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一种新的铬酸盐钝化处理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含镍量为12%~13%的锌镍合金镀层的化学稳定性,其耐蚀性比未钝化的高5倍。研究了铬酸盐溶液成分及操作条件对钝化膜形成机理的影响,并对膜的耐蚀性与防护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采用一种新的铬酸盐纯化处理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含镍量为12%-13%的锌镍合金镀层的化学稳定性,其耐蚀比未钝化的高5倍。研究了铬酸盐溶液成分及操作条件对钝化膜形成机理的影响,并对膜的耐蚀性与防护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在表面活性剂HTAB存在下硫化钠水溶液的电化学氧化,比较了在不同温度和电极材料等各种条件下硫(Ⅱ)的电化学氧化情况和阳极极化曲线形状,并对它们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HTAB能有效地消除硫沉积引起的阳极钝化。图5,参6。  相似文献   

4.
快淬Nd-Fe-B 粘结磁粉极易发生氧化和腐蚀,导致粘结磁体性能降低,为此,采用重铬酸盐钝化工艺,硅烷耦联剂包覆工艺,重铬酸盐钝化还原工艺以及重铬酸盐钝化还原-硅烷复合包覆工艺对Nd-Fe-B磁粉进行表面包覆,并采用热氧化增重实验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测定包覆处理前后快淬Nd-Fe-B磁粉的抗氧化性能,进而比较各种表面处理工艺的优劣,结果表明,上述工艺方法均能改善Nd-Fe-B磁粉的抗氧化性能,进而比较各种表面处理工艺的优劣,结果表明,上述工艺方法均能改善Nd-Fe-B磁粉的抗氧化性,其中以硅烷耦联剂处理工艺,重铬酸盐纯化还原-硅烷复合包覆处理工艺形成的表面保护层的抗氧化性能为佳。  相似文献   

5.
化学镀铜层的表面处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将化学镀铜层分别用浸油热处理、磷化膜处理和铬酸盐钝化处理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铬酸盐钝化处理是其中最好的方法。它可以提高镀铜层的表面抗氧化性能,耐磨性能以及光亮性。  相似文献   

6.
锌铝合金镀层表面低铬钝化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索了低浓度铬酸盐钝化处理在热浸镀锌铝合金镀层上的应用·采用盐雾试验、电化学腐蚀试验和人造海水浸泡试验对锌铝合金镀层表面低浓度铬酸盐钝化膜的耐蚀性进行了测试,并借助XPS和AES对钝化膜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锌铝合金镀层经低铬酸盐钝化处理后耐蚀性得到了显著提高,钝化膜的元素组成(原子数分数,%)为:S5-5,Na3-4,C11-8,Ti7-9,O41-6,Cr13-7,Zn16-0·  相似文献   

7.
报导了以SEM为表征手段,对重铬酸盐印化处理的黄铜制品进行了表面形貌分析,就其防腐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经混酸浸蚀除去黄铜表面的氧化膜后经印化液1号印化3min,钝化液2号钝化7min得到的印化膜致密,无缺陷。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研究了表调膜和涂敷型铬酸盐钝化膜的电化学特性及其耐蚀性,采用表面调整处理复合涂敷型铬酸盐钝化预处理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彩涂板的耐蚀性,通过研究与分析,优选出表调(B3)/铬酸盐钝化(L3)复合膜(BL3),对提高彩涂板的耐蚀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验研究了表调膜和涂敷型铬酸盐钝化膜及其复合膜对彩涂钢板粘附力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酸性表面调整处理复合涂敷型铬酸盐钝化预处理技术生产高品质彩涂板是可行的。BL3复合膜膜层致密,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蚀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型铸铝合金的不同热处理状态、不同表面防护体系(硫酸阳极化、化学氧化和微弧氧化)进行960h的盐雾对比试验。借助三维显微镜进行宏观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该型铸铝合金T7热处理状态抗腐蚀能力优于T5;微弧氧化表面防腐方法比常规方法(硫酸阳极化 重铬酸盐封闭、化学氧化 涂H06-2锌黄环氧酯底漆 涂H61-1环氧有机硅耐热漆)抗腐蚀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1.
镀锌钢上钼酸盐/硅烷复合膜的组成与耐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在热镀锌钢板表面获得钼酸盐/硅烷复合膜,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俄歇电子能谱剥层分析(AES)、盐雾腐蚀试验(NSS)及Tafel极化曲线等对两种复合膜的化学成分和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将它们与单独的钼酸盐转化膜、硅烷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一步法和两步法制备的复合膜具有相似的双层结构,内层以钼酸盐转化膜(含O、Mo、Zn、P)为主,外层以硅烷膜(含C、O、Si)为主,内外层之间及膜与锌基体之间的化学成分呈梯度变化;与单独的钼酸盐膜、硅烷膜相比,两种复合膜对腐蚀的阴极过程的抑制明显增强,自腐蚀电流减小至单层膜的1/5以下,耐蚀性显著提高;两步法制备的复合膜耐蚀性超过常规铬酸盐钝化膜,而一步法制备的复合膜的耐蚀性比由两步法制备的稍差,但仍接近常规铬酸盐钝化膜.  相似文献   

