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武汉市郊蓖麻地土壤中分离到1株产脂肪酶菌株,结合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扩增16S rDNA并测序,运用Blast比对构建了进化树,发现该菌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同源性高达99%,初步鉴定该菌属于沙雷氏菌属(Serratia),命名为Serratia sp.HS-L5.克隆了脂肪酶...  相似文献   

2.
产灵菌红素菌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糖化车间中采集的样品为试验材料,分离得到一种菌株,该菌株可产一种红色素,红色素经过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为灵菌红素.对菌株形态和菌落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全细胞脂肪酸组分进行研究,并通过测定其16SrRNA基因序列的方法来鉴定此菌株.结果表明:16SrRNA基因序列与粘质沙雷氏菌种的亲缘关系最接近,16SrRNA基因测序BLAST结果表明此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相似文献   

3.
9—2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周生鞭毛,菌落红色,经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CK—AMS—CC2)鉴定9—2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鉴定为99%;9—2菌株对丁氨卡那、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氟哌酸和庆大霉素敏感,对卡那霉素中敏,对呋喃唑酮、头孢唑啉、氯霉素、链霉素、呋喃妥因、红霉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不敏感;能产生灵杆菌素.  相似文献   

4.
一株高产灵菌红素粘质沙雷氏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筛选自然生境中的产色素菌株,从淡水鱼体中分离得到一株高产红色色素的Sm-128菌株.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Sm-128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结合紫外吸收光谱及薄层色谱分析,证实Sm-128菌株所产色素为灵菌红素,粗品产量达475 mg/L.  相似文献   

5.
一株耐硒粘质沙雷氏菌及其硒还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贵州乌当区富硒土壤中筛选亚硒酸钠还原菌并进行菌种鉴定,测试菌株硒素耐受能力及还原生成红色单质硒特性。结果表明:菌株X1704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菌株对亚硒酸钠有较强耐受能力,其最低抑制浓度(MIC)高达3500 mg/L;硒胁迫作用下,菌体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稳定期也相应延迟;菌株能把96.8%的亚硒酸钠还原为红色单质硒。  相似文献   

6.
以甲醇为唯一碳源,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长势优良的嗜甲基营养菌NH8,对其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命名为Serratia marcescens NH8.通过下载数据库中pqq基因簇序列进行多重比对,设计PCR扩增引物,从Serratia marcescens NH8中成功克隆出吡咯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 Quinone,PQQ)合成相关的pqq基因簇片段.该基因簇序列全长5 535 bp,由6个开放阅读框pqqA,pqqB,pqqC,pqqD,pqqE和pqqF组成,并且与Serratia marcescens WW4的pqq基因簇序列同源性为99%.同时,对pqq基因簇中各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分析,核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qqB,pqqC,pqqD,pqqE和pqqF基因构成细菌操纵子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9-2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周生鞭毛,菌落红色,经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CK-AMS-CC2)鉴定9-2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鉴定为99%;9-2菌株对丁氨卡那、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氟哌酸和庆大霉素敏感,对卡那霉素中敏,对呋喃唑酮、头孢唑啉、氯霉素、链霉素、呋喃妥因、红霉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不敏感;能产生灵杆菌素.  相似文献   

8.
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分离到一株产芽孢的菌株HS-1E,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荚膜,有运动性,有微弱固氮能力.能在无氮培养基中缓慢生长.在LB、肉汁固体培养基上,菌落为有光泽的红色圆形.对该菌株HS-1E的16S rRNA基因的全序列测序并进行DNA同源性分析,得到系统发育树状图.在此树状图中,它与Serratia属的关系最近,与粘质沙雷氏菌的同源性为99.0%.其主要生理生化特征也与Serratia属相符.但由于产芽孢的Serratia属以前从未报道过,故HS-1E为Serratia属的1个新种.  相似文献   

