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东汉时期的张衡是一位世界级的科学家、发明家。他的一生在天文、数学、地震学、机械学、绘画等方面都具有杰出的成就。纵观他的科学研究历程,包含了敢于同图谶迷信斗争的精神;具有坚持客观真理,尊重事实,表里如一的实事求是精神;锲而不舍,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解放思想,不墨守陈规,敢于超越前人的创新精神;严谨认真的求实精神。正是在这些精神的支配下,张衡的一生才创造出惊人的奇迹,达到“术数穷天地,制作侔造化”的地步。  相似文献   

2.
方志敏以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生动诠释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对党、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担当,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无私无畏、敢于担当的政治品格。面对民族危亡、人民疾苦,方志敏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寻求强国富民真理,为垂危的中国而呐喊,为民族独立而奋斗。他忠诚于党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的笃诚信仰者;恪尽职守,自觉听党指挥、为党尽责。他坚持人民至上,为苏维埃事业尽心竭力;关心群众生活,极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3.
纵观陶渊明的一生,是任真自然的一生。在他的许文中,无处不表露出他任真自然的本性。这一本性正是陶渊明在中国文学、文化历史上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原因所在。在陶渊明的一生中,任真是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情结。本文从陶渊明的为人、为文、为友等多个角度,考察了陶渊明任真自然的人格忽力,旨在揭橥陶渊明质性自然、任真自得的人格理想;安时处顺、任真旷达的人生态度及真率自然、任真唯美的诗品风格。  相似文献   

4.
试析虞洽卿的经营理念与经营谋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洽卿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实业家 ,一生创办了一系列近代企业 ,进行了许多实业活动。他认为交通是振兴实业的枢纽 ,因此创办近代航运业是他的一个主要活动 ;他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方式来保证自己事业的发展 ,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经营谋略和经营理念 ,体现了中国近代资本家敢于冒险敢于开拓的实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5.
文天祥砚考     
“文心四宝”之一的砚,历来为读书人所宝爱。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文天祥,在自己一生的文字生涯中使用过许多名砚,表现了他的兴趣和爱好;特别是砚上所刻的铭文,生动地反映了他坚持清白操守的做人准则,高扬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坚贞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6.
东汉时期的张衡是一位世界级的科学家、发明家。他的一生在天文、数学、地震学、机械学、绘画等方面都具有杰出的成就。纵观他的科学研究历程,包含了敢于同图谶迷信斗争的精神;具有坚持客观真理,尊重事实,表里如一的实事求是精神;楔而不舍,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解放思想,不墨守陈规,敢于超越前人的创新精神;严谨认真的求实精神。正是在这些精神的支配下,张衡的一生才创造出惊人的奇迹,达到“术数穷天地,制作侔造化”的地步。  相似文献   

7.
在泰戈尔的文学创作中,他的短篇小说创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泰戈尔一生创作了一百多篇短篇小说,其中不少优秀作品熠熠闪光,不仅将印度短篇小说创作推向了一个高峰,而且对世界短篇小说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泰尔戈的短篇小说中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分外引人注目。这位印度近代文学史上。的大文豪满怀深厚的感情,深切关注印度近代妇女的命运;倾注大量的心血,真实描写印度苦难妇女的不幸遭遇。在泰戈尔的笔下,有在封建势力面前随人摆布、逆来顺受的不幸女性;有不甘心奴役,以死抗争的女性;有敢于向封建礼教和习俗斗争,具…  相似文献   

8.
徐志摩的一生是追求爱、美、自由的一生,是用生命去实践他所学得的西方文化,并取代中国文化的一生.这个过程使他的生命具备了很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闻一多将其短暂的一生用于治学,但他身居乱世不忘经世。他研究古书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危机感是他治学的动力。他个人的学术研究史即是一部救国史。弘扬爱国主义是他治学的主题,追求科学、追求真理、追求民主与民族独立是他一生的主旋律。他既是诗人、学者,同时又是民主斗士;他既是现代新文化运动的战士,同时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锋。另外,闻一多垂教20余裁,作为一代良师,他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学问与人品并重,为培养下一代古典文献整理工作者而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10.
蝶茧人生     
住在100号那会儿,隔壁99号是一位孤寡老人。 老人一生相当坎坷,种种不幸曾先后降落到他的头上。年少时由于战乱他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一只眼也因空袭而失明;“文革”中,妻子因经受不了无休止的折磨,最终与他划清界线,远嫁他乡;在他60岁那年,和他相依为命的儿子又不幸身患癌症,离他而去,只剩下他一人独守空巢。  相似文献   

