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雅言 《世界知识》2008,(12):54-55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造成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在中国人民遭受巨大灾难的时候,与中国毗邻而居的亚洲邻国政府和人民给予了中国人民深切同情和宝贵支持。  相似文献   

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2004年底北苏门答腊9.0级地震序列两次强余震(系指ML≥6)的发震时间进行了尝试性预测.对2004年12月29日6.3级余震时间进行灰色预测,预测出余震将于2004年12月29日9时7分35.6秒发生,事实上在2004年12月29日13时56分51秒发生了6.3级地震,两者相差不到5小时,比较吻合.对2005年1月1日7.0级余震进行灰色预测,预测出余震将于2004年12月31日20时37分24.6秒发生,比实际余震发生时间2005年1月1日14时25分47.2秒提前了将近18h,预测基本正确。  相似文献   

3.
“5.12”特大地震给美丽的川西平原造成了惨重的破坏,夺去了数以万计的鲜活的生命,给四川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大地震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满目疮痍、残垣断壁的“凄凉”汶川,还有那无数的孤儿、孤残和孤老。在灾后的重建中,全国各地的人们向四川人民伸出了温暖的双手,积极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甚至还有许多有爱心的人要领养四川的孤儿。  相似文献   

4.
《安徽科技》2008,(6):9-11
汶川8.0级大地震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等看得见的重大灾难,而且还产生了一种看不见的灾难——重大灾难之后的创伤心理障碍。地震后的心理问题同样可怕,在地震中很多人经历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随处可见的是在地震中不幸遇难的人们,无处不是撕心裂肺的哭声,还有对余震不可知的恐惧。  相似文献   

5.
黄唯 《青年科学》2008,(Z2):55-55
救援界认为,灾难发生之后存在一个"黄金72小时",在此时间段内,受伤群众的存活率极高。每多挖一块土,多掘一分地,都可以给伤者透气和生命的机会。在世界各地历次大地震中,72小时内的国际化救援是最有效的救援。西太平洋地区紧急灾难专家  相似文献   

6.
汶川Ms8.0级地震、青川Ms6.4级地震与厦门天马台观测井水位观测异常记录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发生了Ms8.0级地震以及包括5月25日16时21分在四川青川发生的Ms6.4级地震在内的持续余震.是一次以拟冲为主、兼少量右旋走滑分量的地震。矩张量解及其震源机制解如图1。断层向西北方向倾斜。走向为229°。该地震有感范围遍布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水位观测网的大多数井孔均记录到了水震波。  相似文献   

7.
5月12日,四川汶川猝然发生被称为“世纪性灾难”的8.0级特大地震,这是一场在现代讯息高度发达情况下发生的地震,身处重灾区的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中国四川”)始终站在抗震救灾战役的最前沿。网站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迅速的反应与高效的应对,报道一线救灾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导社会舆论,在较短时间、较大范围内形成了抗震救灾宣传报道的合力,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的伤害令世人震惊和悲痛,灾难讯息传遍全球,刺痛着每个人的心。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令人钦佩和感动,人民军队的快速集结和有效救助,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一举一动,让世人为之惊叹! 虽然现代科技发展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地震活跃带的分布、掌握地震来时如何避险以及震后如何依靠科技开展抗震救灾等基本常识,对防备和降低突如其来的灾难性地震影响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渡尽劫波真情在,警钟长鸣祭亡灵。悲痛之余,有必要提醒国人,千万不要把地震想得太远,看得太简单,其实,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只是大多数人没有觉察到它的威力。以史为鉴,防患未然,珍爱生命,延续传承!  相似文献   

9.
顽强的种子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一场8级强震震撼中国,数万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亿万双泪眼关注着这场罕见的灾难。中南海的灯光彻夜长明,抗震救灾的部署在这里完成。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相似文献   

