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选择你人生里最好的一年,然后我们就能送你去那一年过退休生活。"你大概会觉得,兜售一项要让你永远消失的服务会很困难。但假如你挑对申请人,假如你施加恰如其分的游说,呃……我的意思是,拿这个家伙为例——他叫杰弗里·查默斯,60岁,没有家人,没有子女,婚姻维持了差不多一辈子,如今是名鳏夫,妻子死于癌症。他的申请表里就这些内容。他孑然一身,大概在梦想着人生里更好的日子——那时人年轻,有爱情,生活如冒险。他这笔生意可能很容易做。  相似文献   

2.
昨天,是一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一张未知的汇票。惟独今天,是你拥有的现金。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我说:“抛弃今天的人,今天也会抛弃他;而被今天抛弃的人,他也就没有了明天。”牢牢抓住“今天”,那么,你也就抓住了一生。昨天,是一张作废的支票。它飘浮于回忆里,沉醉于美梦里。当它驻足于繁花草地凝视一片片飘零的枯叶时,当  相似文献   

3.
咝……     
《科学之友》2004,(9):62-63
深夜里,房子里又黑又安静——其实,只有你才会这么觉得。因为,在你身旁,有无数个微小粒子在一圈一圈地飞行着。你看不到这些粒子,但它们确实存在——在你家的墙壁中,在天花板上,在你的帽子里,在你床下用过的比萨饼纸盒中,它们甚至还……存在于你的身体里。这些粒子快速旋绕在每个原子核的周围(而原子又构成了世界上的每一个东西);它们就像围绕太阳旋转的小行星一样。  相似文献   

4.
暗示的力量     
你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你就会真的成为你想的那样.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身体不好,即使他没有任何毛病也会感到不舒服;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天生性格忧郁,那么他会主动逃避快乐;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那么他永远也无法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与满足.  相似文献   

5.
<正>微软公司将打造出比苹果公司更加时尚、优美的电脑。机器人会以3D打印技术生产出为你量身定做的酷鞋(而且只用短短几天你就会收到鞋子)。神经网络将接管医疗诊断工作,而Snapchat平台将试图接管整个世界。这篇文章里介绍的20位男士与女士都是科技、创意和理念方面的梦想家,他们正在将未来带到你的面前。你也许认不出他们的姓名,因为他们忙于工作,没有引来媒体的聚光灯,但你很快就会经常听见他们的名字。他们代表最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暗示的力量     
惠心 《科学之友》2005,(9):65-65
你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你就会真的成为你想的那样。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身体不好,即使他没有任何毛病也会感到不舒服;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天生性格忧郁,那么他会主动逃避快乐;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那么他永远也无法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与满足。  相似文献   

7.
17世纪的时候,欧洲就有人利用光把人影投到暗箱的玻璃上,照着玻璃上的影子画下来。也在这个时候,人们在炼金的过程中发现了银的化合物,它见光后就会慢慢变色,但一直未被人重视。到了19世纪,法国人达盖尔想到银的特性,便把银板放在暗箱里,试着照相。拍完后,达盖尔拿出银板一看,什么影子也没有,他只好把银板放在药柜里。第二天,他打开药柜,拿出银板一看,上面却出现了影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假说     
<正>玛丽莎·林根的这篇小说无疑是从Facebook之类社交网站中获得了灵感。假如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你看到平行世界里其他众多个"你"的最新情况,会带来怎么样的场面?要照顾好你自己。"你要上床睡觉了吗?"他喊道。"马上就来。"你喊话回应,"互联网上的某个人不对劲。大概是我。"你告诉自己,第20号你——你有一份用电脑记录的小名单,这个你养了一条比特斗牛犬——这条比特犬的眼睛看起来不对劲,你真应该带那条狗去让兽医检查下。你心里的大石块落地,拉下滚动条,浏览起  相似文献   

9.
空中的重像     
如果你在70年代初碰到卜索柯洛夫(DmitrySokoloff),问他在做什么,你就会以为他的神经出了毛病。那时索柯洛夫正在筛选遥远星系的编目,想从中找到我们自己的星系。他要从那个星系里寻找我们所在的地方——不过那是属于过去久远的年代的:在这个相距大约数十亿光年的星系的重像里,有一个叫地球的行星,行星上的人类生命最终会进化;两次世界战争会殃及全球;据说一个神话中的预言家诞生lpes年之后,一个叫法兰西的国家会赢得足球世界杯。索柯洛夫一直没有找到年轻时代的银河像。但是年轻银河像的观念并不像它听起来那样远不可及。从本…  相似文献   

10.
徐俊培 《世界科学》2004,(11):13-15
只要你相信某种超自然现象存在,就会比较容易找到证据。相信的人乐于接受这种看法,而抱怀疑态度者则认为有点诡辩的味道。这大概是心灵心理学论争的永恒的课题吧! 假使你有过被人从背后盯着看而感到害怕的经历,那么你就会明白在理查德·怀斯曼的实验室里一些受试者现在的感受。坐在一个隔音的房间里,体表用电  相似文献   

