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普通公众来说,李爱珍是一个相当陌生的名字。如果不是这次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选举结果,使她成为第一位获得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国女科学家,恐怕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她的生平。  相似文献   

2.
<正>长期以来,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成员在其著名的科学院院刊上发表文章一直享有特权。2014年4月,美国科学院选举增补了105名新院士。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成为科学院的院士是最高殊荣之一,同时它还带来了货真价实的好处:院士们通过采用特殊的投稿方式(contributed publication track)每年可以向科学院的著名期刊,即《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提交四篇论文。这种独特  相似文献   

3.
一张发黄陈旧的浙江大学校报,记载着一件人们早已淡忘的往事:1984年7月,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随机振动学科的奠基人S·H·Crandall给浙江大学力学系主任谢贻权教授来了信,信中并对力学系讲师朱位秋在他的指导下的学习和工作作了高度的评价,称道“这位杰出的年轻人显然是头等的学者,并有潜在能力成为一位带头的教授与科学研究者”。2003年11月30日,浙江大学学报报道了朱位秋被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消息,证明了20年前S·H·Crandall预言的正确,也勾起了笔者解读他爱与难题结缘以及一举成功的人生轨迹。书籍越读越多,成绩越来越…  相似文献   

4.
华罗庚教授是我国天才数学家;谈家帧教授是“中国的摩尔根”,著名的遗传学家。可称得上是两位科学泰斗,科学巨匠。由于他俩在科学上的杰出成就,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华罗庚比谈家桢年小一岁。华罗庚生于1910年,江苏金坛人.谈家桢生于1909年,浙江宁波人。去年,谈家桢应金坛市人民政府的邀请作客金坛,我有幸陪同谈老师回到故乡。谈教授谈起他与华罗庚教授的一段交往记忆犹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那是在腥风血雨的文革时代,华与谈都成了“反动学术权威”,失去了从事科学研究的权利。尽管“四人…  相似文献   

5.
郭申元对于我是一个相当陌生的名字。尤其遗憾的是,当我知道这个名字的时候,郭申元却已经长辞于世(2000年3月27日),在他仅仅29岁的年龄,在他的抗癌研究正在有所突破的时候!也因为此,当这个出国10年潜心科研的年轻人去世的噩耗传来,中外同行无不为之扼腕叹息。郭申元的导师,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理查森称郭申元是“一位真正优秀的、  相似文献   

6.
一步成像的诞生 兰德是一位摄影爱好者。1947年的一天,他带女儿去公园游玩,哄着女儿拍了几张照片。哪知爱女撒起娇来,“爸爸,要让我等多久呢?”她一定要马上看到照片:看看自己是不是有父亲说的那么漂亮。兰德无可奈何地取出底片,结果当然什么也没有。这件事却引起了兰德长久地思索,为什么不能搞一种“立竿见影”的照片呢?  相似文献   

7.
<正>J.Craig Venter,美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及企业家.1984年,Venter进入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1991年,Venter和他的团队开发了表达序列标签(ESTs),这是一种新技术,可以迅速地发现基因.1992年他创立了一个非营利研究机构——基因组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Genomic Research,TIGR).1998年,成立了Celera Genomics公司,进行人类基因组测序.2001年,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科学家的摇篮 美国科学博物馆专家奥本海默曾对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做过调查,他发现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早年都有参观科技馆的经历.菲齐10岁那年,美国在芝加哥科学博物馆举办了一次大型的万国博览会,他的父母带着孩子们乘车上千公里去参观了这次博览会,小菲齐被科学博物馆中的各种展品迷住了.当时,电视刚刚实现实用化,还不普及,大多数美国人还没见过电视.而科学博物馆不仅在展厅里播放电视,而且还现场进行电视拍摄和实况转播的演示,观众可以从电视屏幕上看到自己的镜头.这个新奇的玩意儿真令人大开眼界,电视机跟前总是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小菲齐也在其中久久不愿离去.  相似文献   

9.
作者根据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进修期间记录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此文介绍美国科学院院士J.瑟林教授创立的旨在改造热力学理论基础的“数学热力学”。瑟林教授所提出的理论体系以及他得到的一些结论,在热力学领域可说是异军突起,特别是对普里高金学派构成了挑战。本刊特向我国数学和物理学工作者以及广大科技界推荐此文,并希望能引起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吴慧 《世界科学》2013,(6):30-31
●在美国科学院150周年庆典上,美国科学院院长拉尔夫·J·西塞罗(Ralph J.Cicerone)做了演讲。他回顾了美国科学院的历史,并归纳了当下美国科学院的四项主要工作。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里尔法案》,总统林肯签署了该法案。法案决定创办农工学院(又称"赠地学  相似文献   

