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开封市的科技兴汴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指挥、市科委领唱下,一年来已取得可喜成绩。首先,全市大合唱局面基本形成。在开封市科技兴汴的最高决策主体,市长孙光华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刘福兴、副市长茹建国及科委主任宋俊南任副组长,市直二十七个局委领导为成员的市科技兴汴领导小组的指挥下,成立了由该市工业、农业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43名专家学者组成的“科技兴汴专家咨询团”;动员了全市五万多名科技人员参加科技兴汴活动,并评选出180名科技兴汴带头人;全市十个县(区)和五十二个市直部门制定了贯彻市委、市政府“科技兴汴”总体方案的具体实施意见;组织县(区)及有关局委领导赴南阳考察学习“科技兴宛”经验等。  相似文献   

2.
科技动态     
<正> 改革开放日沐东京千顷碧绿“科技兴汴”雨润大梁万花旨红——开封市1992年科技工作呈现“十最” 1992年,全市科技工作以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精神为指导,围绕实现“一高一低”目标,全面深入实施科技兴汴战略,落实、完善各项科技政策,加速推进了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工作对外开放,在科技兴工、科技兴农、高新技术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十最”。 1、科技兴汴发动最广泛,并取得明显实效。自1991年8月至1992年3月,先后召开了四次全市大型科技兴汴工作及典型经验推广会。并通过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开封市加快实施“科教兴汴”、“开放引进”战略,按照“以人为本、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充分发挥开封市科技事业比较优势,以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水平、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深入广泛地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科技合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开封市加快实施科教兴汴和开放引进战略,按照“以人为本,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在省科技厅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开封市科技事业比较优势,以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深入广泛地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科技合作。国际科技合作在开封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卢氏县 五里川镇地 处豫西边 陲,位于卢 氏县西南七 乡镇中心, 辖19个行 政村,172个 居民组, 19085口人, 总面积 169.3平方 公里,耕地 13100亩。近 年来,我们十分重视科技兴镇工作,明确提出了“科工贸兴镇,菌牧果富民”的发展战略,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兴镇富民”的道路。 一、制定规划,促发展 为了加强“科技兴镇”工作,镇政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镇科委,各村配齐了科技副主任,先后出台了《五里川乡科技工作试行意见》、《科技兴乡五年规划》、《五里川镇科技发展“95”计划…  相似文献   

6.
<正> 为了贯彻中央、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宣传工作的指示,开封市科技兴汴领导小组把科技宣传列为本年度工作要点。 11月19日,市科委邀请国家、省、市有关新闻单位的十多位专家组成评委,对申报推荐1991~1992年度科技好新闻的四十篇稿件进行了评审。从中评出一等奖五篇,二等奖十篇、三等奖二十五篇。  相似文献   

7.
开封市科委组织送科技下乡活动2月2日,开封市科委组织该市大专院校、科研所、技贸机构等20余家的60余名科技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赴尉氏县永兴镇开展了大规模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市委副书记程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桂珍、市科委及尉氏县的有关领导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8.
发展乡镇科技应把握的三个着力点廉荣牛文祥实践证明,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许多乡镇党委、政府已认识到了“乡镇要振兴、科技必先行”的道理,提出了“科技兴乡(镇)”的口号,把科技工作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总抓手来抓。那么,乡镇科技工作的着力点应...  相似文献   

9.
<正> 近几年来,孙杏村乡支持走“科技兴乡”的道路,全方位推进“科技兴农”战略,把各项农村科技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全乡综合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探索出了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新路子。他们的经验在最近召开的“全省农村科技示范基点座谈会”上进  相似文献   

10.
开封县西姜寨乡位于该县西南部,南与尉氏接壤,西与中牟毗邻,素有“鸡鸣听三县”之称,总面积140平方公里,9.6万亩耕地,5.5万口人。近年来,该乡通过完善科技领导机构,强化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来推动“科技兴乡”战略的实施。相继建成了日光温室、大蒜、早熟西瓜、畜牧养殖4个高效经济开发生产基地和一个占地200亩的工贸园区。1999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9283万元,财政总收入4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40元。1997年被开封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科技示范乡”,1998年被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命名为农业技…  相似文献   

