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高考扩招、普通高中扩招,技校生源总体素质降低,体质健康意识薄弱,体育运动基本知识比较欠缺,因此在技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迫切需要对学生的特点和体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结合技校学生的专业特点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和锻炼方法,以适应当前形势,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增强健康意识,提高身体素质,有效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环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身理念也在不断的加强.面对这样的形式,加强学校的体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以技校的体育教学在终身体育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通过对提高技校现代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的分析,进一步凸显技校体育教学在终身体育中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本文的相关论述,能够为技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贯彻终身体育思想提供有利的思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3.
学生体育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特有构成部分,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对当前技校体育社团运行机制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社团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教育应重视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进行国内外高校体育教育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发展学生体育能力方面的现状,概述了高校发展学生体育能力,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我国高校应重视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高校的体育课程和体育教育应以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为核心,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应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来建构高校的体育教育;体育课程应体现综合性;以及评价领域的改革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体育隐蔽课程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认识到了体育隐蔽课程的重要性.通过体育隐蔽课程的教学,可间接培养学生的体育感受、端正体育态度、认识体育价值.体育隐蔽课程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积极向上和勇于奋斗的进取精神,并提升学生对体育显性课程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体育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本文从教学理论与实践、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课程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体育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本文从教学理论与实践、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课程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当前,职技高师体育教学一般采用部编普高和省编普高的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方法,尚未形成自己体育教学的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与职业技校的实际工作需要存在着差距。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职技高师的体育教改势在必行。本文拟通过自己几年来从事职技高师体育教学的实践,对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个人的几点浅见,以便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郁佳园 《科技资讯》2013,(26):204-204
体育游戏的开发和运用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被运用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按照课程的任务、内容和结构特点,合理运用场地器材和体育游戏进行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尽快掌握各种体育动作和技术.体育游戏还能够帮助小学生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的目的,顺利完成课程任务,提升教学质量.本文主要讲述了体育游戏的特点;体育游戏的意义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体育隐性课程的内涵是以内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教育的非理性文化课程,体育隐性课程的功能是弥补显性课程的不足、促进学生个性的完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新时期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应从科学设计、科学施教、科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1.
吴海江 《科技信息》2011,(17):292-292
体育隐蔽课程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类型,能有效地完善体育教育的功能,体育隐蔽课程侧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其功能主要体现为:进一步地完善体育教育功能,提高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有效地激发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有利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涤 《科技资讯》2008,(1):117-117
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需要、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是体育课程设计的基本来源,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体育教育的改革首先是观念的转变,其次要加强课程研究,调整体育课程目标,进行体育课程评价,使体育教育的发展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3.
卞文琰  蔡静 《科技信息》2007,(31):182-182,180
体育课程是体育学科领域学术前沿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将以掌握运动技术为中心的体育课程变为以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体育课程,这是素质教育对体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以此为线索,本文针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提出了以学科本位课程,社会本位课程,学生本位课程相结合是体育素质教育构建的基础,并依据上述理论基础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构建浅叙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王美燕 《科技信息》2010,(10):273-273
课程评价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体育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需求的变化而呈现出动态性,因此体育课程评价也需要不断的变革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成绩评价指标的研究,希望能建立更加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的学习观念,试图为普通高校今后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余海英 《科技信息》2012,(25):265+275-265,275
本文根据行动导向教学法和体育教学的特点,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总结,通过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学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为技校学生成为合格的技术性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加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针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理念、原则、内容与实践等方面进行研究,试图提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旨在提高学生的相应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学生对社会职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邱兆福 《科技资讯》2011,(15):188-188
通过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在兴趣与实效的问题上搭建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使高校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育理念得到提高,更好地在体育实践中贯彻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并结合具体实际,达到体育课程的实效,避免走形式。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使高校教师能够以人为本、以地域为本、以校为本,探索适合自己的体育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完善体育课程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评述了二十余年的体育课程改革,尤其是体育课程理念的变革.强调新的体育课程观更加注重学生个性与创新,淡化技术学习观念,强调学生主动学习,改变以大纲教材为中心的倾向,实现体育课程的生活回归,并实现从甄别性评价到以评价促发展的体育课程评价功能认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以教育部近年制定的新体育课程精神为指导,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价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与实践。该文通过对我校2005级、2006级学生进行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为我校体育教师评价学生成绩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提高体育课程改革实效。  相似文献   

20.
温正义 《科技信息》2009,(34):I0272-I0272,I0274
学校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紧密结合,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学校体育又是全民健身的重点,是终身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体育课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体育课程功能转向了学生。本文试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运用态度指导行为理论来阐述学生本位体育课程模式,为学生本位体育课程模式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