9.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Lange)Sing)组织细嫩,营养价值高,采后呼吸代谢旺盛,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容易引起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加速组织的衰老和腐败,极大地降低了双孢蘑菇的商品价值.本文从腐烂的双孢蘑菇中分离鉴定得到6株细菌和8株真菌,分别为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2株)、产酸克雷伯菌(Klebsiella oxytoca,1株)、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guillouiae,1株)、沙雷氏菌属(Serratia sp.,1株)和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ouriae,1株)以及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5株)、多变根毛霉(Rhizomucor variabilis,1株)、绿色木霉(T.viride,1株)和米根霉(Rhizopus oryzae,1株).分别采用琼脂扩散法和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肉桂酸及其衍生物对上述细菌和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肉桂酸及衍生物对这些菌株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的强弱依次为4-甲基肉桂酸4-甲氧基肉桂酸肉桂酸4-羟基肉桂酸.本研究结果可为双孢蘑菇的采后防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两株具有重金属活化能力的微生物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M6和粘质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K1的植物促生长特性做了分析:M6和K1均产吲哚乙酸(IAA)、铁载体并具有溶磷能力,但不能利用ACC(1氨基环丙烷1羧酸)作为唯一氮源生长.种子根伸长实验表明:M6和K1均不能促进小白菜种子发芽和根伸长,相反,50mg/L Cd和Zn培养条件下,接种菌株K1对小白菜种子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蕈菌菌丝生长实验表明:接种M6菌株于金福菇菌丝边缘,可促使菌丝生长更为浓密;接种K1菌株,可提高菌丝生长速度;此外,接种菌株还可缓解重金属对蕈菌菌丝生长的胁迫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对白蚁进行有效防治,对获得的1株对白蚁具有毒杀作用的菌株进行鉴定与分析。【方法】从感染死亡的黑翅土白蚁上筛选出1株产红色素的菌株。划线分离、纯化后得到较纯的菌株,命名为SM1,将其接种于健康的黑翅土白蚁上,可以使健康的白蚁身体变红死亡。根据菌株SM1形态学特性、生理生化性质、红色色素及16S rDNA的同源性,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在基础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易挑起,有轻微臭味,边缘整齐光滑黏稠; SM1直径为1~3 mm,中间朱红色不透明,呈隆起状。菌株SM1经10项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确定此菌为粘质沙雷氏菌。此外,克隆得到此菌的16S rDNA片段大小为1 418 bp,与粘质沙雷氏菌的同源性为99%,因此进一步判定该菌为粘质沙雷氏菌。通过超声波辅助丙酮浸提发酵液,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红色色素。将色素溶于乙醇溶液后,用紫外全波长扫描分析。色素在535 nm左右处存在一个明显吸收峰,确定该红色色素是灵菌红素,从而进一步判定该菌为粘质沙雷氏菌。【结论】从黑翅土白蚁上筛选的SM1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研究结果为白蚁的生物防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采用源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菌株AB 90027的酶催化H2O2降解对苯二酚,研究了时间、温度、pH值及摇床转速等条件对产酶的影响,探讨了酶在细胞中的存在位置。研究结果表明,产酶的适宜条件为培养时间30 h、温度28℃初始pH10.0及摇床转速150 r/min。并且发现催化H2O2降解对苯二酚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外,属于胞外酶。对HPLC和UV-VIS监测结果的分析表明,对苯二酚的苯环被降解开环。  相似文献   

13.
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9-1、9-2、16-1 3菌株,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很好,产生红色菌落. 它们都利用乳糖、D-半乳糖、L-( )阿拉伯糖、鼠李糖、葡萄糖、蔗糖、D-山梨醇,生长良好并产生红色色素;在硫酸铵、L-赖氨酸、尿素、酪蛋白水解物、DL-天门冬酰胺、胰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得好并产生红色色素,而在硝酸铵、硝酸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则生长差和产生粉红色色素;Na^ 、K^ 、PO3^-4、Ca^2 、Mg^2 等元素对这3菌株的生长和产生红色色素有一些影响;白色光有促进生长和红色色素的产生,绿色光和黄色光对生长和红色色素产生则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嗜水气单胞菌与其拮抗菌R-15的生长曲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嗜水气单胞菌的拮抗菌R-15经鉴定为粘质沙雷氏(Serratia marcescens Bizic).研究嗜水气单胞菌及其拮抗菌的生长曲线以及R-15菌与嗜水气单胞菌混合培养的生长曲线,分析拮抗菌R-15培养时间与其产拮抗活性物的关系,并对发酵液中拮抗活性物作初步分离.结果表明,拮抗菌R-15液体培养在20 h时菌体数量达最高,抑菌作用在36 h时最强;当两种菌混合培养至24 h后,嗜水气单胞菌数量从4.5×1017/mL开始快速下降至62 h的2.6×107/mL,而拮抗菌R-15仍维持较高水平.拮抗活性物质初步确定不是蛋白类物质.  相似文献   

