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以宁宣杭高速公路宁国至千秋关段为例,分析了高速公路交通量的预测方法,并在预测交通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宁国至千秋关段高速公路的控制策略,为今后高速公路监控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改扩建后区域路网交通分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量化分析高速公路改扩建分流后区域路网的拥挤程度和服务水平,充分考虑路网分流条件,以系统饱和度为约束条件,以区域路网内分流系统最优为目标,建立了具有实时反馈效用的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分流机制和分配模型。以陕西潼关至宝鸡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项目为例,应用新建模型对2种交通分流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考虑分流路段的交通量分担能力,以分流后路段交通量和路段通行能力之比作为权重系数,来反映分流后区域路网的交通拥挤状况,能够实现区域路网内交通分流的系统最优,达到配流均衡。通过应用该方法对大型车分流和小汽车分流两套方案进行的对比分析,表明大型车辆分流方案的路段饱和度优于小汽车分流方案。  相似文献   

3.
现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当前经济迅速发展和公路建设的持续完善,各种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逐渐增多,然而部分高速公路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交通量的增加以及使用功能的变化等,需要进行改扩建施工。公路的改扩建与公路的施工建设并不相同,由此对于高速公路的改扩建项目当中的关键技术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意义,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中的扩建方式方案选择、扩建的原则以及扩建的关键技术分析,为类似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项目的技术应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经济发展与公路建设发展的互动关系,从经济与交通的"供需关系"和"导向关系"角度,分析研究了贵州高速公路项目交通量预测的重点及难点。同时,结合贵州实际,对远景交通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速公路交通量与其经济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LSSVM)与自适应动态粒子群优化(adaptive dynamic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DPSO)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ADPSO算法优化LSSVM的高速公路交通量新型预测方法.将建模简单、精度高的LSSVM作为预测模型,通过寻优能力优异的ADPSO算法选择LSSVM最优参数.以某市高速公路交通量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预测性能较好,适合于高速公路交通量的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科学的、合理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设计实用理论体系,这使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难以有效的实施,不利于高速公路的有效使用.对此,该文将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设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徐殿峰 《工程与建设》2011,25(5):690-69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以及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网络日益完善。原有需要进行改扩建的高速公路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交通组织设计的问题。该文通过对改扩建高速公路的交通组织设计研究,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工点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及紧急预案,针对项目具体情况制定信息发布系统。  相似文献   

8.
许兵 《科技资讯》2007,(11):230-231
本文在基年OD调查的基础上,对国道212主干线重庆至合川段高速公路交通量分布与分配进行了预测,其中交通量分布采用重力分布模型,而交通量分配则采取随机用户均衡分配(SUE)模型。得出了主城区至北碚是渝合高速路主要的交通流向,过北碚至合川的交通量次之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步伐的加快,国民富裕程度也逐步提高,私人汽车的保有量持续增长,年代较久远的高速公路已经无法满足当下交通量快速增长的需求,且超载车辆等原因导致建成早期的高速公路服务能力逐渐降低。为了提高既有高速公路的服务质量,使其满足日益提升的通车需求,公路管理部门需要采取必要措施对原有的公路进行改进和优化。本文结合高速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加宽技术的特点,总结了高速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加宽技术所采取的措施,为今后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制定设计和施工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朱光胜  姚鸣 《科技信息》2012,(23):61-62,106
获得基年出行OD矩阵是交通量预测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主要通过实地调查获得,其精确性取决于调查范围及人员的责任心,较费时、费力,因此以实地调查获得基年OD的方法适用于单一项目或小范围路网规划的交通量预测,如应用到以城市为分区的路网规划中,操作难度较高,精确度也难以保证。本文着重探索一种在常规交通规划软件和小范围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反推基年OD的技术理论,以期广泛应用于大范围尤其是以城市为分区的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网规划交通量预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11.
Traditional trip generation forecasting methods use unified average trip generation rates to determine trip generation volumes in various traffic zones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traffic zone. Therefore, the results can have significant errors. To reduce the forecasting error produced by uniform trip generation rates for different traffic zones, the behavior of each traveler was studied instead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ffic zone. This paper gives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trip efficiency and the effect of traffic zones combined with a destination selection model based on disaggregate theory for trip generation. Beijing data is used with the trip generation method to predict trip volum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aggregate model in this paper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raveler behavior and destination selection shows that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traffic zone strongly affects the trip generation volume.  相似文献   