10.
1920年12月16日晚上8时许,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吞噬了23.4万余人的生命,“大地颤动、山崩地裂、黑水涌流、山河易位,数十里内人烟断绝,鸡犬灭迹……”这就是发生在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的一次震惊中外的特大地震, 当时被称为“环球大震”。它的有感范围达半个中国,当时上海徐家汇地震台以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建设》2013,(5):63-64
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发生后,中国电信浙江公司第一时间做好应急通信支援保障准备工作,一旦接到支援保障任务立即响应。雅安地震,很容易让人想起汶川,想起玉树,想起台风、洪水,在一次次的灾难面前,中国电信从未缺席,有力地为抗灾提供了通信保障,彰显了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伴随一阵阵蓝光闪动和大地传出的一种可怕的吼叫,大地随之激烈晃动起来,路面开裂,房屋倒塌,列车脱轨,大树折断,汽车被压成铁饼、人在废墟中呻吟,世界笼罩在一片恐怖之中……这是地震发生时出现的恐怖的一幕。地震让生命如此脆弱,但地震是可以预测的,让我们——地震让生命如此脆弱灾难突发在早晨常言道:恶梦里醒来是早晨、是希望。但在中国的友好邻邦巴基斯坦的一个早晨,就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10月8日早上发生强烈地震!人民网驻巴基斯坦记者在第一时间这样描述,10月8日早上,记者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工作。8时52分,突然感到整个屋子开…  相似文献   

13.
《青年科学》2013,(6):4-8
近些年来,世界各地大地震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地震的限云总是笼罩在人们的心头。据统计,自2001年以来,全球已先后发生7-7.9级地震200余次,其中包括8-8.9级地震13次,9级及9级以上地震两次。在此期间,中国就已发生7级以上地震5次,最大震级8.1级。继五年前的四川省汶川“5·12”8.0级大地震后,2013年4月20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又发生7.0级强烈地震。那些,大地震为何会频繁发生呢?人类面对地震方面还有着哪些困惑呢?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汶川地震”.汶川地震震中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8省市不同程度受灾,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汶川地震是我国自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汶川Ms8.0地震及其余震的原因进行简要回顾后,根据主震之后至6月2日。时192次Ms4.0以上的余震的统计结果进行时空变化及影响度分析,分别从震型、震源深度、空间位置一震级及影响度、频次一时序和震级一发震时间段四个方面以图表的形式分析阐释余震的发震规律和影响程度。通过本文分析研究,进一步揭示汶川地震整个过程的活动规律,对其后余震的影响进行剖析,进而为在目前全球地质活动活跃期背景下,对中国西部地震灾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12日,是个令每位中华儿女都刻骨铭心的灾难日。地震的袭来不仅摧毁了灾区人民的家园,还让许多兄弟姐妹与我们阴阳相隔。但是,灾区人民生存与生活的坚强意志并没有被不断袭来的余震摧垮,时隔一年,我们看到的是灾区人民热火朝天重建家园的景象,我们看到的是那一片片废墟上不断有新的楼房拔地而起。  相似文献   

17.
8级地震震动了四川大地,也震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但是历经磨难的华夏儿女很陕在短暂的惊愕中醒来,那一刻,大家都在打听,灾区需要什么?抗灾抢险进展如何?捐款、物资源源不断地向灾区汇集,在捐款捐物的同时,各地自发组织起来的志疆5者也纷纷向灾区挺进,他们中有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也有普通民众,正是他们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气势恢弘的民间救援感人诗篇。  相似文献   

18.
6月25日,邵阳县下花桥镇王家排村王玉生家三间土瓦房在大雨中倒塌,当场砸死一名青年妇女和一名3岁小女孩,另有四人砸成重伤,正在医院进行抢救。当日中午12时40分,大雨不停,王玉生与孙儿三人正在家中做饭,回娘家才一天的妇女王素芳带着三岁的孩子在床上睡觉,隔壁一妇女恰巧在他家打电话,突然一声巨响,三间土瓦房夷为平地,6人被压在瓦砾中。灾难发生后,当地政府与村民迅速赶到现场救援。经2个多小时的紧急救援,从瓦砾中救出四名重伤人员,找到2名死难者。据了解,王玉生住的三间房屋全是土瓦结构,因大雨导致屋基浸袭所致。目前,当地政府已送去20…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截至5月31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8977人遇难,367854人受伤,17974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1514.74万人,累计受灾人数4554.7565万人。据有关部门初步估算,地震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大约为5252亿元。  相似文献   

20.
《创新科技》2003,(8):1
<正> 当灾难发生时,也往往是奇迹诞生时。然而,总结这些奇迹产生的规律,我们发现:除了运气,除了智慧,等等的因素之外,还有一种力量在起作用,那就是信念。信念产生力量,力量支撑生命。这是发生在非洲的一个真实故事。6名采煤的矿工突然被深埋在坍塌的矿井中,出口被堵。井下的空气最多只能维持3个半小时。在等待救援的人找到他们之前,他们必须尽可能地节省氧气,减少体力消耗。他们平躺在地上,此刻时间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