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空间钢框架结构的二阶渐进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了空间钢框架结构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列式,可以直接考虑单元的轴向扭转屈曲效应;在此基础上采用塑性流动理论并应用Orbison屈服面方程,得到了空间钢框架塑性铰分析的弹塑性刚度矩阵,用以对空间钢框架结构进行二阶弹塑性分析并可以考虑单元内塑性的发展和内力的重分布;在单元内部采用截面内力跟踪技术以考虑单元内部形成塑性铰的情况.给出的几个算例,说明该方法计算效率高,精度可靠,可以用于大型空间钢框架结构的高等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2.
空间钢框架二阶弹塑性稳定极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的有限变形理论和内力屈服面塑性流动理论,对空间钢框架结构体系进行了二阶弹塑性稳定极限承载力分析,同时分析了主弯曲、非对称水平荷载对空间钢框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经算例分析得知:如果非对称水平荷载比在0.5~2.0之间,则水平荷载的非对称性对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影响很小;主弯曲对钢框架整体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随结构层数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杆系有限元地空间钢框架结构进行整体稳定分析,并推导出空间塑性铰单元稳定刚度矩阵,本法可适用于任意形式的空间框架结构,并能给出结构的荷载位移曲线,所获得的数值结果与有关实验数据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4.
钢结构框架在现代已经被普遍应用。同时,面对这种趋势,钢框架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本文集中分析了钢框架结构稳定分析的高等分析法,对其研究组成部分及研究前景等进行了深入的概括和论述。以期通过这样的分析,对钢框架结构整体稳定性的研究提供方法论上的支持,以影响实践。  相似文献   

5.
空间钢框架结构的几何与材料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采用有限变形理论及内力屈服面塑性流动理论对空间钢框架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弹塑性在形全过程分析。理论与算例都表明,本文方法精度较高,而计算又不过于复杂。  相似文献   

6.
将有限单元法与梁柱法相结合,建立了半刚性连接的空间钢框架结构的二阶弹塑性分析方法。该法综合考虑了几何、材料和半刚性连接效应。基于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和考虑剪切效应的稳定插值函数建立的严格三维梁柱单元刚度方程,包含了轴向、剪切、双向弯曲与扭转及其各耦合效应。三维单元简化塑性区模型可模拟塑性扩展,利用梁单元两端抗转弹簧来模拟半刚性连接效应。使用包括几何、材料和连接非线性的数值算例来检验文中方法和所编计算机程序的可行性、有效性与精确度。算例表明,利用该程序,每个构件只需一个单元即可准确预测三维结构的极限荷载与失稳模态,可提高结构非线性空间性能的分析效率。该程序可用于三维结构的多重非线性全过程分析,为建立高层钢结构的高等分析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多层及高层钢刚架的弹塑性稳定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多层及高层无支撑平面钢刚架,稍作修改后也可用于其它结构形式。在对杆中弹塑性区作出合理假定后,运用贝塞尔函数和子结构方法,推出了弹塑性杆单元的切线刚度矩阵,进而得到二阶弹塑性分析法。经和本文的试验结果比较,说明本文提出的理论是正确的。本文还对P-△效应、塑性区和残余应力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对有效长度法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求解刚架极限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9.
弹塑性离散结构的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桁架实例说明了非线性结构响应对断面积的灵敏度,在材料刚度发生变化的点是不连续的;用传统的增量法不能准确地计算非线性响应灵敏度,用全局差分法计算非线性灵敏度也有特殊的困难。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非线性结构响应灵敏度值在间断点处跳跃值的算法公式,提出了增量法的修正公式。三杆桁架的例子被用来证明这些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寻高层建筑支撑钢框架结构二阶位移的实用算法,本文通过刚度等效原则,交铁二阶效应等效为结构的负刚度,从而使导出的基本微分方程,在形式上与按一阶理论导出的方程相同。因此,可借用一阶分析方法计算结构的二阶位移,应用非常简便。文末通过算例检验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以分析多高层钢结构框架稳定性的传递矩阵为基础,考虑杆件初弯曲、初偏心和残余应力及P-Δ效应的影响,用传递矩阵法对钢结构框架进行了整体稳定分析。本方法具有计算结果精度高、力学概念清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改进的离散复合形法与门式刚架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连续变量复合形算法的 基础上,利用平均值舍入法获取离散点,改进了复合式迭代过程和停机准则,使之成为一种能直接求解离散变量优化解。将该方法应用于同济大学开发的钢结构杆系CAD软件-3D3S,建立了门式刚架结构离散变量优化的数学模型,实现了门式刚架结构的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fusion-Riesz框架和g-Riesz框架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fusion-Riesz框架和g-Riesz框架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一些新的结论.这些结果表明,g-Riesz框架的性质与fusion-Riesz框架的性质并不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14.
黄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8):1801-1806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钢结构设计采用的基于结构构件可靠度的设计方法,提出其不足即设计出来的结构的可靠度水平不明确、用钢量较大等,并引出了基于结构整体可靠度的设计新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使设计出来的结构有一个明确的可靠度水平。给出了一个按传统方法设计出来的结构,并且按照基于结构整体可靠度的设计方法对其进行了优化,同时给出了优化过程中注意事项,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构用钢量较省。  相似文献   

15.
利用优化准则法,结合机械设计的特点,编制了以SAP5P程序为基础的大型复杂刚架结构离散变量优化程序SOP,并对一刚架结构模型进行了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以往的钢框架结构设计尤其是抗震设计中,通常将梁柱节点处理为完全的刚接或理想的铰接.但是在实际框架中,梁柱节点表现出半刚性.结合工程实例,采用结构动力时程分析的方法,在钢框架结构抗震分析中考虑半刚性连接的问题,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7.
基于钢框架稳定设计中柱计算长度的概念,本文采用三柱框架结构计算模型,通过考虑连接的非线性弯矩-转角关系,建立梁柱的有侧移半刚性连接转角位移方程,将横梁对柱子的约束弯矩按柱子的线刚度之比分配给柱;然后通过引入梁柱线刚度比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推导了有侧移半刚性钢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方程式,并研究了在梁-柱半刚性连接下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取值问题.本文得到的半刚性连接的柱计算长度系数公式与《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的刚性钢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形式相同.算例结果表明:考虑半刚性影响后,柱的有效长度系数增大7%以上,此类钢框架计算时应考虑梁柱节点半刚性的影响.本文计算方法简捷方便,便于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带有不确定性的离散广义系统的二次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类不确定离散广义系统二次能稳定性的定义,利用李雅普诺夫方法,通过解一个黎卡提方程获得状态控制矩阵,给出了判别该系统是二次能稳定的算法  相似文献   

19.
边坡破坏机制的离散元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两个模型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对照,验证了离散元法用于边坡分析的可行性,揭示了边坡破坏的机制,指出块体边坡内的应力分布是不连续的,并发现块体组合边坡内应力核存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