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游记》里什么宝贝你最眼馋?哪吒三太子的风火轮?太上老君的仙丹灵药?还是观音菩萨的玉净瓶?嗨,肯定都不是!用脚后跟也能猜出来,当然是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吸引人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西游记》原文与作家主体相结合的角度 ,探讨了《西游记》中所蕴含的作家形象 ,认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这一取经队伍乃是一个合成系统。在这个“合成”系统中 ,实现了作家自我 ,并在此基础上 ,对作家的创作心态作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种德若树     
虽然看过好多遍.我还是爱读《西游记》,喜欢遐想孙悟空腾云驾雾是什么感觉.喜欢琢磨孙悟空为什么能分清人和妖。  相似文献   

4.
怕火的猴子     
猴子在一堆灰烬里找到几粒熟板栗,放在嘴里一嚼,真是又香甜又绵软,比生板栗好吃多了。于是,  相似文献   

5.
《西游补》是《西游记》续书中最为成功的一部,它的内容奇幻,寓意深刻。《西游补》对《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唐僧形象进行了颠覆和重构,使他们具有了不同于《西游记》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西游补》紧紧围绕"悟通大道,必先空破情根"的佛学框架来安排故事情节,却没有宣扬佛教灭情明理的观念,而是表现出对于现实社会和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6.
杨贤彬 《少儿科技》2008,(11):37-37
《西游记》第39回小链接:孙悟空(孙行者)为了救活已死去三年的乌鸡国国王,来向太上老君要"九转还魂丹"。行者接了,"扑的往口里一丢,慌得那老祖上前扯住,一把揪着顶瓜皮,揝着拳头,骂道:‘这泼猴若要咽下去,就直打杀了!’行者笑道:‘嘴脸!小家子样!哪个吃你的哩!能值几个钱!虚多实少的。在这里不是?’原来那猴子颏下有嗉袋儿。他把那金丹噙在嗉袋里…"行者回到宝林寺,沙和尚递过水来,"行者接了水,口中吐出丹来,安在那皇帝唇里……"  相似文献   

7.
小敏 《少儿科技》2011,(11):6-7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天宫一号"载着中国人的憧憬和希望,一飞冲天,直刺云霄!"天宫一号"是什么?看过《西游记》的同学,一定对"孙悟空大闹天宫"印象深刻。莫非此"天宫"和彼"天宫"之间有着某种联系?没错,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人们习惯把未知太空称为"天宫"。  相似文献   

8.
唐朝玄奘去往天竺取经的故事流传很广,被历代通俗文学和民间传说不断加工改编,最终出现吴承恩笔下的神魔小说《西游记》。从历史到小说,玄奘在保持对佛经的执着追求的同时,其凡人身份脱胎成为传奇身世,成为神佛转世、菩萨庇佑的唐三藏。其中,三藏的称呼有着从佛教意义向通俗意义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在个性和才能上前后判若两人。前七回中,孙悟空敢作敢为、铁骨铮铮和不畏权势。皈依佛门后,其个性大变,屈服权势而甘为前驱,唯唯诺诺而大卖人情,不辨是非而认敌为友。才能上由前七回的神通广大、有勇有谋变成了一个工具和庸人。而名利则是孙悟空完成这一蜕变的动机,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就是"上会会规"。孙悟空的蜕变,是当时"上会会规"社会制度下的悲剧,《西游记》藉以谴责压制和摧残人才的不公平的社会。《西游记》应是一部社会谴责小说。  相似文献   

10.
在探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时,我们都会发现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前七回大闹天宫时的孙悟空与后几十回踏上取经之路的孙悟空在形象塑造上有着不尽一致之处,这不仅表现在形象造型上,还体现在人生追求,价值观念诸方面。  相似文献   

11.
灵山是《西游记》中西天佛祖的居住地,也是唐僧取经的目的地,那么,灵山原型究竟在何处?它又经历了何种演变?结合《西游记》成书、版本的相关文献与《西游记》文本描写实际,以及既往学者已有之研究,对之作一番考察,对认识《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和机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2.
《少儿科技》2009,(6):28-28
这套中国原创新漫画“四大名著”系列作品被誉为“近年来中国原创漫画领域难得一遇的扛鼎之作”。四大名著是指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相似文献   

13.
<正>《西游记》几乎人人耳熟能详,不过很多人只是把它当成一部古代神魔小说,当成轻松有趣的读物。实际上,《西游记》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学要素和颇为深刻的政治学道理,包括国际关系学的要素和道理。很多时候,政治的原理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不经意地发挥着作用。对这些内容的趣读,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侧面理解政治,同时有助于深化对传统文化和经典名著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核心提示: 我们都知道在《西游记》里唐僧师徒路经黑水国时,唐僧被老鼠精困在了无底洞。后来,孙悟空与八戒、沙僧一起,将师父从无底洞中救出,并惩治了妖怪。大干世界,无奇不有。海洋中也有“无底洞”,你相信吗?海洋中的“无底洞”,又称“死海”或“海洋黑洞”。在“无底洞”附近,常有着异常的电磁波动,曾经发生过多起神秘海难。  相似文献   

15.
《青年科学》2010,(5):41-41
一位美丽痴情的女王。一条喝了其中的水就能生孩子的子母河,《西游记》中描写的“女儿国”曾经留给人无数的幻想。“女儿国”究竟是吴承恩全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虚构出来的理想乐园,还是历史上果真有过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呢?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艺术地再现了明朝社会生活现实,父系家长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这个特征必然会投影到小说中。孙悟空偏爱以具有母权遗留的“外公”而非代表父权的“爷爷”作为自称。孙悟空的艺术形象秉承“知母不知父”神话。母系、父系两种社会家族家长制的影响,“舅权”产生、发展特点以及吴承恩特殊的生活经历,可以阐释“孙外公”的存在原因。  相似文献   

17.
巴赫金从研究"狂炊"及"怪诞"等文化现象中揭示躯体的政治和伦理属性,且从躯体内部分出联系价值与秩序的"上"与"下"、"官方"与"民间"等文化层级.大无畏的"以下犯上"的躯体行为和与此相呼应的民间语言,自由而欢乐,象征性的戏谑、颠覆了充满禁忌、恐怖、压抑的官方世界.这种躯体理论,我们可以而且应该落实到我们的文学解释中来.以从极具广场性和民间性的勾栏瓦肆诞生的<西游记>中下半身躯体占行为例,我们清楚的看出躯体各部位的价值等级以及明中后期资本萌芽状态下的市民社会的反抗意识.作为方法的躯体理论将在文化和文学研究实践带给我们新生机和信心.  相似文献   

18.
主客二分是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观念,而天人合一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思想。《浮士德》和《西游记》,一西一中,有着各自文化土壤的痕迹。浮士德作为完整的人是主客二分的人物形象,而孙悟空作为半人半妖是天人合一的形象;《浮士德》中体现个体本位观念的故事情节有着主客二分的影子,而彰显集体本位观念的《西游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观念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两者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19.
《小学科技》2010,(6):24-25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写道:孙悟空在紧要关头拔一撮猴毛就可以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子可以说是小说中的克隆。  相似文献   

20.
《西游记》在明代心学社会思想背景下产生,其主旨就是要努力破除心中之“贼”,并且通过“饥饿”叙事来加以寓言式的形象阐释。从生理学上说,“饥饿”是神经中枢的一种感觉,意味着肚子需要填饱;从精神层面上说,“饥饿”代表的是一种思想的贫乏,一种对本身性命之道的渴求。小说揭示了“饥饿”与“魔难”的因果关系,并把“饥饿”与“修心”联系在一起,其所蕴含的意义言之不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