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宜宾科技》2005,(3):4
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市(州)、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推动科教兴市(县)工作的通知》(川府函[2004]277号)、《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2003-2004年度市(州)、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工作的通知》(川科函[2005]5号)要求,宜宾市对考核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保证了各项考核工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
《甘肃科技》2005,21(5):i001-i001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的前身始建于50年代中期,1979年恢复成立了甘肃省结核病防治所,为省卫生厅直属事业单位:2001年8月经卫生体制改革组建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隶属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我所承担着对全省14个市(州)、87个县(市、区)结核病、麻风病防治、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甘肃科技》2014,(13):I0001-I0001
本刊讯2014年6月30日,由省科技厅成果处举办的全省技术市场视频培训班在兰州开班,各市州设立分会场。来自全省的200多家企业代表、市(州)、县(区)科技局负责人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代表400余人分别在兰州主会场和市、州分会场参加了本次视频培训。  相似文献   

4.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享受国家扶贫贴息贷款,特别是在1999年州内8个县(市)均被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延伸县(市),扶贫贴息贷款以其自身特殊身份在当地经济活动中大放异彩,为湘西州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到2001年止,扶贫贴息贷款余额已达11个亿,占整个州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17.5%,共支持了百余个项目,涉及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基础设施等。  相似文献   

5.
由大理州农科所组织实施的107个马铃薯品种试验在鹤庆草海镇马厂村获得成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州科技局、县科技局、县农业局、县农技中心的大力支持,同时.合作的有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东南亚薯类作物培训中心(省农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信息分析法(information-analysis)对四川省39个县(市)的90种两栖动物的分布资料进行处理,划出4个动物地理省和7个动物地理州.对这些动物地理区的区系作了分析后,认为川西北半干旱高原两栖动物省属古北界,其余3省属东洋界;川西山区及其邻区特有种远比本省其他地区丰富.  相似文献   

7.
大理州杂交玉米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玉米制种是目前为大田玉米生产提供种子的唯一途径。经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州已形成了一定的制种规模,常年制种面积在3万亩以上,2006年达43253亩,主要分布于宾川、弥渡、祥云、巍山、洱源、大理和漾濞等县(市)。杂交玉米制种为当地农户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州已形成了一套对提高玉米制种质量、增加玉米制种产量行之有效的技术。种子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州、县种子管理站已退出种子生产经营.我州种子生产经营由民营种子企业承担,总结我州的杂交玉米制种技术,对促进全州杂交玉米种子生产,提高种子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前.大理州没有国家的动物防疫工作机构,只有少数民间中兽医分散各地行医。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大理、宾川、云龙、巍山4个县率先成立县级畜牧兽医站.1954-1955年其他各县也相继成立了县畜牧兽医站.1963年成立了大理州畜牧兽医工作站。1964年全州各县市畜牧兽医站培训村兽医防疫人员2000多名.初步建立了动物防疫机构。到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州为支撑、县为中心、乡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四级动物防疫网络。在国家和省、州政府多年来的支持下.我州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全州畜牧业持续27年丰收和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与世界上畜牧业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经费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差、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不高等薄弱环节.现就我州动物防疫体系现状和发展思路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杨昌敏 《遵义科技》2007,35(5):42-45
据风冈县史料记载:早在我国茶圣陆羽的《茶经八之出》一书中记载,茶“黔中生思州、播州、赞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其中所记的夷州辖地包括了今天的凤冈。夷州的治所就设在风冈北面的绥阳镇。夷州是古代的茶区,其茶叶是向朝庭进贡的物品,人们不易得到,因其是贡品,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淳安县是个集山区、边区、老区、库区为一身的山区县,由于县教委切实抓好教育科研,教育上却是另一番景象。根据十几年的实践,提出了要处理好六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巴中是四川省最偏僻、最贫穷的纯农业市,所辖4个县(区)就有3个国定穷困县,在这样的贫困地区开展电子政务建设,人们普遍认为经费是最大的障碍。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思想认识、局部利益、网络应用等问题,才是最大的障碍,而克服这些障碍的关键又是领导的重视。就是在省、市、县(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巴中市克服了重重困难,采取了种种措施,目前全市内外“两网”已全部建成,基本具备了政务公开和网上办公的条件,一跃成为全省电子政务先进市州行列。  相似文献   