11.
阮大铖作为一代奸臣人品素来为人不齿,然其戏曲创作对于中国戏曲中风情趣剧的传承和发展有着不小的影响。本文秉着"不以人废言"的观点,通过对《燕子笺》、《春灯谜》的分析指出阮大铖对于风情趣剧发展的影响,还其在中国戏曲史中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崔瑞萍 《晋中学院学报》2005,22(1):19-21,45
历代人们对潘岳评价不高主要是基于对其“人文不一”的不齿,但并非潘岳的所有作品均有此特点。本文以《关中诗》为例,通过分析作品推演原因:人品低下却有非“谄事”之作;《关中诗》真实反映了作者思想;潘岳之人品低下在当时应如何理解;“人文不一”在潘岳的咏物和非咏物之作中应区别分析,进而得出对潘岳需要重新认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马一浮一生以儒为宗,贞守儒家义理.接续圣贤血脉于垂绝是其儒学的整体性关注、以儒为宗思想的时代性表述,亦是他晚年萦绕不去的关怀.综会<六艺>于一心的本质性格、内容总纲,指示回向原典、回向生命以接续圣贤血脉的正路,以"去除习染"充实宋明儒"变化气质"核心课题的工夫论纲领,破习以见性,形成马一浮儒学的系统性格.配合着以儒释儒的诠释性格、经学形式与诠释语言的古典形式,所呈现的面相与立场,是一典型的传统主义,亦可权说为一原典主义.他特别强调去除习气(习染)的为学工夫,认为"从上圣贤,教人识取自性,从习气中解放出来".他的习气概念概括了"气质之偏,物欲之蔽"而有七层涵义,且以私见之蔽或知见障为习气之深者."变化气质之偏"则又是他讲及"变化气质"时的实际概念.他总判习气是心中之夷狄,埋没本性之具.他判"今人类只在习气中生活".马先生为儒之狷者清者,不跟着举世风靡的习气走.他的传统主义的立场是对"举世风靡"的存在的超越,亦是对"举世风靡"超尘拔俗之"慧照内发".马一浮儒学所透射出来的一个文化深意要义是人生不能建立在习气上,人类社会不能建立在习气上,世界不能建立在习气上.  相似文献   

14.
《三国演义》中姜维的形象,历来被不少研究者读者看成书中诸葛亮的影子,认为其缺乏个性,然而仔细分析罗贯中塑造的姜维形象,发现其在作品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和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作者置姜维于西蜀元气大伤,君庸臣懦、宦官为祸,西蜀政权苟且偷安的社会动荡中,表现其虽郁郁不得志却苦苦挣扎,为蜀国的生存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笔者认为他的性格独特性,体现在他的执著顽强的奋斗精神上。他的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一向推崇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5.
高山山  宋凯 《科技资讯》2010,(12):225-226
版面分析目前已成为提高汉字识别系统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中文版面较为复杂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非文本区域优先的版面分析方法。该方法提取文档图像中所有连通域,根据连通域的大小进行聚类,从而可以得到文字连通域和非文字连通域,以达到分割版面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对比较规范的中文版面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张孝祥的词品与人品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故而在探讨其词风格特征的同时,其人格特征也不可忽视。从气势美、人格美、意境美三方面对张孝祥及其豪放词作了一番美学上的探源。  相似文献   

17.
国画大师傅抱石虽然在南昌出生长大,却一直把祖籍新余章塘当作他的故乡。父母艰苦曲折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共有的性格倔强、豪爽大方、心地善良、勇于创新、敢于与命运抗争的个性,深深地影响着傅抱石的道德和为人。  相似文献   

18.
崇陶现象是中国古代文学和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后世文人对陶渊明不慕名利的高贵人格和归隐田园的隐逸行为的推崇;其次,是对陶渊明平淡自然的田园诗中表现出的归隐之乐和宁静心态的向往和崇敬。崇陶现象的产生及流变,不仅表明了道家隐逸文化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之深,而且也是儒道思想互补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9.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他在诗、词、文等方面的文学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但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在他极端坎坷、曲折的从政经历中表现出的高尚的政治品格,使他得到后世文人的景仰,不论他做官还是遭谪贬,都深受百姓拥戴。高尚的政治品格和杰出的文学成就使得苏轼具有非凡的魅力。他两年的密州知州经历证明了他的政治才干。  相似文献   

20.
六艺论是马一浮先生的一项重要思想和理论成果,是关于中国文化之根本和基础的理论,具有很强的历史性、继承性和批判性,不仅突出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也将西学融于此理论之内,从而具有了普遍和博大的特征。本文将主要根据马先生的治学经历,以此为契机来把握其六艺论思想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