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迪·科恩,总是喜欢戴一副黑色墨镜。他曾在影片《缅因黑人》的屏幕上,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男主人公的形象。这点干真万确。无论怎样,他无形中卷入了我们人类的行列。尽管他在影片中自始至终扮演着一个决心追捕"外星人"的英雄角色,人们对他并不陌生。其实明星科恩的真实身份是旧金山河口研究所的一名海洋生物学者。6月初,他在美国华盛顿的普吉特海峡以南的乌伊拉巴海峡落潮后露出的沙滩上,意外地发现了一种螃蟹蜕下来的皮(空壳)。这是一种蜕皮的螃蟹,属于梭子蟹类的一种,它名叫大西洋绿蟹。它原产于欧洲大陆,是迄今为止华盛顿海岸…  相似文献   

2.
线粒体DNA出现突变比预期快的结论,推动了新的法医学程序,却增加了有关进化事件断代的困难。leql年俄罗斯人挖掘出并检验了西伯利亚一座葬有9具骨殖的坟墓。有人认为那是俄罗斯本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和家人及待从的遗骸,他们是1918年被行刑队枪杀的。但是有两人失踪,所以没有人能完全确认遗骸身份。lop年做了DNA试验--期望能够较快地得到结论--使之不再增加新的难解之秘。沙皇线粒体的一些DNA一细胞内的细胞器都有自己的DNA与他还活着的亲属们的DNA并不十分相符。法医学专家们认为大多数人只有一种线粒体DNA(mtDNA),但是沙皇却…  相似文献   

3.
1954年3月1日至5月5日这一段时间内,美国战争贩子们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在太平洋比基尼地区连续进行了氢弹爆炸的试验。在3月1日第一次试验以后,就已经发现了有不少的日本渔船受到损害,特别是第五福龙丸最为严重。在第五福龙丸上的23名船员都遭到了氢弹爆灰的伤害,其中一人已因伤势过重而死亡。在第五福龙丸事件以后,日本的和平居民和科学工作者陆续不断地向美国政府提出抗议,并且要求停止氢弹的爆炸试验和使用。但是美国政府却无视于这种抗议和要求,厚颜无耻地抹煞了这一事实,竟又连续地进行了氢弹的爆炸试验。氢弹的爆炸试验引起了日本科学家特别是气象学家和物理学家的注意,他们在报刊上纷纷发  相似文献   

4.
龙亚秋 《世界科学》2004,(11):46-46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莱斯利·奥格尔(Leslie E.Orgel)有幸被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Crick)及其合作者所接受,作为一名观察员和偶尔的口头贡献者参与到他们了解DNA复制、蛋白质合成以及经典分子生物学其他方面的努力中。弗朗西斯因此和奥格尔成为了好朋友,而奥格尔从此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他在英国剑桥以及后来在美国索尔克研究所工作时的研究思路和发现过程。弗朗西斯·克里克是以顾问的身份加入索尔克研  相似文献   

5.
现在,实验医学已进入基因治疗阶段,但是要找到合适的基因物质却没有那样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基因上“加载”病毒,使病毒“悄悄走近”指定的细胞。不久前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研制成一种更简单的方法直接往肌肉组织细胞中注射脱氧核糖核酸(DNA)。约翰·沃尔夫及其同事往老鼠肌肉中注入含有被他称为“纯DNA”的营养液,希望细胞能排斥外来的DNA,但是事与愿违,细胞却从中接受了储存在DNA中的全部信息。这使研究人员得到启示,这结果  相似文献   

6.
德国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绷带,会在伤口感染初期变为紫色。由德国慕尼黑模块化固态研究所研制的这种绷带所使用的新型敷料中,含有一种会对不同酸碱度起反应的特殊染料。这种新型外创绷带与其他绷带一样可以用来隔绝伤口,但新产品提供了一种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的特殊方法。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立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已确信,用某种酶可从生物体的DNA上切下完整的单个基因,而且切断点刚好在基因的两端而不是在其中间。这样就为遗传工程师们能任意混合和匹配基因增加了一种新的精密工具。这一工作亦可能导致有关DNA结构特征的新发现。这种酶是一种在绿豆中发现的核酸酶。切割的诀窍首先是供给双股绞合DNA,其次是添加大量甲酰胺(它可迫使DNA在基因的两端变成可被酶浸蚀和切割的结构)。他们利用这种改进条件下的酶切割疟原虫的DNA,研究了疟原虫的5种特殊基  相似文献   

8.
张长青 《世界科学》2013,(6):12-13,15
●去年12月,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在接受英国《观察家报》独家采访时坦承,上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发现了DNA结构,当他向自己的朋友和同事展示这一成果后,不曾想却引发了敌视和愤怒,他的《双螺旋》一书似乎注定永远也不能出版。尽管DNA有了双螺旋的突破性发现,使之叙述的故事大受欢迎,但《双螺旋》一书作者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却要承受来自诺贝尔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9.
时间旅行早己实现?彼得·斯图丁特·雷伊是美国南卡罗莱纳州佛罗伦萨城的一名普通的法语教师。1846年,这名在当地本来很受欢迎的人.在他去世之后却突然变得臭名昭著,原因是他去世那天在病榻上声音微弱,令人惊讶地称:“我是法国的歇尔·雷伊”马歇尔·雷伊何许人也?此人是拿破仑手下最得力的干将之一,早在1815年,也就是彼得去世前31年就因滑铁卢战败在巴黎被枪决这位法语教师的临终遗言自然被人们当作疯话然而.一名医生在检查彼得身上的疤痕.并与马歇尔在战争中受伤的记录进行对比后发现,两人的伤痕竟一模一样。随后,一名笔迹鉴…  相似文献   