12.
基于百度地图应用程序接口,设计了收集辨识轨道交通站点范围内关注点的查询收集系统,实现了收集关注点信息自动化。通过优化交通小区单元化识别方法构建了出行预测模型,对A市某轨道交通沿线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对轨道新线进行短期的交通发生与吸引预测,有助于提高交通生成基础数据的收集效率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3.
城市道路机动车交通分配一般使用的是高峰小时机动车起讫(OD)矩阵,提出一种基于高峰小时发生率调查的高峰小时机动车OD矩阵预测方法.直接调查各类用地的高峰小时机动车发生率以及其出行种类,可以进行高峰小时的小区出发到达量(OD)预测以及到出行产生吸引(PA)的转换.在使用高峰小时机动车PA进行出行分布预测之后,利用调查得到的出行种类比例进行高峰小时机动车PA矩阵到OD矩阵的转换,进而得到高峰小时机动车OD矩阵.  相似文献   

14.
西宁市交通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西宁市总体规划的道路流量模拟数据与国内同等规模、形态城市在居民出行的频数、目的、时间分布、方式结构等方面的比较,揭示了西宁市作为带状城市流量流向集中、供需矛盾突出的交通特点,得出高原环境下居民出行依赖机动化的结论,进一步对城市交通的发展做出了预测:出行距离增长、目的多样化、出行方式向私人机动车转化。在西宁市的道路建设、公共交通发展和车辆拥有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一种基于核函数的局域线性预测算法进行城市短时交通流预测.在对混沌时间序列进行重构的基础上,利用径向基核函数将相空间中邻近点投影到更高维的核空间,然后在核空间中用线性自适应算法对时间序列进行预测,现场数据的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短时交通流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非集计模型的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需求预测是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制定交通需求管理(TDM)策略的基础.传统的预测模型多以“四阶段法”为基础,对调查数据进行集计处理,忽略数据所携带的有关出行者行为的个体信息,存在信息的浪费和冗余.依据现代交通规划学理论,在回顾传统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对非集计模型进行深入研究;根据淄博市中心城区居民出行调查数据,预测居民出行方式分担率.研究结果表明,较集计模型,非集计方法能更好地刻画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交通需求预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基于信息化社会条件下的城市居民出行信息的可知性及路网交通信息的实时采集 ,根据最大熵原理 ,运用 OD反推技术 ,建立从土地利用到路网流量的组合式预测模型。简化了传统的土地利用到交通需求四步骤的预测模式。实践表明该方法更适合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柳 《科技资讯》2012,(7):226-229
通勤出行是城市居民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出行,对其进行研究是进行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因此本文开展了基于2008年东莞城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和多项Logistic模型建立居民通勤出行链模式选择模型的研究工作。本文中的通勤出行链模式选择模型将通勤出行链模式细分为五类(HWH、HWHWH、HWH+、HWHWH+、HW+WH),并考虑了出行方式对出行链模式的影响作用。通过对模型结果的分析,总结了通勤出行链模式的显著影响因素以及通勤出行链模式选择中的特征。研究内容对于建立基于活动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制定交通管理政策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聚类分析、交叉分类及概率论等理论方法对基于交通出行特性的家庭概率分布模型及出行产生预测进行了研究。首先对锦州市实际调查的家庭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初始家庭类别,然后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初始家庭类别进行聚类分析,用于家庭分布概率模型研究,减少了家庭样本的分类类型和研究不同类别家庭出行特性的工作量,避免了交叉分类法以往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最终建立了家庭分布概率模型并用于预测交通产生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