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二类资源调查数据总结了青海湟水流域祁连山南坡的青海云杉林的分布及生境、组成与结构、林型、生长规律及更新与演替。调查结果表明:云杉林分布地区属于山地森林气候,分布区降水量在400 mm左右,海拔2 560~3 060 m;多为同龄的单层纯林,是乔木层主要的建群种;林型有草类青海云杉林、灌丛青海云杉林、青海云杉-红桦混交林、青海云杉-白桦混交林、青海云杉-糙皮桦混交林、青海云杉林-山杨混交林、青海云杉-青杨混交林共7种;在郁闭度大的林分中天然更新一般较差,只有低海拔地段的青海云杉-白桦、红桦混交林下更新较好;在自然条件下,青海云杉林内其他树种难以生长,也抑制本身幼苗的生长,可通过封山育林、造林等人为干扰,更新成为相对稳定的针阔混交林或复层林更为有利于各类生态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李同和  李改香 《甘肃科技》2013,29(11):154-156
高海拔地区露地育苗,因受立地条件、自然环境、大气变化等复杂因素的干扰和制约,单位面积的苗木产量和质量很难实现比较理想的效果,特别是培育种粒小、生长慢、管理难度大的云杉苗木尤为困难。要实现理想的效果,就得通过人为干预措施,实现苗木产量和质量明显高于露地育苗的指标。通过总结洮河林业局车巴林场盘桥苗圃近年来在塑料大棚内云杉育苗试验研究,总结出高寒地区塑料大棚云杉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3.
云杉幼林地中华鼢鼠防治阈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经1996-1998年在祁连山、迭部山区调查,云杉(Picea asperata)幼林地内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 Milne-Edwards)危害幼树死亡率(y,%),与鼠口密度(x,只/hm^2)成幂函数相关:y=4.1791x^0.5439(R=0.9519),经济允许死亡率为0.82%。达到中国危害程度应进行人工防治的经济阈值(幼树死亡株率)为1.6%,鼠口密度为0.17只/hm^2。测定了不同初植密度林分的鼢鼠防治生态指标。  相似文献   

4.
青海云杉母树林害虫天敌资源及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鉴定出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母树林害虫天敌昆虫135种,其中寄生性昆虫54种,捕食性昆虫81种。查到天敌昆虫甘肃省内新记录65种。查清了主要害虫的主要天敌种类和种实害虫优势种云杉球果小卷蛾的寄生蜂14种,总寄生率10%-60%,主要为曲姬蜂、马尾姬蜂和球果平胸姬小蜂3种。在结实大年结合采种收集球果,于结实小年释放寄生蜂可提高害虫的天敌害虫率36.5%-38.2%,降低虫果率55.1%。  相似文献   

5.
蒋孟多  包永平 《甘肃科技》2007,23(5):219-220
欧洲云杉是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继日本落叶松后的引种育苗树种。2002年11月,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种苗站从捷克进口100kg欧洲云杉良种,次年在全局进行了育苗试验,并取得初步成效。试验表明:欧洲云杉在小陇山林区的气候和生境条件下生长良好,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同属青海云杉和本林区的乡土树种油松、华山松等,具有显著增产潜力。欧洲云杉育苗成功,对培育后备森林资源,丰富林区树种和西北国土绿化树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阿尔泰山林区云杉和落叶松生物量分配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分析阿尔泰山地针叶主要树种生物量分配格局,【方法】基于2012、2013年研究区西伯利亚云杉(Picea obovata)和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实测样木,从年龄、径阶、林分郁闭度等角度,分析树木各组分器官生物量比例变化规律。【结果】两树种树干占整株树木地上生物量比例分别为48.1%、61.9%; 云杉枝、叶占地上生物量比例均高于西伯利亚落叶松; 两树种地上总生物量占整株生物量比例分别为79.8%和79.5%,平均根冠比为0.268和0.270。西伯利亚云杉树干生物量随径阶增大而提高,树叶和树根生物量随径阶增大而降低,树枝生物量随径阶变化幅度较小。西伯利亚落叶松树干生物量随径阶增大而提高,但在30 cm以上径阶比例稍有降低,树枝、树叶生物量与树干生物量呈相反变化趋势。两树种树干生物量均随年龄增加而提高,树枝、树叶生物量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西伯利亚云杉树根生物量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西伯利亚落叶松树根生物量随年龄增加呈先降后增的趋势。西伯利亚云杉树干生物量随郁闭度增加而提高,树枝、树叶和树根生物量随郁闭度增加而降低。西伯利亚落叶松总体上随郁闭度增加树干生物量呈先降后升趋势,树枝和树根生物量变化趋势与树干相反,树叶生物量随郁闭度增加而降低,但变化幅度很小。【结论】西伯利亚云杉和落叶松各组织器官生物量比例均呈现树干>树根>树枝>树叶的趋势。随径阶、年龄、郁闭度增大,西伯利亚云杉树干生物量所占比例逐渐提高,树叶比例则逐渐降低,树枝与树根生物量此消彼长。西伯利亚落叶松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在不同径阶、年龄和郁闭度条件下虽有变化,但幅度不大,总体趋势不变。  相似文献   

