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江苏一地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农民焚烧秸秆的原因、政府秸秆禁烧工作的模式和难处、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秸秆综合利用知识的传播、秸秆综合利用的模式与可行性进行研究,以期加深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概念及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作物秸秆再利用的现状,指出了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秸秆综合利用的长远设想。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及经济的效益,并提出了推广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阐述秸秆焚烧时带来的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引发灾害、破坏土壤等危害,提出秸秆还农田、秸秆制饲料、秸秆深加工、秸秆制燃气等几条综合利用的途径,以及防治秸秆焚烧采取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洋县农作物秸秆资源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的特点,出现农作物秸秆地域性过剩和违禁焚烧现象,论述了洋县农作物秸秆资源与利用状况,提出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途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蕴青 《科技信息》2011,(26):162-162
通过对农作物秸秆资源潜力分布、综合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农作物秸秆收集贮运体系等调研,对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并针对不同情况,从4个方面探讨了深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黄莺  郭建 《科技咨询导报》2010,(27):232-232
焚烧秸秆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泰兴市在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中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样存在着问题和困难,对泰兴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洛阳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秋凤  董振涛 《科技信息》2011,(25):I0403-I0403,I0393
通过对洛阳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和取得的成绩进行分析,找出了洛阳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汉台区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了综合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胡晓峰 《科技信息》2012,(26):420-42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城乡一体化日趋完善。实行节能减排、实施惠农政策、关注农民生活、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阜阳市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循环农业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做了许多积极的工作。然而农村劳动力短缺、农民环保意识淡薄等因素,造成了农户大量焚烧秸秆、政府屡禁不止的局面。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农户焚烧秸秆不能简单归结于农民环保意识淡薄和政府查禁力度不够,但此举确实对环境和社会生活造成了种种危害。秸秆焚烧问题仍然严重困扰着阜阳地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可再生资源的需要,也可缓解农村饲料、肥料、燃料和工业原料的紧张状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当地生产的实际出发,综述了秸秆利用的现状,并分析了秸秆在饲料、肥料、燃料及综合利用几方面的价值,而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我国每年产生5亿~6亿t秸秆,但经过各种处理的仅1600万t,相当于秸秆总量的2.67%,秸秆焚烧不仅烧掉了珍贵的可再生资源,而且污染空气,危害人民健康,影响工业生产和交通安全,煤焦了土壤,驱散了水分,还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因此,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秸秆直接还田,用养结合 据有关资料,秸秆直接还田,主要有恢复和创造土壤团粒结构,固定和保存氮素养料,以及促进土壤中难溶性养料  相似文献   

14.
赵艳 《汉中科技》2014,(6):20-22
本文通过作者深入农村、专业合作社和秸秆利用企业对汉中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进行了调研,剖析了存在问题,从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拓宽秸秆利用途径和技术推广工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对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积极推动下,秸秆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秸秆焚烧现象。但是秸秆综合利用仍然存在利用量小、利用率低、利用途径少、品种单一,且利用成本高、附加值低等问题。因此,还应积极寻求秸秆利用新的方法和途径。本文提出以秸秆木炭为原料生产水  相似文献   

16.
贵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有机循环经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作为中国西部地区一个贫困的山区农业大省,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决定着农业种植结构及农作物种类. 贵州省拥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资源,但是这些丰富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本文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角度,在充分认识我省秸秆资源储量的前提下,探究秸秆作为燃料、肥料、饲料及原料在农业中的循环利用过程,并分析秸秆综合利用带来的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以期达到减少农业废弃物,提高秸秆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安徽科技》1999,(3):22-24
我国农村秸杆等资源丰富,但大部分都被白白烧掉,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现介绍几种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途径。1 用稻草、玉米皮生产羧甲基纤维素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是生产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胶粘剂等的主要化工原料,也是生产治疗哮喘病药剂及灌肠剂的主要成分。 堆贮、预处理:把稻草、玉米皮或其他植物秸秆在自然条件下堆贮,时间6个月以上。将堆贮后的秸秆清洗,使之溶胀,并除去杂质等。水和原料之比为  相似文献   

18.
目前秸秆禁烧是政府环保责任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各地政府部门多采用“领导一手抓、全员齐参加、昼夜全监管”的方法进行监督管理,虽有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污染隐患未根除、结果难如人心愿”的问题。当前迫切需要找到削减秸秆存量、能产生经济效益、使农业生产不受影响、农民得到实惠的最佳方法,从而取得长远的社会效益,创造和谐社会。秸秆有效的综合利用将是秸杆禁烧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9.
《科技促进发展》2012,(1):75-75
中国是世界上人造板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生产量可达上千万立方米,占世界总量的60%。利用秸秆生产生态板材是解决目前人造板行业普遍面临的原料缺乏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有助于为秸秆的综合利用寻找到合适的出路。以丰富廉价的秸秆为原料生产生态板材是板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将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村秸秆利用率不高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循环快速发展的阻碍,本文就秸秆的综合利用作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