12.
1990年杭州市县、区星火计划工作先进单位杭州市县、区科技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杭州市第四届科普宣传周活动先进单位1991年浙江省县、区农村科普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县、区科普宣传活动先进集体杭州市县、区科委工作先进单位杭州县、区科协工作先进集体杭州市第五届科普宣传周活动优秀单位1992年杭州市县。区“汉学双比”工作先进单位杭州市县、区科协工作优秀集体伉州市第六届科普宣传周活动优秀单位1993年浙江省先进县《市)区科委杭州市县(市)区科协工诈优秀单位伉州市第L届科普宣传周活动优秀墓位1994年浙江省县(市)区星火计划工作先进…  相似文献   

13.
杨刚  张磊 《甘孜科技》2004,25(1):29-30
青稞是藏族人民对裸大麦的一种特有称号。在甘孜州颁布于除泸定县外的十七个县,是甘孜州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我州藏族人民的特需食品。全州青稞常年播种面积45万亩,占全州粮食播面的1/3左右。多年来,由于受独特的地理、气候、耕作制度及人文因素的影响,青稞病虫害发生危害较为严重,对青稞生产构成一定的威胁。为保证我州青稞生产的安全,针对全州青稞病虫害的发生现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唐代庭州西海县的位置进行了考证,认为,唐代庭州西海县不可能在今新疆盐湖化工厂一带,西海县方位应在今玛纳斯河流域一带;西海县是清海军的升格,其位置在今玛纳斯西北的玛纳斯湖一带,玛纳斯湖在唐代名日“清海”。  相似文献   

15.
清宜昌设府于世宗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清朝初期沿用明制,称夷陵州,隶属荆州府管辖,据《清一统志》记载:“雍正六年,改归州为直隶州,十三年三月以归州(今秭归)为散州,升夷陵州为宜昌府,  相似文献   

16.
以关中平原城市群85个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从公路可达性和铁路可达性两方面来分析交通综合可达性水平,以3D理念为基础建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重心和空间重叠性、空间错位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交通经济系统的空间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错位关系.结果表明:关中平原城市群交通和区域经济差异明显,中部地区优于外围地区、东部地区整体优于西部地区、市辖区优于周边县(区);交通与经济存在错位关系,从错位方向来看,74%的县(区)都属于正向错位区,且大部分县(区)都位于关中平原城市群中部地区;从错位等级来看,62%的县(区)都属于正向中错位区.综合来看,关中平原城市群80%的县(区)属于交通略快经济型,各县(区)应主动适应综合运输业服务形式新需求,全面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五普”和“六普”结果可见,我国有6个省、107个地级市(区)、1022个县(区/市/旗)的常住人口出现了负增长,更多的县市正在加速步人人口下降区队列。人口持续下降对这些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冲击。以浙江19个人口下降县(市)为例,人口下降区农村城镇化发展正面临三大困境,并有三大演进趋势。为此,政府在推进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时,应遵循人口发展规律有效提升人口集聚能力,调动市场化因素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采用非均衡路径促进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优化,实施重构农村社区的多层面政策革新。  相似文献   

18.
富宁史称富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南与越南河江省接壤,东部和北部分别与广西百色右江、西林、田林、那坡、靖西五县(区)毗邻,西与文山州的广南、麻栗坡两县相连,地处两国三省十县结合部,国道323线、  相似文献   

19.
排瑶,是连阳八排瑶的简称。排瑶的聚居之地,历史上为连州的一州二县,即今广东省连县、连山县、阳山县的山林地带。一九四二年,把这三个县的瑶区析置连南县。解放后,更名为连南瑶族自治县。因此,以地域而言,把排瑶称之为“连南八排瑶”、“连阳八排瑶”或“广东八排瑶”,都无不可。但象屈大均《广东新语》与李调元《南越笔记》称“连山八排瑶”,林惠祥《中国民族史》称“怀集、连、贺之八排瑶山”,  相似文献   

20.
通过计量方法和ArcGIS、SPSS等技术手段,对湖北省恩施州8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属性特征、时空格局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恩施州传统村落主要形成于元、明、清3个朝代时期,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要民族属性.②从州域尺度来看,恩施州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从县域尺度来看,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恩施、利川、宣恩、来凤、鹤峰等县(市);从地理区域尺度看,传统村落在恩施、利川、咸丰、宣恩和来凤5县(市)交界的区域形成了一个集中连片区和3个高密度区.③恩施州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受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地域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与传统村落数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