7.
崔贵文 《甘肃科技》2007,23(6):220-221
经多年调查采集植物标本签定和资料查阅确定,华隆林区现有分布裸子植物三科5属11种。祁连园柏是林区阳坡森林顶级群落的建群种,分布面积大。青海云杉是林区阴坡分布森林的建群树种,分布面小。阳坡应推广培育祁连园柏,增加植被盖度。阴坡开展青海云杉造林,改善林分结构,增加森林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人工林红皮云杉木材管胞形态及其径向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人工林红皮云杉木材管胞形态及其径向变异规律,并与天然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人工林木材管胞长度、长宽比和壁控比的径向变化趋势与天然林相似;(2)根据管胞形态的径向变异模式,人工林红皮云杉在约19年趋于成熟,较天然林提早10年左右;(3)人工林木材,尤其是幼龄材,其管胞形态与天然林的相比较,差异不大,适合作主制浆造纸等纤维用材。  相似文献   

9.
云杉播种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忠俊  刘江林 《甘肃科技》2010,26(3):153-155,82
在对迭部林区云杉育苗技术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系统总结了云杉播种育苗的经验,包括种子处理、育苗技术和苗期管理,对云杉今后在甘肃的引种栽培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青海云杉针叶枯落物为研究对象,在祁连山寺大隆保护站天涝池流域设置4个海拔梯度(2850、3050、3250和3450 m)和3个郁闭度条件(80%、73%和67%),运用分解网袋法,探讨针叶枯落物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动态.结果 表明,木质素含量变化范围大于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半纤维素在不同海拔和郁闭度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先累积...  相似文献   

11.
以西南岩溶地区天然次生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为研究对象,采取以空间代替时间的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不同林分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和森林群落不同层次的构建机制.结果表明:岩溶地区天然次生林恢复过程中,林分的结构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幼龄林、中龄林到近熟林,林冠层(林木胸径DBH>5 cm、树高H>5 m)的个体密度、胸高断面积...  相似文献   

12.
应用花椒林冠覆盖率和林下间作小麦相对减产率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确定出林下小麦间作的理论年限及林分初植密度,为林农复合生产提供直接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林分冠层结构和林内光环境特征的关系,利用冠层分析仪(WinScanopy)对比分析了山西省太岳山马泉林场油松人工林(幼龄林和中龄林)冠层结构及林分光环境特征。结果表明:在林分密度逐步增大情况下,林分开度呈现下降趋势,总体分布范围为9.68%~16.20%; 叶面积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大相应增加,总体分布范围为2.000~3.784。林分冠上总辐射分布范围为25.37~29.10 MJ/(m2·d),林下总辐射为4.22~11.07 MJ/(m2·d)。林下总辐射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降低,表明林分对光辐射的截获能力随之增强。幼龄林消光系数为0.27,中龄林消光系数为0.59,中龄林林分消光能力大于幼龄林林分。林下直射是林下总辐射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杉木种子园冠幅指数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冠幅指数为综合指标,分析了杉木种子园冠幅指数的构成状况及与种子产量的关系。在冠幅指数2.5~4.5之间为母树生殖生长的最佳状态,并以平均最佳冠幅指数3.5为控制目标,制订了随树冠高度、半径变化的最适保留密度,可简便、有效、准确地调节种子园密度,为种子园树木生长环境的综合控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在智慧林业中无线传感器网络信号采集与传输的准确性,探究不同树种对林间无线传感网信号传播特性的影响。本文基于无线信号衰减模型,在五种林区环境中,分别研究了433MHz和2.4GHz频段无线信号的衰减规律,利用对数距离衰减模型对信号接收强度值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五种环境下信号衰减指数介于2.297~2.853之间,拟合优度在0.907~0.967之间,信号接收强度值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均符合对数距离衰减模型;通过对不同树种林间两种频段信号的传输衰减特点分析可知,林间无线传感器信号传输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林分郁闭度,以及低矮灌木等林间障碍物密度,树种不是决定性因素。本文还为实现林区环境中无线传感器网络高效、合理规划和部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三江县油茶林低产状况的初步研究和改造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路线和样方调查方法,调查三江县的同乐、独峒、八江、同坪、林溪5个乡的油茶林。调查结果表明:三江县油茶林低产原因是多数油茶林用点播造林,导致林木个体生长和经济性状良莠混杂;同一片林老、中、幼树同存,45年生林以老、中龄树为主;林分单位面积密度过大(2200株/公顷~4800株/公顷);铲山抚育造成土壤肥力衰退;油茶树的营养水平较低。建议从当地现有的优良品种中选育良种,用育苗造林取代点播造林,用梯级整地造林、割草抚育和摘果收获取代直接在坡地上点播造林和铲山抚育以及林地捡籽收获,油茶林尚未郁闭前间种豆类及其他改良土壤的作物。  相似文献   

