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松草及近缘植物ITS序列和5S rRNA基因间隔区序列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毛茛科的唐松草(Thalicrum L.)及其近缘植物黄连、毛莨和芍药科的牡丹等植物的ITS序列和5SrRNA基因间隔区的克隆、扩增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唐松草扩增后ITS序列长607 bp,5SrRNA基因基因间隔区序列长323 bp;系统树证明唐松草属与黄连属和毛茛属的亲缘关系较近,结合形态学与化学等其它学科证据,本研究结论支持唐松草和黄连在进化上更接近,为含木兰花碱生物碱及毛茛甙植物的鉴别以及毛茛科相关植物的亲缘关系初步提供了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2.
漂亮的草     
正"天涯何处无芳草"是大家熟悉的诗句,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草无处不在的事实。在大家的印象中,草很平凡。但是在植物的世界里,此草非彼草,任何草都是独一无二的。偏翅唐松草偏翅唐松草是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茎高达2米。每到花期6—9月,在云南、四川和西藏海拔1900~3400米的山地林边或灌丛中,人们总能看到开着粉紫色花的偏翅唐松草。  相似文献   

3.
基于18S rRNA基因序列以近缘植物Paeonia suffruticosa和Mahonia bealei为外类群,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s,NJ)和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对毛茛科Ranunculaceae 6属12种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8S rRNA基因序列长度范围在1807~1810bp之间,系统树显示耧斗菜属Aquilegia与唐松草属Thalictrum,升麻属Cimicifuga与乌头属Aconitu  相似文献   

4.
贵州丹霞地貌藓类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熊源新 《贵州科学》2001,19(4):54-64
根据采自中国黔北赤水、习水丹霞地貌地区的530号藓类植物标本的整理、鉴定,得到该区藓灯植物31科、68属、126种、3亚种和2变种。文内讨论了该区藓类植物的种类组成、区系成份。认为黔北赤水、习水丹霞地貌地区的藓类植物在优势科、属的组成上均和贵州多数地区基本相同。在区系组成成分上以泛北极成份为主要地理成份,占总成份的44.27%。古热带及其共有成份也是本区区系成份中重要的外域成份,占成份的35.11%。在探讨了该区藓类植物和贵州多数地区藓类植物的分异后认为:藓类植物的区系分布,和影响空气情况的因素有关,与影响土质条件的因素关系并不密切,所以,藓类植物的地理分布和种子植物的地理分布可能有着明显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江苏湿地植物的区系特征及其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江苏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海岸线长,湖泊多,湿地面积54.8万hm^2,湿地植物区系共有高等植物484种,隶属81科252属,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地理成份复杂多样,仅属就有15种分布类型,具有过渡性明显,单子叶植物占优势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整理和鉴定采自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标本时发现,该地区产的毛茛科唐松草属一新疆新纪录种,即芸香叶唐松草ThalictrumrutifoliumHook.f.etThoms.该种为新疆迄今未曾记录过的新种,现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山东湾,湄州湾,罗源湾海岸维管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东山湾、湄洲湾,罗源湾海岸植物分别有223、210、211属,三个港湾植物区系中,热带及亚热带成份从南到北呈递减趋势,热带海岸植物露换树(Pandanustetorius)草海桐(Scaevolasericea)的分布北缘在闽南一带;温成份较少,反映了海岸带典型生境中的植被特征。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东山湾、湄洲湾、罗源湾海岸植物分别有223、210、211属.三个港湾植物区系中,热带及亚热带成份从南到北呈递减趋势,热带海岸植物露兜树(Pandanustectorius)、草海桐(Scaevolasericea)的分布北缘在闽南一带;温带成份较少,反映了海岸带典型生境中的植被特征.  相似文献   

9.
抗癌植物唐松草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述了唐松草属药用植物的资源、民间用药情况及开发利用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0.
董兴林 《遵义科技》2007,35(4):49-50
1石斛分布范围及栽培现状 石斛又名吊兰花、黄草、千年润,属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国家二级保护类植物,在全国范围有70多个品种,贵州分布有25个品种,主要在赤水、榕江、兴义、荔波、望漠等县市,石斛全草含石斛碱,石斛次碱、石斛胺、石斛酮碱等药用成份,品种不同,所含成分有差异,药用成份含量高的品种可以全草入药,是常用的重要中药材,具有养阴益胃,生津止渴之功效,可以深加工制成石斛夜光丸,石斛冲剂等中成药。  相似文献   

