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论水稻节本增效高产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农业高新技术的提高和推广,水稻的耕种技术由以前火耕水耨到早期的直播耕种,再到如今的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水稻的栽培耕作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如今水稻节本增效高产是水稻种植的一大目标。对广东省三线城市区域内的水稻抛秧栽培技术中的钵形毯状育秧机插新技术进一步阐释,目的是提高秧苗素质和栽插的质量,挖掘水稻增产的内在潜力,努力实现水稻节本增效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水稻对白叶枯病菌抗性与活性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 3种水稻白叶枯病菌和 4个抗、感水稻品种为样品 ,研究了水稻对白叶枯病菌抗性与白叶枯病菌细胞保护酶以及氧自由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接种 15d的水稻SOD、POD显示活性 ,而CAT无活性 ;用水稻叶片酶解液培养 3种病原菌 ,菌体显示SOD和CAT活性 ,但未测出POD活性。抗、感水稻对白叶枯病菌的影响不同 ,感病水稻使病原菌SOD和CAT活性升高 ,抗病水稻使白叶枯病菌SOD、CAT活性降低。而抗、感水稻对白叶枯病菌氧自由基的影响 ,正好与对酶的影响相反。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稻栽植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介绍水稻栽植技术种类、特点的基础上 ,分析了水稻直播机械、水稻插秧机械和水稻抛秧机械的研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给出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4.
水稻产量和构件对持续干旱胁迫的补偿效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干旱胁迫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过去的研究多集中于它的负面作用上,认为水分胁迫必然导致水稻生长发育的障碍和产量降低。现从正面效应的角度探讨水稻对干旱胁迫的补偿性响应。研究结果表明:①轻度水分胁迫不但不会导致水稻减产,产量还比对照增加了3.6%。水稻地上和地下部生长对轻度胁迫也存在明显的补偿效应。轻度水分胁迫显著地促进了水稻茎鞘干物质的转运。虽然轻度胁迫抑制了水稻生育中期的根系生长,但显著地延缓了生长后期水稻根系的衰老。②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严重地抑制了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前、中期根系的生长发育。但在生长后期水稻根系也出现了一定的补偿性生长,根质量、总根长和根系表面积的下降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然而,由于补偿作用低于水分胁迫带来的损失,水稻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采用陕西省城固县农气观测站的水稻田间观测数据,对ORYZA2000水稻模型进行参数校正与调试,分析和模拟水稻在陕西省南部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水稻各发育期均不同程度地提前;ORYZA2000模型模拟的水稻总生物质量、穗生物质量、茎生物质量和绿叶生物质量的模拟值和观测值相关性好,且随着播期推后,水稻产量呈下降趋势.该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陕南地区水稻产量、生育期、各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6.
水稻镉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镉(Cd)是重要的土壤污染物且极易被水稻吸收,对水稻造成毒害.开展水稻耐Cd性研究已成为当前水稻育种的重要课题.文章综述了Cd对水稻生长发育、农艺性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及水稻耐镉性的生理生化机制、遗传机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并对进一步开展水稻镉耐性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自1988年首次获得转基因水稻以来,水稻转基因技术已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和改良稻米品质转基因等研究方面皆有长足进步.转基因水稻研发中涉及许多专利问题.本文以转Bt基因水稻、转CpTI基因水稻和转Bt/CpTI双价基因水稻为研究对象,对研究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在转基因水稻研究中的大多数材料和技术含有国外机构所持有的专利.本文对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解决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汉中市城固县地面观测站和农气站气象资料,对2011年度汉中市水稻全生育期总的气候概况和水稻各生育期的气象条件进行了详尽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度水稻全生育期的气象条件利弊相间,但弊大于利,促使水稻略有减产。  相似文献   

9.