11.
看似聪明     
在说话中经常使用不规范的俚语会使你显得很愚蠢,而大声说话则会使你看起来很聪明。上述结论是加拿大的一个社会心理学研究小组通过克分的实验调查得出的结果。 很久以来,心理学家就一直对我们是如何判断一个陌生人的智商感兴趣。早在 1930年,就有研究表明;人们普遍不能从陌生人的照片上看出这个人是否是聪明的。最近,加拿大心理学家罗怕特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些帮助人们准确地判断一个人的IQ值的线索。 罗怕特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一群高中生回答一些耐人深思的问题,比如“你认为世界环境的未来会是怎么样的?”这类…  相似文献   

12.
上网之后干什么?发E-mail是很多人常做的事.当你申请上网之后,ISP会给你提供一个E-mail地址.但这个地址很长,不好记.如果读者是在网吧上的网,就压根没有邮箱.如果一台机器上很多人都要用电子邮件,只有一个邮箱显然不方便.所以,申请免费E-mail邮箱是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13.
看鞋识男人     
有言道“闻香识女人”,这儿则说“看鞋识男人”。告诉你,每一个男人都不自觉地有他生活上的惯性,而这些习惯就成为他和你平常如何相处的关键。所以,从男人最不经意的鞋子和穿鞋习惯就能了解它们。重复购买固定式样鞋子的男人这种类型的男人是很念旧的男人。对于自己习惯的人、事、物,总有一份深深的依恋,就算他的情人无理取闹、任性、孩子气,他也会以一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柯云路,据说还是“中国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因此,他应该称得上是“科学家”了。又因为他出版了《柯云路新疾病学》,我想称他为“医学家”也是不会错的。我这个人就有点不信邪——你信,我不信。对于柯云路先生的许多著作拿来读一读,就会发现,他的所谓“破译”,不过是伪科学而已。说得不客气些,柯云路在科学的殿堂内,只能算得上是一个伪科学的鼓吹者。别的不说,就说他的新疾病学。尽管他写了洋洋十几万字,归根到底他总结为一句话叫:“你想病,你就生病”,或者叫“疾病都可以归结为潜意识制造的”。这是一个十…  相似文献   

15.
人会跳舞不稀奇,你能想象出草也会跳舞吗?在北京的圆明园公园里,就展出了一种会跳舞的小草——跳舞草。如果你喜欢这种有“灵性”的植物,可以买一盆回家,为家居生活增添几分生机。  相似文献   

16.
昨天,是一张作废的支票. 明天,是一张未知的汇票. 惟独今天,是你拥有的现金.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我说:"抛弃今天的人,今天也会抛弃他;而被今天抛弃的人,他也就没有了明天."牢牢抓住"今天",那么,你也就抓住了一生.  相似文献   

17.
轻松一刻     
懂与不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非常推崇卓别林的电影。一次,他在给卓别林的一封信中写道:“你的电影《摩登时代》,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懂。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伟人。”卓别林在回信中写道:“我更加钦佩你。你的相对论世界上没有人能弄懂,但是你已经成为一个伟人了。”预兆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密苏里州办报时,收到一个订户的来信,信中问:“马克·吐温先生,我在报纸里发现了一只蜘蛛,请问您这预兆着的是吉还是凶?”马克·吐温回信说:“这不是什么吉兆,也并非什么凶兆,这蜘蛛不过想爬进报纸去看看,哪个商人没有在报纸上登广告,它就到那家商…  相似文献   

18.
打嗝的海洋     
我们经常把海洋想像成一个威力无穷的巨人。你知道吗?这个巨人在吃饱的时候也会打嗝呢! 最近,地质学家爱德华·凯勒第一次查看从加利福尼亚圣巴巴拉海底拍摄到的高分辨率图像的时候,发现了一些令人惊奇、激动并且稍微使人不安的地形。他看见一些巨大的圆形洼地散布在一个地震断层上,就像水下作业留下的一些深坑,其中一个至少有450米宽。他还看见了一些像是从海底推挤出来的神秘小丘,有的直径超过了180米。最初凯勒对这些小丘一无所知,但后来经过几个月考察研究之后,他确信小丘其实是充满气体的大口袋。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  相似文献   

19.
解放后不久,大数学家华罗庚和相声大师侯宝林都作为代表参加一个全国性大会。会间休息时,两人在一起聊天谈得很投机。华罗庚见侯宝林头脑灵活,幽默机智,有心跟他开个玩笑,便说:“我俩一见如故,真是难得,该庆贺一下,我们不喝酒,吃桔子水加爆米花吧。但谁出钱呢?”侯宝林正要回答,华罗庚已从衣袋里摸出钱来说:“这里有四角二分钱,由你去买一斤桔子水和一包爆米花,但有一个规定:你不能往里面添钱,也不能少买。若能按规定将东西买来,钱由我出,若违反规定,就由你请客。怎么样?”当时,北京市散装零卖的桔子水是四角二分钱一斤,爆米花是二分钱一包…  相似文献   

20.
芯片人     
电子人教授 几年前,英国雷丁大学的沃威克教授在局部麻醉下接受了手术,在自己的左肘部植入一个小玻璃囊球,里面含有无线电接收器和几个硅芯片,这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人与机器的复合体,或称“电子人”,也叫“半人半机器人”及“芯片人”。植入皮肤的芯片与他办公室内的计算机网络接收器相连,当他一走进办公室,门便自动打开,由计算机产生的人工合成声音就会说:欢迎你,沃威克教授。灯随之而亮。 目前,除了确定身份,沃威克教授体内的芯片能做的事情还很少。但他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植入体内的芯片将可以帮人打开电梯、开启家用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