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青 《世界科学》2003,(2):20-20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脑电活动 ,它在人们的恐惧经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目前这项研究是在小鼠中进行的 ,但研究人员预测 ,这一发现将为寻找新的焦虑症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埃里克R 坎德尔 (EricR .Kandel)说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 ,我们可以尝试研究一种新的分子遗传学的方法来治疗学习性恐惧 ,学习性恐惧是焦虑症的一种。这将使我们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恐惧产生的分子机制 ,并将导致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坎德尔是 2 0 0 0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这份研究报告发表…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走在乡间小路上,看到一条蛇.这时他吓了一跳,然后立即止步或逃跑.而站在原地,冥思苦想它属于哪一种蛇,然后再决定如伺行动,恐怕为时太晚.  相似文献   

3.
奇云 《世界科学》2005,(2):16-17
揭示人类辨别惊恐表情的奥秘 在大脑底部,有一个杏仁状的脑结构——杏仁体(amydala,又叫杏仁核)。尽管科学家们早就知道杏仁体是大脑中的“恐惧中枢”,对判断惊恐信号起关键作用,但一直没有搞清它在判断人类面部表情的过程中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最近,美国科学家终于将杏仁体判断惊恐表情的奥秘揭开。  相似文献   

4.
昆虫可能没有发达的大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会感到恐惧。加拿大生物学家对蜻蜓进行研究后发现,它们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捕食者出现在它们面前都能把它们吓死,即使它们没有被吃掉的危险。在实验中,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将一群蜻蜓幼虫(年幼的蜻蜓是水生动物)和食肉性鱼放在同一个水族  相似文献   

5.
Mic 《科学24小时》2014,(2):51-51
<正>吴宇森,蜚声世界影坛的艺术巨匠,第一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留下印记的华人导演。他常常被人们称为"暴力美学大师",而暴力美学也是吴氏电影的独有标签。暴力?美学?两者竟然能合二为一?是的,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的确能这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名著?电子游戏?更没问题!国人必读的"四大名著",每一本都被搬上了游戏的舞台,而且还有不少中国文学作品被国外的游戏公司反复制作。当然,也有不少经典的电子游戏作品,经过拍摄制作成了电  相似文献   

6.
抹去恐惧     
这是一位名叫杰茜卡&#183;哈姆泽洛的恐高症患者讲述的自己站在伦敦地铁站自动扶梯上的感觉,尽管她当时并没有真正处在危险之中--她不过是站在了地铁站的一个有着明显落差的自动扶梯的最高处,和周围数百个伦敦人一样,准备从这里下到伦敦地铁的站台上去……人为什么会产生恐惧感?我们能应对甚至消除恐惧吗?  相似文献   

7.
正视泥石流     
《科学》2006,58(5):F0003-F0003
泥石流因其形成过程复杂,暴发突然,来势凶猛,历时短暂,破坏力大等,常给山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重大危害。  相似文献   

8.
正视死亡     
李宇 《大自然探索》2006,(12):12-13
对于死亡,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经常面对它并与之熟稔,时刻准备迎接它的到来。作为临终关怀医疗专家,澳大利亚悉尼皇家阿尔佛雷德王子医院的凯瑟琳博士知道所有躺在床上等死的患者的常见症状。她说,“当然,每个人的死亡症状各不相同,你可能只看到这些症状中的一部分或完全就看不到症状。”凯瑟琳说:“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通常睡得更多,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鼓励其所爱的人不断与他们说话。”一项有关濒死者脑电图的研究表明,听觉是人死亡时最后丧失的感觉。呼吸模式也会发生改变,濒死者可能进行浅快呼吸或深慢呼吸,也许还会发出“汩汩”的声音,这种声音有时被称作“死亡鸣音”。事实上,这种声音是空气穿过积聚于濒死者咽部不能被他们咳出的黏液而形成的。另一种死亡前的呼吸同样令旁观者伤感:长达45秒以上的呼吸停顿,接着是更深更频繁的呼吸。这种呼吸是由于重要器官缺氧和废物堆积所致。当进入大脑的氧气减少时,重要器官开始衰竭,肌肉松弛,末梢血流减少,并发生谵妄、兴奋及肠、膀胱功能、皮肤温度和颜色的改变,此刻便是死亡来临的时刻。心跳和呼吸停止曾经被作为确定死亡的标准。然而,随着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的应用,死亡需要重新定义。现在,医生们倾向于使用“脑死亡”作为死亡的...  相似文献   