15.
黏质沙雷氏菌产几丁质酶的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一株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产几丁质酶培养基的组分;同时,利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其摇瓶发酵产酶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分(质量分数):0.504%胶体几丁质,1.178%酵母粉,0.025%MgSO4.7H2O,0.095%K2HPO4,0.001%FeSO4.7H2O,0.005%山梨醇,0.030%KH2PO4;最佳摇瓶发酵工艺条件:培养时间为48 h,发酵温度为30℃,初始pH值为9.0,装液量为30 mL,接种量为1%.在此优化条件下,酶活力可达9.39μkat.L-1,比未优化的产酶条件下酶活力提高了81.6%.  相似文献   

16.
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噬菌体编码的裂解酶能够杀死病原菌,是潜在的重要杀菌因子.本实验采用PCR技术,扩增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噬菌体ФP4-7裂解酶gp2基因并克隆至质粒p QE30上进行表达,重组蛋白采用Ni-NTA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重组裂解酶Gp2最适反应p H为9;裂解酶40,℃保温15,min,酶活剩余56.4%,.底物专一性实验结果显示,该裂解酶能够高效裂解5种革兰氏阴性菌,即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以及3种革兰氏阳性菌,即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杀菌实验结果表明,裂解酶Gp2可与EDTA、LAB-35以及SDS配合使用,进一步提高该酶对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胞杆菌的杀菌活性.裂解酶Gp2具有高效广谱裂菌活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樟巢螟自然死亡的虫尸体内分离得到1株具有较高毒力的致病菌LS-1,对其生防潜能进行评估。经过形态学特征、16S r 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LS-1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以浓度为3.38×10~8cfu/m L的该菌对樟巢螟幼虫进行室内生物测定:感染第3天和第5天,樟巢螟的死亡率分别为50%和71.67%,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7.36%和69.1%;以浓度为3.38×10~8cfu/m L、3.38×10~7cfu/m L、3.38×10~6cfu/m L、3.38×10~5cfu/m L 4个浓度梯度对二化螟幼虫进行室内生物测定,感染第4天,水稻二化螟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90.67%、86.67%、84%、82.67%,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7.51%、82.17%、78.57%、76.79%。结果说明该菌株对控制螟蛾类害虫具有较好的效果,研究为下一步开发螟蛾类绿色生物杀虫剂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利用16S rRNA的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研究了茶尺蠖肠道内细菌的种类与多样性.通过对16S rRNA序列分析,从茶尺蠖野外种群肠适中鉴定了11种细菌,这些细菌分属于沃尔巴克氏菌(Wolbachi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沙雷氏菌属(Serratia)、梭菌属(Clostridium)、肠球菌属(Enterococcus)、暂定类群EO1;其中以肠杆菌、沃尔巴克氏菌、沙雷氏菌属最为常见.另外,也鉴定了一种茶树叶绿体上的16SrRNA基因.茶尺蠖幼虫体内的共生菌多样性分析结果,将会为害虫综合治理提供一条全新的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沙雷氏菌SCR21026对黄芪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以及对黄芪皂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沙雷氏菌SCR21026对黄芪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黄芪幼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MDA、G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POD活力的影响较大.施加沙雷氏菌SCR21026能够促进黄芪皂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施菌后第1...  相似文献   

20.
一株产絮凝剂无花果沙雷氏菌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了1株絮凝效果较好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无花果沙雷氏菌,其产生的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活性达94.1%.对该菌株进行了培养条件的优化.实验表明该菌株生产絮凝剂的适宜碳源为乳糖,氮源为酵母膏和尿素,pH为6.0~8.0,无机盐为0.2%的K2HPO4和0.5%的KH2PO4,接种量为1.0%,培养时间为3d,条件优化后絮凝活性达到9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