12.
铝合金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形成机理及性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扫描电镜(SEM)、盐雾腐蚀试验及对比磨损试验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铝合金、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形成机理、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耐蚀性及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耐磨性。研究结果表明,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蚀性优于铬化处理,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磨性优于电镀硬铬涂层。  相似文献   

13.
热浸镀锌钢板钼酸盐复合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方法研究钼酸盐与丙烯酸树脂复合钝化膜在3.5%的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采用中性盐雾试验和盐水浸泡试验检测试样耐腐蚀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钝化膜的微观形貌.与未经钝化的热浸镀锌钢板和经铬酸盐钝化的热浸镀锌钢板相比,钼酸盐与丙烯酸树脂复合钝化的热浸镀锌钢板抗腐蚀性较好,其腐蚀电位更正,...  相似文献   

14.
低碳钢和不锈钢粉末渗铝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低碳钢、不锈钢粉末渗铝的特点和原理。钢经过渗铝后,表面硬度增加,渗铝层的耐磨性、抗高温氧化性能、耐蚀性均得到提高,在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研究分析了热氧化钝化,用PECVD双面沉积SiNx:H膜钝化以及碘酒钝化三种表面钝化工艺的稳定性,通过WT-2000少子寿命测试仪对采用这三种钝化工艺的单晶硅片,多晶硅片以及物理提纯硅片在暗条件不同储存时间的少子寿命进行测量,分析得到三种表面钝化工艺的效果以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碘酒钝化效果好,用PECVD双面沉积SiNx:H膜钝化和热氧化钝化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6.
苯并三唑衍生物的缓蚀作用及PPP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挂片失重法和电化学极化曲线研究了苯并三唑,1-氯苯并三唑,5-硝基苯并三唑和5-氨基苯并三唑四种苯并三唑衍生物在Na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作用。用PPP-SCF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对它们的结构参数进行计算,分析表明BTA优良的缓蚀作用主要来自它对一价了了的促钝化作用,苯并三唑衍生物在铜表面的吸附是通过整个环上的π电子与铜相互作用实现的,π电子的化学吸附作用对其缓蚀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氧化镁陶瓷层的组织结构及耐蚀性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研究了镁合金表面原位生长型氧化镁陶瓷层的形貌特征、相结构及蚀特性。结果表明,用微弧氧化方法可在镁合金表面生成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且表面致密的氧化镁陶瓷层,而溶液中的添加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陶瓷的组分;耐蚀实验证明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蚀性远优于化学氧化膜。  相似文献   

18.
将热镀锌钢板用二步法(先后浸入钼酸盐钝化液和硅烷溶液)和一步法(一次浸入加有钼酸盐钝化剂的硅烷溶液)获得钼酸盐/硅烷复合膜,用XPS和AES对 2种复合膜的化学成分进行表面分析和剥层分析,用Tafel极化曲线测量和盐雾腐蚀试验(NSS)对膜层的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将它们与单独的钼酸盐转化膜、硅烷膜对比。结果表明,由一步法制备的复合膜与二步法制备的复合膜具有相似的双层结构,内层以钼酸盐转化膜(含O、Mo、Zn、P)为主而外层以硅烷膜(含C、O、Si)为主,内外层之间及膜与锌基体之间的化学成分呈梯度变化;和单独的钼酸盐膜、硅烷膜相比,2种复合膜对腐蚀的阴极过程的抑制明显增加,自腐蚀电流减小至单层膜的1/5以下,耐蚀性显著提高,接近常规铬酸盐钝化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