9.
正视紧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不得不面对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和冲突。工作难找,做生意或炒股光赔不赚,升学屡试不中,人际关系难处或家庭破裂……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不断裂变的思想观念使得现代人的生活经历着从未有过的纷繁和无序,现实中的种种困难和不顺之事无情地摆在许许多多的人面前。  相似文献   

10.
战胜恐惧     
人类对蛇、蜘蛛等动物的恐惧心理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正是由于具有这种恐惧心理以及相应的快速反应的能力,人类才更善于趋利避害,有更多的生存机会.  相似文献   

11.
探索恐惧     
研究表明,当某件糟糕的事情发生时,人大脑的一部分开始独立思考,储存自己的记忆,这样下一次碰到类似的威胁时,就可以挽救自己.人们总是认为人类在许多方面比动物高级,但烦人的迹象正不断出现,它们表明,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常常是模糊不清的.使人惊讶的不仅是动物比人们想象的要聪明,或者它们也有已很稳固的文化、也使用工具并且显然也有记忆,相反,人类的动物性远比人们自己愿意承认的多得多,这一点同样使人傲气大减.  相似文献   

12.
光怪陆离的霓虹灯不断地变幻着颜色,映在姗姗的脸上,显示出了些许梦幻般的色彩。橱窗里冒出很酷的男模特儿冷冷地看着她,嘴角似乎还挂着一丝浅浅的嘲笑。买还是不买?姗姗一直在问自己,就像哈姆雷特在问“生存还是毁灭”一样,犹豫不决。要知道,姗姗为了买男模特手上的防水表,已经悄悄地攒了好久零花钱了“。要是能戴在小刚手上,一定帅极了。”她不止一次地和自己说。然而,假如小刚和前八次一样,不接受这份礼物,那该怎么办呢?姗姗拿不定主意,就这样一直呆呆地站在橱窗前……虽然小刚和姗姗同在一个班,但一直没引起姗姗太多的关注,直到一个月前…  相似文献   

13.
灾后的日子户川健一(Kenichi Togawa)下班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游戏机.这位39岁已有三个孩子的父亲,每晚都会花数小时边打游戏边喝烧酒,他常常在电视机前睡着,醒后再浑身发抖地爬到妻子由香(Yuka)的床上.由于受到25年来最严重的核辐射的影响,户川健一和他的家人沦为难民已近两年.2011年3月1 1日,一场强烈的地震袭击了日本东北海岸,引发13米高的海浪,巨浪将海水卷入福岛核电站并摧毁了其6个核反应堆中的3个.事发后第二天,在1号核反应堆爆炸之前的几小时,户川健一全家逃离了距核电站10公里远的家园.现在,他们住在疏散区以外的一所青灰色小公寓里,这种公寓是在福岛东北部搭建的一长排临时住房.户川健一全家5口就挤在这个总面积仅30平米的三居室公寓中,这种临时住房的窗户很难抵挡冬日寒风的吹打.  相似文献   

14.
老诚 《科学之友》2007,(5):24-25
深夜,你的家门砰然打开,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恐惧;飞机失事了,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也是恐惧!即使是雨夜独自在家,恐惧也会像幽灵一样如影随形.人在咿呀学语的孩童时代就知道害怕,到我们即将告别这个世界时,恐惧仍然与我们同在--对死亡的恐惧.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会有恐惧感?  相似文献   

15.
恐惧感是与生俱来的,而文化和我们的人生体验让这种感觉经常具体地表现出来。但是把握了倾听恐惧并付出努力,就可以达到治愈习惯性恐惧的良好意愿……  相似文献   

16.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大多数人面对狰狞的蜘蛛或诡谲的蛇时都会感到害怕。德国生物学家认为,这种现象是人类祖先在几百万年前与大自然抗争时形成的特殊习惯,并一直遗传到今天人类的身上。  相似文献   

17.
神奇的互联网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意义深远的变化,它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快捷的通讯服务和全球性超巨量的信息沟通,还给人们带来了极丰富的知识宝库.然而,且慢得意,互联网在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好处的同时,也对人类各方面造成了与日俱增的危害,并且具有不可估量的威慑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典型案例: 再过不久,学校就要举行期中考试了。小丽心里很害怕,担心如果自己没考好,会受到父母的责骂,会被老师和同学瞧不起。要是这世界上没有考试该多好啊!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小丽吃不香.睡不着,分秒必争地看书做题,可复习效果很差,心里着急得不得了……她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3个方面论述了煤炭企业的未来发展,以说明企业的全面发展必须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3个方面论述了煤炭企业的未来发展,以说明企业的全面发展必须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