10.
典型案例: 小亮是一名高三学生,目前正处在高考最后的冲刺阶段。以前小亮的成绩在班级里处于中上水平,本来他对考取一本很有信心.但在最近的一次重要“月考”中,他的总成绩竞意外地排在了班级倒数的行列中.这对他的学习积极性打击很大.也让他开始对自己的实力产生了怀疑。看到同学们已经进入了复习的最佳状态,自己却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复习.心里总觉得焦虑不安。  相似文献   

11.
震旦鸦雀,初闻此名被“震旦”二字吸引。尝于学生时代读沈括《梦溪笔谈》,其中在《雁荡山》一文中云:“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荚蓉峰龙湫”,虽不识这阿罗汉诺矩罗何许人也,却从此方知“震旦”乃中国的古称。后来又知道了一段距今约8亿~5.7亿年的地质年代,被称为震旦纪。  相似文献   

12.
克里夫和艾尔莎是两名年轻有才、野心勃勃的科学家。他们正在进行一项研究,就是将人类的DNA与动物的DNA接合,创造出一种新的生物。一旦实验成功,这在科学史上甚至人类史上都将是一个爆炸性的事件。  相似文献   

13.
韦禾 《科学》2012,64(6)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创新性地将DNA纳米技术与DNA计算相结合。设计了一系列基于三维DNA纳米结构的新型“DNA逻辑门”。这些逻辑门不仅能够对不同的输入信号产生响应,从而实现复杂的分子运算.而且可以主动穿过细胞膜.进入活细胞内实现生物分子成像。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科学家已能从一个单细胞克隆一头绵羊,试管婴儿的获得已变得极为普通的医学科技进步时代,一些对人类最具威胁的顽症却仍在逞凶肆虐,这多少有些令科学家感到难堪。本世纪4O年代盘尼西林的发明和50年代DNA双螺旋结构的解析,都使医学发生过革命性变革,而今由于人基因组  相似文献   

15.
一位研究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与美国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倡导者,詹姆士·迪威·沃生(James Dewey Watson),在指挥现代科学最为惊人的工程35年多的时间里,以他的科学天才,完全合乎伦理标准的品行以及闯劲,给同伴与外行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他最初在20岁出头时曾想当一名鸟类学家,但却把精力投入到解释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构的工作上,他和其他一些科学家认为:在所有细胞中发现的这种分子恰恰是“生命物质”,正是决定所有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大阪一间忙碌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只需响一次。“这是中毒救援信息中心。我能向你提供什么帮助吗?”——值班医生千惠小姐直截了当地询问对方。同时将自己的转椅习惯性地转向面朝计算机荧屏的位置。千惠小姐是该中心的药学专家,她很快问了对方几个问题。正当圣诞节。在另一端打电话的是一名抢救中心的医生。他现在正对一名躺在担架上、抽风抽得厉害的3岁男童全力抢救。当时,孩子在吃圣诞蛋糕,他将一些红色药片点缀在乳白色的蛋糕上。红白相间.相映生趣,看上去确实蛮好看的,像是白雪上燃烧的点点火焰。而大人们却误认为孩子是在…  相似文献   

17.
1971年,保加利亚持不同政见的作家马克伍叛逃来到英国伦敦后,通过英国广播公司不断发表反政府言论。这使保加利亚当局十分恼怒。保加利亚特殊部门决心彻底解决这一问题。1979年9月的一天,马克伍正走在大街上,突然感到右臀部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他转过身,看到身后一名陌生男子正挥舞一把雨伞。此人低声说了句“对不起”,然后很快离开。次日晨,马克伍开始发烧呕吐,接着被刺伤的臀部发炎化脓,但用X光摄片却未发现臀部有什么异物。5天后,马克伍的病情急剧恶化,虽经抢救仍不治身亡。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希望,大规模地对基因组学的投入将有助于战胜疾病、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开发其丰富的生物资源。中国科学院(CAS)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杨焕明教授声称:到本月底,由他主持的研究中心将会有足够的DNA测序仪,一天可以设取15to万个碱基序列。他自豪地说:“我们将具备独自对某种生物进行测序的能力。”作为参与人类基因组学这一革命性工作的后来者,并作为全球的一个主要的参与者——中国正在努力赶上。去年中国加入了从事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国际联盟,该组织将人类基因全部序列(30亿个碱基对)的1%交给中国进行破译。如…  相似文献   

19.
邢鸿飞 《世界科学》2012,(10):37-39
●笸井芳树,日本神户理化学研究所生物学综合研究中心干细胞生物学家。凭着对干细胞的了解。已经在培养皿中培育出了一只眼睛和部分大脑。2010年12月,和往常一样在审阅科学论文的罗宾·阿里(RobinAli)突然异常兴奋,他后来回忆说:“我边在房间里绕着跑,边挥舞着论文的手稿。”这篇论文描述了胚胎干细胞是如何长成高脚杯状的视网膜组织的。在成长的胚胎中,被称作视杯的组织形成于眼睛的后部。但这次是在培养器皿中,与论文随附的录像表明,该组织结构缓慢地萌芽并旺盛地生长。阿里身为伦敦大学学院的眼科专家,在视觉修复领域潜心奉献二十多年,他明白,其中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阿里说:“我非常清楚,这是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他改变了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20.
基因身份证     
肖廖 《大自然探索》2002,(12):50-51
一名强奸犯奸杀了受害者却没有留下任何线索,这简直是警察的噩梦。警察从死者身上提取了精液,却不能从法院的罪犯资料库和本地男子中追查出元凶。若能对罪犯的精液进行实验室分析,破译出其“DNA身份证”:红头发、蓝眼睛的高加索人,下巴硬朗,不怎么吸烟……再与传统的办案方法相结合,那么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