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D001CC强酸性树脂吸附分离金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D001CC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从硫脲浸金液中吸附分离金和银的性能。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该树脂对硫脲金(Au(Tu)2+ )、硫脲银(Ag(Tu)2+ )配离子(Tu= CS(NH2)2)均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容量Au 为68.8m g/g-Resin,Ag 为99.1m g/g-Resin。负载金银的树脂可分别用NaCN-NaOH 溶液和Na2S2O3 的H3BO3-NaOH 缓冲溶液定量洗脱,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金银分离  相似文献   

2.
用人工配制高浓度有机废水分别研究了Cl-和SO2-4对厌氧生物废水处理的抑制作用和抑制阈值.在全混流厌氧恒化器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中分别得到了对厌氧消化基本无抑制作用(全混流恒化器:Cl-<4.5g/L,SO2-4<1.8g/L;UASB:Cl-<7.2g/L,SO2-4<3.0g/L);轻度抑制(全混流恒化器:Cl-=4.5~6.0g/L,SO2-4=1.8~3.3g/L;UASB:Cl-=7.2~8.2g/L,SO2-4=3.0~4.1g/L);中度抑制(全混流恒化器:Cl-=6.0~13.8g/L,SO2-4=3.3~6.5g/L;UASB:Cl-=8.2~10.0g/L,SO2-4=4.1~6.0g/L)和重度抑制(全混流恒化器:Cl->13.8g/L,SO2-4>6.5g/L;UASB:Cl->10.0g/L,SO2-4>6.0g/L)的不同Cl-和SO2-4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3.
油菜萝卜胞质不育系恢复材料Ad-6(F4)测交二代恢复株TCF2,在MS附加5m g/L6-BA+ 0.5m g/L NAA,3m g/L 6-BA+ 0.2m g/L NAA,3m g/L 6-BA+ 0.3m g/L NAA+600m g/L水解乳蛋白以及5m g/L6-BA+ 0.3m g/LNAA+ 5m g/LAgNO3 的不同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结果表明5m g/L6-BA+ 0.3m g/LNAA+ 5m g/LAgNO3 对TCF2 诱导丛生芽有较好的效果.小芽生根培养基为1/2MS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Cl-和SO2-4对厌氧废水处理的抑制阈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人工配制高浓度有机废水分别研究了Cl^-和SO4^2-对厌氧生物废水处理的抑制作用和抑制阈值。在全混流厌氧恒化器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中分别得到了对厌氧消化基本无抑制作用(全混流恒化器:Cl^-〈4.5g/L,SO4^2-〈1.8g/L;UASB:Cl^-〈7.2g/L,SO4^2-〈3.0g/L);轻度抑制(全混流恒化器:Cl^-=4.5 ̄6.0g/L,SO4^2-=1.8 ̄3.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pH=2~3的条件下,用国产001#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Cr(Ⅲ)和Cr(Ⅵ)进行交换吸附,在Na2SO4存在下,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交换后溶液中的Cr(Ⅵ)和Cr(Ⅲ)。方法简便易行,快速,特征质量为0.072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7%,回收率为95%~106%  相似文献   

6.
应用表面反应红外动态技术考察了促进型铑催化剂Rh-Ag/SiO2上CO吸附及其加氢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线式吸附态的CO对氢的反应性能高于桥式吸附的CO,是加氢反应的主要活性吸附态.反应条件下温度升高有利于Rh-Ag/SiO2上线/桥CO吸附态强度比值的增加.表面反应生成了表面甲酰基、甲酸盐、乙酰基、乙酸盐、乙烯酮及烯醇盐等关键的C1-2含氧中间体.助剂Ag的加入提高了铑催化剂上CO吸附态的线/桥强度比值以及线式吸附CO的加氢反应速率和C2含氧物的生成率.  相似文献   

7.
生物化学法制备负载型钯催化剂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菌株R08(Bacillus)具有强吸附还原Pd2+ 的能力. 用R08 将Pd2+ /γ- Al2O3 表面的Pd2+ 完全还原为Pd0,制成高分散度的Pd0/γ- Al2O3 催化剂. 该催化剂对CO催化转化为CO2 表现出高的活性,在150 ℃,通CO(2% )空气混合气、GHSV 30 000 m L·g- 1·h- 1的条件下,CO转化率100% ;而且已测单程寿命为80 h.  相似文献   

8.
利用作者试验室合成的捕收剂采用离子浮选法进行了钨钼分离.对于(NH4)2WO4溶液和Na2WO4溶液体系,每克钼捕收剂用量为676g的条件下,对于含钼量为04~12g/L的料液,其除钼率可达到94%~99%.  相似文献   

9.
大孔弱酸树脂对卡那霉素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了大孔弱酸树脂(A)和强酸732树脂(B)对卡那霉素(C)绵吸附行为。用正交设计试验法和电子计算机演算,确定了最适工艺条件,并用发酵液做了动态试验。实验表明,A型华化-Ⅲ湿树脂对C成品溶液的静态交换容量为24.2×10^7u/L,比B提高了25.4%;对C发酵液的动态交换容量为15.7×17^7u/L,比B提高了22.7%,同样比AmberliteIRC-50树脂也高。在滤液呈中性条件下,浓度  相似文献   