17.
基于哑变量的湖南栎类天然林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含林分类型或立地类型哑变量的栎类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为湖南栎类天然林林分断面积生长收获和预估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湖南省5个区域51块栎类天然混交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选取6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理论生长方程,构建含年龄、平均优势高及林分密度指标的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比较不同理论生长方程与密度指标对栎类天然林断面积模型拟合效果的影响,从中筛选出拟合优度较高的模型作为构建哑变量模型的基础模型; 考虑混交林立地类型的差异与优势树种的聚集分布,划分林分类型与立地类型,并分别作为哑变量加入基础模型参数及其组合中,比较林分类型哑变量模型、立地类型哑变量模型与基础模型模拟效果的差异。【结果】以株树密度作为密度指标的断面积生长模型决定系数(R2)在0.47~0.51之间,P值均小于93%,以林分密度指数作为密度指标的断面积生长模型决定系数(R2)在0.85~0.92之间,P值均大于95%,说明密度指数模拟效果优于株树密度模拟效果,其中含年龄、平均优势高与林分密度指数的Schumacher模型决定系数最大(R2=0.924 2),模拟效果最优。以Schumacher模型作为基础模型,构建含林分类型或立地类型的哑变量的模型,基础模型、林分类型模型、立地类型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24 2、0.979 8、0.997 6,以立地类型作哑变量的模型要优于基础模型与林分类型模型。【结论】含哑变量模型可以有效解决天然混交林优势树种分布与立地类型差异对断面积预估的影响,提高建模的精度与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定量评价城市公园林地的小气候作用,在北京市海淀公园架设涡度相关系统连续观测林地的冠层尺度数据,利用光合作用仪Licor 6400观测林地较大面积树种的叶片尺度数据,比较夏季日间叶片尺度与冠层尺度CO2浓度和水汽密度.结果表明,两个尺度观测的CO2浓度和水汽密度的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叶片尺度CO2浓度高于冠层尺度数据10% ~20%,叶片尺度水汽密度高于冠层尺度数据40% ~70%.冠层尺度数据的双峰"午休现象"不明显,或弱于叶片尺度数据和存在时间上的滞后.叶片尺度CO2浓度与净辐射、净光合速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叶片尺度水汽密度与蒸腾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空气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冠层尺度CO2浓度和水汽密度数据均与垂直风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城市林地冠层与叶片之间CO2和水汽的湍流输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森林冠层密度与林分年龄、植被生长状况有关,在区域森林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测中,结合森林冠层密度以期提高估测精度。【方法】 以广东省韶关市为研究对象,选用2017年Landsat-8 OLI影像、2017年357块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分别采用随机森林、多元线性回归、人工神经网络和K最近邻分类法等4种模型,结合森林冠层密度制图器(FCD)进行区域森林净初级生产力特征变量的选取、参数建模、模型精度评价和森林净初级生产力空间制图。【结果】 特征变量中,红光波段(B4)、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叶面积指数(LAI)、缨帽变换土壤植被因子、纹理特征和地形特征在森林净初级生产力反演中有重要作用。将森林冠层密度因子加入反演模型后,4种遥感估测模型精度均有大幅度提高。对4种遥感估测模型进行性能比较,随机森林模型精度最高,其次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K-最近邻分类模型精度最低。研究区内森林净初级生产力平均值为10.689 t/(hm2·a),高森林净初级生产力 [≥18 t/(hm2·a)]林分面积仅占研究区的19.61%,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西北部。【结论】 结合冠层密度进行森林净初级生产力的建模,可有效提高模型估测精度。  相似文献   

20.
南方山地立地条件对杨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贵州省铜仁地区63块杨树固定标准地为研究对象,调查了I-69杨(Populus deltoids Bartr.cv.‘Lux’)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大,I-69杨的胸径、树高和蓄积均减小,从阳坡、半阳坡、半阴坡到阴坡,其胸径、树高和蓄积依次减小,且在阳坡、阴坡间差异显著;I-69杨上坡和下坡地生长状况差异也显著,下坡的生长状况好于上坡。与生长最差的荒地相比,退耕地上的杨树生长最好。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I-69杨胸径、树高、蓄积均增大,随着土壤密度的增大,杨树胸径、树高和蓄积均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