11.
贵州毛茛科植物的种类与分布补遗(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顺志 《贵州科学》1995,13(2):49-54
本文为第二报,对贵州毛茛科植物39种3变种的产地进行了增补,其中梵净山唐松草为新种,小果唐松草,多枝唐松草,网脉唐松草,爪叶乌头,金佛山铁线莲,狭盔高乌头为新记录种和变种,紫鸟头,星毛唐松草为贵州植物志未记载种。  相似文献   

12.
丽水地区植物区系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丽水地区现有的维管束植物206科940属2881种的研究,认为该区植物区系具有种类丰富;起源古老;孑遗种多;地理成份复杂;引种日益增多的特点,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的地区的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湖南五加科植物共有14属,44种(含变种)。分别占全国总属、种数的60.9%和20.8%。其中较原始的多蕊木族Pler an dreae中的属种数目占优势,同时又有较强烈的分化和一定的特有现象,说明湖南既保存有五加科的始生环境又是一个新的分化地区。地理成分分析表明。属的成份是以含种数不多的热带——亚热带成份为主;种的成份可分为东亚型,华夏型等8个类型。是以含种数较多的亚热带——温带成份为主。这种属、种地理成不尽一致的特点。说明了湖南五加科植物区系是自南岭山地和云贵高原隆起之后,由亚热带——亚热带区系迅速演化成现已属泛北极植物区性质的亚热带——温带山地植物区系。这说明湖南五加科植物区系与西南及邻近其他省区都有一定程度的联系,其中与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省联系最为密切,可能由其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4.
对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莨科植物进行区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毛莨科植物种类异常丰富,共计19属97种;分布类型以温带分布区为主,属的温带分布区类型占81.25%;该地区区系成份丰富多彩,不仅是连接南北植物区系的纽带,而且还是中国-日本植物区系和中国-喜马拉雅区系的交汇点。UPGMA聚类结果表明:神农架毛莨科植物区系成份与我国西南山区最为接近,其次与华中地区,东北,日本等地区也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对吉林市磨盘山草本植物种类及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域内,草本植物有36种,分属21个科,29个属,其中菊科植物最多,其次为百合科、蔷薇科等.根据物种的重要值计算结果发现优势度最大的为丝引苔草,其次为宽叶苔草、铃兰、唐松草、莫石竹等.利用多个多样性指标统计科、属、种多样性指数,结果为Shannon指数依次为1.019 5,1.092 4和1.295 1,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334 9,0.324 4和0.361 4,优势度指数分别为0.146 8,0.121 1和0.081 1.  相似文献   

16.
对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茛科植物进行区系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该地区毛茛科植物种类异常丰富 ,共计 1 9属 97种 ;分布类型以温带分布区为主 ,属的温带分布区类型占 81 2 5% ;该地区区系成份丰富多彩 ,不仅是连接南北植物区系的纽带 ,而且还是中国 日本植物区系和中国 喜玛拉雅区系的交汇点 .UPGMA聚类结果表明 :神农架毛茛科植物区系成份与我国西南山区最为接近 ,其次与华中地区 ,东北 ,日本等地区也有较高的相关性 .  相似文献   

17.
伏毛铁棒锤生物碱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伏毛铁棒锤系毛莨科乌头属植物(Aconitum flavum Hand-Mazz)的块根,民间用于医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疼痛、筋断骨折及外伤出血等症,其化学成份的研究迄今未见文献报告。  相似文献   

18.
全国香茶菜属植物学术讨论会于3月29日至31日在郑州召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所、南京药物研究所等17个单位的专家、学者30多人参加了会议. 我国香茶菜属植物有100多种,该属植物主要成份为二萜类化合用,其中较多的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作用.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在太行山区发现的冬凌草即属此类.经药理研究和临床验证,冬凌草确有抗肿瘤和杀菌功能.该药列入国家药典,制剂畅销国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19.
采用Waters 1525高效液相色谱仪,用SymmetryShield RP18色谱柱,以乙腈0.05 mol磷酸二氢钾(磷酸调PH为4.5)(20:80)为流动相,于348 nm处测定了唐松草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显示该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的优点,为唐松草中盐酸小檗碱的测定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壳斗科植物的分布试谈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年多来,我们在保护区采得壳斗科植物有6属31种。虽然本科植物分布于福建的种类与全国种类比较显得贫乏(见表1),但在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中却是仅次于樟科的主要树种。为此,本文试图根据现有的标本资料,对保护区植物区系特点作初步分析。保护区壳斗科各属种类成份的分析壳斗科植物是被子植物中相当古老的一群,已知有9属约900种,可能起源于劳亚古陆,从植物化石(包括孢粉学)的分析报道,早在白垩纪就已存在,晚白垩纪至早第三纪显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