11.
夏邑县城关镇几年来深入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积极实施科技兴镇战略,推动经济、科技持续协调发展,取得累累硕果,被商丘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商丘市科技工作先进乡(镇)”。1998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3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1亿元,农业产值0.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00元,镇财政收入达到480多万元。切实把科技应用列入党委、政府工作重要日常。镇党委、政府认识到,科技兴则全镇兴,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成立了镇长任组长的科技工作领导组,14个行政村全部配齐了科技副主任。镇财政每年按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开封市加快实施科教兴汴和开放引进战略,按照"以人为本,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在省科技厅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开封市科技事业比较优势,以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深入广泛地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科技合作.国际科技合作在开封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商丘市夏邑县中峰乡是1997年度科技工作先进乡(镇)之一,近年来,实施科技兴乡战略,以科技推广为先导,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支柱产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1998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财政收入4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020元,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20%以上,综合实力在全县25个乡镇中排序第三位。一、强化科技意识,使科技兴乡战略深入人心乡党委、政府制订了科技兴乡规划及保证措施,坚持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科技推广与普及工作。乡领导不论是下乡检查工作,还是召开各类群众大会,都要先讲讲科技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为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种养加”新模式的引进转化推广,宜阳县科技局要求各个乡(镇)根据当地地理环境、种植习惯、资源优势和产业布局,建设1—2个科技示范园区(基地),目前,19个乡(镇)全都建起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  相似文献   

15.
位于濮阳市西南部的市区王助乡 ,是省政府首批命名的七个科技示范乡之一。全乡44个行政村 ,5万人口 ,7 2万亩耕地 ,是个典型的城郊型农业大乡。几年来 ,乡党委、乡政府依靠科技进步 ,发展支柱产业 ,提高工农业综合效益 ,全面奏响了“科技兴乡”这个主旋律。1998年 ,全乡生产总值2 8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18元。陆续被命名为“全省科技示范乡”、“全省农技推广先进单位”和“濮阳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强乡”等。一、重视科技宣传 ,强化科技意识一是组织好一年一度的“科技之冬”活动 ,广泛开展科技致富宣传。二是组织参观学…  相似文献   

16.
张民进 《河南科技》2000,(10):34-35
自1991年开始,全省开展了创建省级科技示范乡(镇)活动。截至 1999年底,全省已有 114个乡(镇)被省科委批准命名为河南省科技示范乡(镇),占全省 2131个乡(镇)的 5.3%。通过创建活动,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进一步提高了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科技意识大大增强;农村科技管理和服务网络已基本形成,农村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农村社会化服务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农作物和畜禽良种普及率、先进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率比过去有了明显提高;各类科技示范基地的建立和发展,为广大农村运用先进科技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台前县打渔陈乡围绕“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服务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科技兴乡”战略,用科技为农业“健体”,为乡企“强身”。目前,全乡共有农业科技人员389人,科技示范村11个,科技示范户2200个,乡镇企业829家。1999年,全乡实现社会总产值6亿元,企业上缴税金288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210元。该乡先后被命名为市十强科技示范乡镇和省科技示范乡镇。 一、编织科技服务网络 打渔陈乡实施了“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的科技领导小组。全乡普遍建立了村级科技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8.
汾陈乡位于襄城县北部,境内三岗二洼,总面积45.2平方公里,耕地61901亩,有30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4.9万多口人。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积极实施“科技兴乡”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的快速发展。1999年全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3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15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9%、5%。汾陈乡先后荣获“省科技示范乡”、“省民间艺术之乡”和“百强文化站”,市“科普示范乡”、“平原绿化先进乡”等光荣称号。乡党委被市委命名为“先进党组织”。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商丘市睢阳区王坟乡地处商丘归德古城南部,呈扇形环抱古城三分之二,共4-5万人、6-2万亩耕地。近几年来,我乡依靠科技,强农兴工,先后发展15个科技示范村,建立3万亩小麦、玉米高产开发示范基地和2-8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发展各类乡、村企业百余家,1998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7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00元,有18个行政村相继步入小康村行列,成为睢阳区经济强乡(镇)之一。1997年被商丘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科技工作先进乡(镇)”、科技示范乡(镇),1998年又被省科委命名为“河南省科技示范乡(镇)”…  相似文献   

20.
<正> 我所始建于1958年,原为“开封地区农林科学研究所”,1984年地市合并改为现名。属社会公益型事业单位。地处开封市西郊杏花营,距市9公里,占地870亩。单位全员242人,在职职工196人,有专业技术人员69名,其中副研究员7名、助理研究员26名、研究实习员36名。有2名市管科技拔尖人才和3名科技兴汴带头人。所内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几年来,所党委重视科研体制改革和科研管理,向科研要成果,向管理要效益。制定了科研工作思路和科技发展计划。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多层次政治及业务培训,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活跃学术气氛。牢牢把握以科研为中心,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