的发病过程,血清TGF-β1浓度升高可与其他环境因素(年龄、超重、肥胖)发生交互作用,增加个体患高血压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19.
Cd2+、Cu2+对坛紫菜生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0.1、0.5、1.0、10、20mg/L)和不同培养时间(12、24、48、72h)下,重金属(Cd2 和Cu^2 )对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核酸(RNA和DN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10、20mg/L Cd^2 、Cu^2 暴露,POD活性先上升(48h前)后下降(48h后),其它浓度组POD活性均随污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24、48、72h均出现比较良好的剂量一效应关系.2)Cd^2 和Cu^2 对RNA、DNA含量的影响基本上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时间效应关系,同一污染物浓度越大越早出现下降.同时出现随暴露剂量的增加,RNA、DN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或全部下降的剂量一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研究张掖市不同民族H型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的相关性。选择张掖市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合并H型高血压。将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且非H型高血压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合并H型高血压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对患者血液相关指标及血压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民族、2型糖尿病病程、BMI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PG、Hb A1c、TC、TG、HDL、LDL、Hcy等血液相关指标及SBP、DBP等血压指标相比,对照组均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掖市H型高血压发病率与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患病情况呈正相关,且裕固族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患病情况明显高于汉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