10.
镍钨合金电沉积及其析氢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以钛或铁为基体的Ni-W合金电镀,阴极极化曲线表明,以Ti为基体的Ni-W合金镀层为阴极,电解300g/LNaCl(25℃),3.0A/dm^2能降低析氢过电势420mV,电解1mol/L MnSO4+0.5mol/LH2SO4能降低810mV,说明Ni-W镀层是析氢的优良电催化阴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影响分离的因素如树脂种类、料液pH值等的研究 ,确定了离子交换法从解钼液中分离回收钨钼的最佳条件。在最佳条件下 ,进行综合实验 ,解析液中钨钼比达14,可以返回主流程 ,钨的回收率可达75%。树脂用碱性次氯酸钠溶液再生 ,盐酸转型后 ,重复使用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压釜反应装置,在水介质下对繁峙褐煤进行了低演化阶段的热压模拟实验,考察了碳酸钠盐水介质对热解产物生成过程的影响,探讨了产物的生成特征及动力学。盐水介质的存在,对褐煤热解生烃过程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提高了气态产物和热解沥青的收率,而对热解沥青的进一步热解生油过程几乎没有影响。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在100℃的地质温度下,碳酸钠介质的存在,可使气态产物和热解沥青的生成速率提高50%~100%.碳酸钠碱性水介质的催化作用,可借助于溶剂效应和电子诱导效应理论进行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研究采用再磨——浮选工艺对南方某老尾库尾矿(含WO3 0.19%)中的钨进行回收.在高碱浮选介质中,添加浮选药剂,通过一次粗选、二次扫选和三次精选流程,获得钨粗精矿含WO3 3.26%,回收率为70.48%.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表明,733对白钨矿的捕收作用以表面化学吸附和键合为主.  相似文献   

14.
作为n型半导体的WO3是一种优良的气敏材料,对NOX、H2S、H2、CH4、C2H5OH、CO、NH3等气体都有良好的敏感性。目前WO3气敏材料已经基本满足社会应用的要求,但有些指标还有待改善。本文综述了WO3纳米材料气敏性能的研究进展,介绍了n型半导体WO3纳米材料的气敏传感机制,以及通过形貌控制等手段提高气敏性能、掺杂WO3纳米材料气敏性能及其复合气敏材料气敏性能的研究进展情况。作者认为WO3纳米材料在提高灵敏度、降低工作温度,特别是提高选择性和稳定性上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并且还需克服制备的高成本,探索简易而且重复性强的制备工艺,以便更早地应用于商业化生产,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5.
在盐酸质子化条件下,采用超声微波协助法成功制备了可见光型复合催化剂WO3/g-C3 N4。利用X射线多晶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和BET比表面测试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以罗丹明B(RhB)为目标降解物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样品是由片状的 WO3纳米片负载在g-C3 N4表面组成的。当 WO3负载的质量分数为40%时,前驱物在500℃条件下煅烧2 h后所得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明显好于同条件下制得的单一相 WO3和g-C3 N4,在可见光(波长大于420 nm)照射下,5 h 内对100 mL浓度为10-5 mol/L罗丹明B橙溶液的降解高达98%。  相似文献   

16.
液膜技术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分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利用液膜技术从海水中提取溴的研究.试验了表面活性剂含量、试剂比、油内比、油水比及海水中不同离子对提取溴的影响,找到了适当的分离参数.  相似文献   

17.
利用错流流动模型及膜渗透的溶解-扩散机理,对螺旋卷式膜组件中天然气的分离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膜高、低压侧压力比、流股的级切割比及进料组成等有关参数对分离过程的影响.通过模拟计算可以预估出所需的膜面积.这对卷式膜分离器设计与操作中参数的合理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用六步真空变温变压耦合吸附工艺(VTSA)捕集烟道气中CO2的过程。考察了不同再生温度和压力下用VTSA工艺分离CO2的效果。在压力为10kPa和温度为423K的再生条件下,烟道气中CO2的纯度由15.0%增至93.4%,同时具有95.4%的回收率。对六步VTSA工艺过程进行了模拟,并通过实验结果对模型进行验证。最后模拟了一个不包含降温过程的五步VTSA工艺,以提高吸附剂的产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D401大孔螯合形阳离子交换树脂,对钨中微量钼的分离效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佳实验条件和方法,以硫酸胫为还原剂,料液浓度32gWO_3/1,湿树脂6ml,在PH=3时,以流速0.8ml/min进行二次交换,其流出液Mo/WO_3比值,可由0.0117%下降至0.0034%。  相似文献   

20.
高铁铝土矿直接还原—溶出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以Na2CO3为添加剂、以煤为还原剂的还原分离方法,将原矿中铁的氧化物还原为铁单质粉末通过磁选分离回收,将水铝石矿物转化为铝酸钠溶出分离回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Na2CO3用量和还原剂用量对粉末铁品位、铁回收率和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反应的过程和机理.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实验参数,获得的最优条件为还原温度1150℃,还原时间45 min,Na2CO3用量40.47%,还原剂用量11.9%;在最优条件下,粉末铁品位为95.88%,铁回收率为89.92%,氧化铝溶出率为75.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