11.
应上海市科技史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联合邀请,美国科学院院士、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为公研究院院长、中国研究中心程贞一教授于1988年11月28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作了题为“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再评价”的专题报告。来自高校、科研和出版界的60余名科  相似文献   

12.
根据流行病学和进化来分析,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重组DNA研究的危险,小于用已知病原体进行研究所带来的危险。本文原载American Scientists,vol.65,№.5,1977。作者B.D.Davis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哈佛医学院细菌生理学组主任。  相似文献   

13.
●美国神经生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戴维.H.胡伯尔(DavidHunterHubel)因肾功能衰竭于2013年9月22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林肯镇去世,享年87岁。  相似文献   

14.
以窄带隙材料作为光催化剂进行分解水或合成氨的研究是太阳能能源开发的重要方面。1982年美国科学院院士G. A. Somorjai巧妙地以在α-Fe_2O_3中分别掺入SiO_2和MgO制得的n型及p型半导体材料作为电极,组装成光  相似文献   

15.
《科学之友》2006,(8):34
2006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抵达北京,开展其第三次中国之行。今年64岁的霍金此次是应好友、著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教授之邀,来北京参加“2006年国际弦理论大会”。霍金被称为当今世界的爱因斯坦,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  相似文献   

16.
近日,我读了何院士的新出《我不信邪》,得益匪浅。对于何院士,我一向是推崇备至的,这不仅因为他是我国反对伪科学的旗帜,而且又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作为一位科学家,何院士的贡献主要有层子模型、复合粒子场论,并因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的复合粒子场论是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有创造性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他近年来又转入宇宙论的研究,成为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中不多的科学家之一。所以,他涉及的领域从粒子之小到宇宙之大,在最大和最小之间寻找和谐与统一。对于何祚庥院士来说,人们崇拜他对科学的追求和探索精神,在…  相似文献   

17.
自1984年始,英国电气工程师协会(IEE)计算机与控制分会将每年举办一次专题讲座。为表彰M.V.Wilkes教授在计算机科学方面的杰出贡献,首届讲座由他发表了本篇演讲。Wilkes于1946—1980年任剑桥大学计算机技术教授,80年退休。现任剑桥大学荣誉教授、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顾问、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美国科学院和工程学院通讯院士。他自1946年起任剑桥大学数学研究所(70年起更名为计算机研究所)主任,1957—1960任英国计算机协会首届主席,1981年获IEE颁发的法拉第奖。40年代中叶,英国几乎与美国同时地发展计算机工程。Wilkes教授是仍然在世的不多的几位这段历史的主要参予者之一。译文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18.
中外科技桥梁正当我应美国科学院院士阿亚拉(F.J.Ayala)教授之邀赴美工作之际,收到《自然杂志》编辑部为创刊10周年纪念专辑而发的约稿函。很多外国朋友都知道有一种“中国的Nature杂志”,并且交口称赞,足见《自然杂志》影响之广。十年来,《自然杂志》在中外科技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而且重要的作用。我个人感受最深的是,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教授通过《自然杂志》两次预言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获奖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正"如果上帝粒子没有被发现,物理会更有趣。"——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2013年11月12日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参加伦敦科学博物馆举办的一项活动时表示自己对希格斯玻色子被发现感到很失望。他的观点可以代表少数物理学家的看法:如果我们最终没有找到希格斯玻色子,这就意味着有令人激动的"新物理"等待我们去探索。在活动的最后,他告诫观众们:记得仰望星空,而不是只顾脚下。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5月28日~29日,2014年"第13届中东欧生物医药科技产业论坛(BioForum 2014)在波兰第二大城市——罗兹(Lod'z)举行。本届论坛邀请了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和美国科学院院士约纳特(Ada Yonath)和美国生命科学产业专家伯里尔(G.Steven Burfill)做主题演讲,本届论坛组织者、论坛主席是波兰生物产业协会会长皮耶特鲁哈(Tadeusz Pietrucha)。约有60多家波兰生物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