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教学《狂人日记》,脑际总是悬着一个问号:为什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前面要冠上一段文言“识”呢?细读先生全集,未见端倪;遍翻诸家研究,难索图骥。于是不揣谫陋,试陈一孔,以就于专家学者和教学同仁。窃以为,鲁迅先生在这白话文的“第一”里加一段文言并非随便之笔,而是独运匠心,别有一番深意。为了探讨这艺术大师的珍藏,我们首先必须澄清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笑1”“笑2”在词典中被视为一个词的两个义项,但两者作谓语时组合功能差异较大,即“笑1”常与时间及描摹性成分组合,但不能与表示受事及原因的成分组合;“笑2”很少与时间及描摹性成分组合,但必须与表示受事及原因的成分组合。这种组合功能上的差异与“笑。”“笑。”在词汇语义方面的差异有关。两者的词汇语义差异主要体现为三点:“非及物”与“及物”之别,“动态”与“静态”之别以及“中性”与“消极”之别。 相似文献
3.
对于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这篇警世之作的创作方法,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九二三年十月,沈雁冰同志在《读〈呐喊〉》一文里,就指出它的“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接着,有人认为这篇作品是“自然主义的作品”,更多的人认为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五十年代以后,鲁迅研究出现了新的高潮,有人认为这篇作品是浪漫主义作品,有人认为它是象征主义作品。八十年代,有人甚至认为《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意识流小说”等等,大家对这篇作品的见解颇异,但大多认为它的创作方法是单一的,直到严家炎同志明确提出“并用”说,认为 相似文献
4.
“笑1”“笑2”在词典中被视为一个词的两个义项,但两者作谓语时组合功能差异较大,即“笑1”常与时间及描摹性成分组合,但不能与表示受事及原因的成分组合;“笑2”很少与时间及描摹性成分组合,但必须与表示受事及原因的成分组合。这种组合功能上的差异与“笑。”“笑。”在词汇语义方面的差异有关。两者的词汇语义差异主要体现为三点:“非及物”与“及物”之别,“动态”与“静态”之别以及“中性”与“消极”之别。 相似文献
5.
《狂人日记》的主旨是揭露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家族制度和礼教是“人吃人”风气产生的重要根源。狂人是一个妄想性偏执狂,正好充当这篇寓言式小说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6.
曹振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6)
《狂人日记》作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之作,不仅以深刻的反封建思想和新颖的艺术形式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实绩,而且因其“格式的特别”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长达六十多年的论争。或日其为现实主义,或日浪漫主义,或日象征主义,或日意识流,或日心理小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只就其象征主义艺术作一些浅陋的探讨,以期对学界各家观点有所补缺。 相似文献
7.
《狂人日记》的“序”在小说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不但构成了小说的“反讽”结构,而且,以“余、大哥”的形象特征、文言文话语的使用和“狂人”病愈候补等内容形象,深刻地展示了鲁迅内心的孤独、寂寞、悲哀、绝望的情感,使《狂人日记》的创作带有鲜明的“以悲观作不悲观,以不可为为可为”、“硬唱凯歌”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8.
王军梅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0(1):19-22
鲁迅的《狂人日记》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狂人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奇特而复杂的艺术形象,其精神品格具有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勇猛的反封建战士的特征,同时还具有反叛意识和自审精神。作者在塑造狂人这个艺术形象时,运用了象征主义等手法,采用日记体裁,构思独特,新颖别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徐家荣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
中国现代又学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1881—1936)受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果弋理(1809—1852)《狂人日记》的启发和影响.创作出具有中国社会和历史特色的同名小说。两部《狂人日记》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吞、狂人形象、艺术手法和效果等方面有其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多差异.表现了不同民族义学的相互影响和彼此渗透。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别出心裁,超过了果文理的同名小说.一、篇名相同背景有别尼占拉·瓦西尼耶维奇·里k理的《狂人日记》于1835年出现在封建专制农奴制的俄国,198年鲁迅的《任八日记》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狂人日记》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狂人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奇特而复杂的艺术形象 ,其精神品格具有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勇猛的反封建战士的特征 ,同时还具有反叛意识和自审精神。作者在塑造狂人这个艺术形象时 ,运用了象征主义等手法 ,采用日记体裁 ,构思独特 ,新颖别致 ,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赵妍妍 《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17-22
分析《孟子·告子章句上》章六之“情”字含义,比较了历代各家对这一“情”字的以下三种理解:1)作“情感”解;2)作“实”解;3)作“性”解。重点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最后指出,相较于“情”作“情感”解,“情”作“实”解和作“性”解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尚烨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5,18(5):73-77
《圣经》中的伦理思想非常丰富,其中,有关“罪”与“爱”的阐述既体现了宗教的神圣性,又对现实人生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从人性本恶出发,基督教认为人具有有限性,故需时时反省,忏悔。而耶稣被钉十字架,则表达了上帝对人的无尽之爱,俗人需以上帝为榜样,以博爱之心宽恕他人之过。 相似文献
13.
张有根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
本文通过《狂人日记》、《七巧板》的对比研究,提出了关于文学作品“狂人”形象的新见解:金乃文的荒唐表明用心理动力定型形成的下意识的表现,而“狂人”之“狂”则体现了他早先是一个清醒的反封建战士,但在长期的与封建势力的对垒中精神崩溃了,他对封建礼教及其复杂的封建利害关系的类似自动化的反射系统,同样是心理动力定型学说的反映。本文试图通过心理动力定型学说,在心理学与文学艺术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解读小说及其他艺术形式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狂人日记》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从前景化的视角对《狂人日记》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较,探讨译者在再现原文的前景化特征时所采取的策略以及在译文中产生的不同文体效果,并尝试归纳出一些前景化语言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肖学周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32(4):95-98,105
朱光潜的诗歌关学思想主要集中在《诗论》中,而《诗论》的重要理论来源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但是,在推进“境界”说的过程中,朱光潜却把“境界”说情趣化了,这就是“情趣”说。“情趣”说的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就外在原因而言,“境界”说的圆满自足,要求诗论转换思路,以获得超越;西方关学理论的渗透和对阐释力更强的批评标准的寻求,促使“境界”说的形成。就内在原因来说,是朱光潜本人的趣味主义人生观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柳欣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4,(2):82-84
作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短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里程碑意义,通常对于《狂人日记》的解读都是侧重它的思想内涵及白话文文体。本文试图从叙述视角与叙事的时空结构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以求在已有解读上加深对小说《狂人日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变色龙》一课一直都是作为优秀的外国文学名篇编入初中语文教材的。这篇小说故事生动,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过程中态度的五次变化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教师在教学本课时都分析得非常精彩,但遗憾的是大多忽略了文中的一个细节,那就是小说结尾的一句话:“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19.
文章归纳了《史记》中双宾动词进入“于”字结构和“以”字结构的规律、原因以及“于”、“以”在句式中的作用。“于”、“以”的使用既和动词有关,也和句子强调的重点有关,同时“于”字还可以用来区分直接宾语和问接宾语的界限。 相似文献
20.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8,(6)
《伤寒论》方中所用的大部分人参实为桔梗科的党参而非五加科的人参,考证人参和党参在东汉、三国时的产地,二者在当时有混用的现象,通过比较人参和党参的产地、性味、功能及主治,阐述人参在不同方剂中的作用,大多方中党参比人参更合适,推测《伤寒论》中所用的人参大多为党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