水稻主要有害真菌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真菌病害是影响水稻高产的严重病害。生物防治是防治水稻病原真菌病害十分重要的途径。根据近几年国内外对水稻真菌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情况,主要综述了水稻主要真菌病害生物防治过程中生防菌的种类和应用,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种类和应用及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在水稻抛秧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水稻施用控释肥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0.85-13.16%,施肥经济效益提高5.88%.水稻控释肥,一次基施满足水稻一造的营养需求,简化了水稻施肥技术,达到了"省工、简便、高效、增产、低成本、低污染"的效果.同时提出了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香型稻米因其在蒸煮和食用时都会有特殊的香味受到人们的喜爱.研究中,分别以实验室培育的香型正常胚水稻和非香巨胚水稻“上师大5号”作为亲本进行杂交,结合水稻香味基因分子标记辅助常规育种成功选育出香型巨胚水稻“上师大8号”.比较分析“上师大5号”和“上师大8号”两种巨胚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结果显示:虽然“上师大5号”水稻平均每穗实粒数极显著地超过“上师大8号”水稻,但是“上师大8号”有效穗数略多于“上师大5号”水稻,而且千粒重也略高于“上师大5号”水稻,由此两者平均单株重接近,分别为29.10g和28.92g,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两种巨胚水稻胚性状分析显示:“上师大8号”巨胚水稻的胚重量以及胚体积都与“上师大5号”巨胚水稻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而且两种巨胚水稻的胚与糙米重量比以及胚与糙米体积比,统计分析都没有显著差异.开展此研究,为今后香型巨胚水稻的市场开发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明确杂交水稻对弱光胁迫的响应差异,构建四川常用杂交水稻弱光耐受能力评价体系,对加快我国耐弱光水稻品种选育,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田间试验数据的分析,构建了以水稻产量弱光响应系数(Y)、水稻物质转运弱光响应系数(T)和水稻株型弱光响应系数(M)为关键指标的水稻弱光综合耐受指数(CI).结果表明:(1)弱光耐受型水稻的CI10,显著高于弱光敏感型水稻,其Y1.5,T10,M4,与弱光敏感型水稻差异显著.(2)弱光耐受型水稻的株型和物质转运对弱光逆境响应敏感,倒三叶叶面积显著增加,物质转运效率提高,有效缓解了弱光胁迫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进而弥补弱光胁迫对水稻产量不利影响.(3)CI、Y、T和M与弱光逆境下水稻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8、-0.942、0.905和0.768,均达到显著水平.水稻弱光综合耐受指数(CI)及其二级指标农学意义能够较好地反映水稻产量、物质转运和株型等对弱光逆境的响应,可以用来评价水稻对弱光逆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水稻插秧机是种植水稻不可缺少的工具。小型水稻插秧机符合我国地形特点,可以提高插秧效率和质量,值得研制和推广。该文论述了插秧机稀植分插机构、插秧机自动控制和监测技术以及小型水稻插秧机的研制现状,并指出了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一、水稻病毒病的研究发生规律和防治1963—1967年江浙一带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流行。使水稻、玉米和麦类遭受严重损失。1966年起,水稻普通矮缩病、黄矮病又严重发生,我们自从1963年参加“华东地区水稻病毒性矮缩病研究协作组”和1972年参加全国协作组在各基点和学校进行了有关水稻病毒病科研工作以来,先后明确了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普通矮缩病、黄矮病的防治规律,提出了有效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水稻种植水平的提高,特别杂交稻、优质稻和超级稻的推广,水稻病虫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搞好水稻秧田期病虫害防治,对于培育壮秧、确保水稻丰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及稻曲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安徽科技》2011,(Z1):13
正针对安徽水稻主产区江淮地区干旱和高温热害等主要气象性灾害,开展了水稻耐旱和花期耐热机理研究,建立了水稻花期耐热判别试验方法,对全省生产用水稻品种进行了系统的鉴定,筛选出一批可供生产应用的耐  相似文献   

17.
以3种水稻白叶枯病菌和3个抗、感水稻为样品,研究了水稻-白叶枯病菌互作中过氧化氢酶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接种15d的水稻CAT无活性,CAT同工酶电泳也未显示酶带,对照组CAT则显示活性;在NB培养基中生长的白叶枯病菌显示CAT活性;用水稻酶解液培养了3种病原菌,菌体显示CAT活性,抗、感水稻对白叶枯病菌的影响不同,抗病水稻使病原菌CAT活性降低,感病水稻使CAT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约1 万年前开始被驯化。由于水稻与其祖先野生种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 水稻的起源和驯化问题长期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水稻起源和驯化方面的研究成果, 特别是近年来基因组学方面的证据, 认为水稻2 个亚种独立起源于野生祖先种内很早就分化的不同类群, 但一些驯化基因--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 可能首先在一个亚种中被驯化, 然后通过基因渐渗, 扩散到另一个亚种中。因此, 水稻驯化的关键是研究驯化基因的起源和扩散方式。随着大规模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和相应数据分析方法的建立, 在全基因组水平对水稻及其祖先进行大规模分析, 已成为揭示水稻起源与驯化之谜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病虫害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提高水稻对病虫害的抗性,是重要的课题。水稻又是单子叶禾本科的模式植物,玉米、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都是单子叶禾本科植物。水稻的研究必将在理论和实践上推动其它粮食作物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水稻倒伏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发祥 《安徽科技》2009,(12):24-25
皖东是水稻优势产区,农民有种植水稻的习惯和经验。近年来,稻作区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水稻灌浆后倒伏.根据水稻倒伏的时期和倒伏的程度不同,造成水稻减产幅度为10%~40%不等。水稻倒伏不仅降低产量而且降低稻米品质,并给收割带来困难,增加收割成本。分析造成水稻倒伏的原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