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实验主要研究20亿PIB/mL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马尾松毛虫田间药效.实验结果表明: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致死速度与其剂量有关,在500倍液剂量处理区,在1周内的死亡率达到67.6%,各试剂量区均有明显的持效性.第15天的防效效果为83.5% ~90.4%;第30天的防效为85.6% ~95%;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1000倍液剂量与500倍液剂量区与Bt区防治效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质型多角体病毒在家蚕体内入侵与复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在家蚕活体内研究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的入侵增殖复制过程,探讨BmCPV的入侵过程和增殖复制机制。实验用健康的三龄起蚕经口接种BmCPV后不同时间取中肠后部固定,制作电镜样品,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BmCPV病毒被食下1.5 h后,在中肠上皮组织圆筒形细胞微绒毛之间有病毒粒子存在,6 h后病毒进入微绒毛内,并向细胞质移动,9 h后观察到圆筒形细胞质中有病毒粒子。作者认为病毒入侵是以整个病毒粒子穿越中肠围食膜,吸附并进入微绒毛,感染圆筒形细胞,与前人病毒入侵只是髓核进入细胞,而病毒衣壳仍留在细胞外的推测不同。随后病毒核心物质进入细胞核,启动复制循环。经过隐潜期后病毒复制,在感染24 h后,细胞质中形成病毒发生基质,子代病毒开始形成,逐渐增多。感染48 h后,圆筒形细胞质中的多角体蛋白逐渐沉积并将病毒粒子包埋,最终形成新的多角体。  相似文献   

4.
茶卷蛾质型多角体病毒核酸(HmCPVRNA)用热酚法从提纯的病毒多角体中提取。紫外吸收光谱测定最高最低的吸收值分别在260nm和230nm处。经测定其Tm值为79℃,在3%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经电泳HmCPVRNA可分离得到10条基因片段,各片段大小为0.34×106~2.55×106,总分子量为15.15×106,其PAGE图型与CPV属代表种BmCPVRNA有较大差异,试验表明HmCPV与BmCPV属不同PAGE型。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复合剂)对马尾松毛虫防治效果的试验研究,筛选出菌毒复合剂Ⅰ、Ⅱ号防治效果最佳,林间虫口减退率达76%,蛹期虫口减退率98%,公顷用量Ⅰ号1200亿PIB,Ⅱ号2400亿PIB.  相似文献   

6.
质型多角体病毒(Cytoplasmicpolyhedrosisvirus,CPV)隶属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质型多角体病毒属Cypovirus,通常基因组由10个节段双链RNA构成。根据病毒基因组dsRNA片段在聚丙烯酰胺或琼脂糖凝胶中电泳图谱的差异,目前CPV已被分为20个电泳型。依据已有的研究结果,综述了质型多角体病毒(Cypovirus,简称CPV)侵染、转录调节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CPV入侵过程;转录过程中CPV衣壳蛋白VP1和塔状蛋白VP3构象变化,促进mRNA起始转录和加帽的作用;大突起蛋白VP5,作为夹状蛋白起到稳定CPV病毒粒子结构的作用;另外,VP5作为mRNA分子伴侣,促进RNA链的解旋和加速链的退火。这些研究结果将为下一步深入研究CPV入侵、转录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对中国绿刺蛾质型多角体病毒(Ps CPV)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该病毒的包含体呈六角形、四方形或不规则形,有强烈的折光性,大小为0.4~2.8微米。病毒粒子近球形,表面具管状突起,大小为48.2~55.3毫微米。这种病毒对中国绿刺蛾3~4龄幼虫的LC_(so)为1.21×10~5多角体/毫升,具有应用于生物防治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用日本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SCPV)感染处理文山松毛虫(Dendrolimus puctatus wenshanensis),从处理前后的松毛虫体中均分离出了真菌和细菌,由于病毒的感染,引起松毛虫体内微生物区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真菌的曲霉属、青霉属等处理后大为减少,枝孢霉属、木霉属不再出现,而短梗霉属、盘多毛孢属、根霉属、毛壳菌属、酵母菌属、交链孢属、假丝酵母属则在处理后新出现。细菌中葡萄球菌属、氮单胞菌属等处理后减少,而芽孢杆菌属、不动细菌属、分枝杆菌属等则增多或新出现。总趋势是细菌在数量和种群的变化上都不如真菌大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对后黄卷叶蛾质型多角体病毒(Hm cpv)进行了形态、超微结构,核酸性质,组织病理及毒力测定等方面的研究,该病毒的包含体呈六角形或园球形,大小为0.42~2.25μm。病毒粒子为正廾面体,表面具管状突起,大小为42~62nm。Hmcpv对后黄卷叶蛾5龄幼虫的LC_(50)为3.5×10~5PIB/ml,1×10~6PIB/ml的LT_(50)为10.4天。  相似文献   

10.
家蚕质多角体病毒基因部分序列克隆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BmCPV(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edrosis virus)核酸片段4的末端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通过RT-PCR扩增获得多条DNA片段,对其中占优势的约740bp的片段进行切胶回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并进行序列测定。与GenBank中的database比较分析表明,该序列与已登录的序列同源性很低,并与呼肠弧病毒科其它种的对应核酸序列有较大差异。本实验证明所测序列为一新序列。  相似文献   

11.
肖登辉 《遵义科技》1998,26(2):19-20,31
本文就97年习水县蚕病发生的病因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浅谈蚕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养蚕过程中,蚕往往遭受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侵袭,引发蚕病,或蚕食下被农药和有害气体污染的桑叶,导致生长发育异常,甚至中毒死亡,造成蚕茧歉收和蚕丝质量下降。因此,掌握蚕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流行:规律,有效地防治蚕病,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蚕病的发生蔓延与蚕的体质、病原体及环境条件三者有密切的关系。蚕病的发展过程一般分潜育期、前躯期、明显期等阶段,当侵入蚕体的病源增殖到一定的数量,寄生部位的组织遭到严重的破坏时,才在蚕体外部表现出明显的病症。这时,蚕已经病人膏肓,再对这样的病蚕进行抢救,任何努力都已经很难凑效。防治蚕病必须把重点放在预防上,而且,蚕病的种类颇多,  相似文献   

14.
蚕病是指蚕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寄生虫的侵害、理化因素刺激及不良饲养环境影响,使其生理失常,表现出种种异常状态。因此,要想蚕茧优质、高产、高效,就必须及早发现蚕病,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5.
16.
云金桂 《汉中科技》2009,(4):55-55,62
阐述了梨黑星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和发病因素,并结合开展组织防治工作,总结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参照苜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衣壳蛋白基因vp39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技术扩增了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约1.3kb片段,通过将片段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pET-Se39,以pET-Se39转化E.coli BL21。经IPTG诱导后,SeMNPVvp39基因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为39KD,并且表达量在IPTG诱导4h达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中国棉铃虫多粒包埋型核多角体病毒VHA273毒株的几丁质酶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大小为1713bp,编码57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60kDa,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杆状病毒与原核生物特别是细菌的几丁质酶具高度同源性,暗示杆状病毒的几丁质酶基因与细菌的几丁质酶基因有更为接近的讲化关系,可能源于共同的祖先。  相似文献   

19.
张丽  刘万喜 《汉中科技》2010,(4):22-22,49
玉米粗缩病是世界性发生比较普遍且严重的禾谷类作物病害,我国于1968年在河南省新乡、安阳等地发现,上世纪70年代,已成为全国玉米生产中的一个主要病害。近几年,玉米粗缩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县也有常见发生,因此,研究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对减轻病害发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