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制冷空调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制冷空调装置的能耗也在迅速增长,因此,研究制冷空调的节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介绍制冷设备的原理,对冷凝器的节能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几种控制冷凝压力来实现节能的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2.
板式空冷凝汽器采用波纹板作为传热元件,强制通风冷凝汽轮机乏汽;具有传热效率高、耐腐蚀性能好、不易结垢及易清洗等优点,使用板式空冷凝汽器是电站空冷技术中的创新,对富煤缺水地区建设电站具有积极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3.
结合公共建筑空调及热水系统的节能背景,分析水疗会所利用空调冷凝热制备卫生热水的适宜性和空调冷凝余热的可利用量,提出空调冷凝热用于卫生热水制备的技术方案和调控方式,探讨冷凝热利用前、后空调及卫生热水制备系统运行费用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冷凝热利用后与利用前相比,空调及热水制备费用同比分别节省15.4%和77.5%,综合一次能节能率为24.4%。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自然工质CO2在风冷热泵复合冷凝系统中的热力学特性,引入有限时间热力学与分析方法,采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建立了自然工质CO2在风冷热泵复合冷凝系统的时间序列模型,模拟和测试了自然工质CO2在风冷热泵复合冷凝系统中的热力学特性,并与自然工质CO2单制冷系统及原风冷热泵复合冷凝系统的性能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制热水模式下,两个风冷热泵复合冷凝系统的效率都随用户要求的卫生热水水温温度升高而降低;达到用户需要水温53 ℃时,自然工质CO2风冷热泵复合冷凝系统卫生热水机组运行约需18 min,而R22风冷热泵复合冷凝系统约为30 min。复合冷凝模式下自然工质CO2风冷热泵系统的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为4.7左右,比R22风冷热泵系统略高。  相似文献   

5.
许然平 《科技信息》2013,(20):448-448
本文针对深圳地铁环中线批量发生的空调冷凝风机故障,从冷凝风机电机接线情况、电缆质量、冷凝风机的三相供电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冷凝风机故障整改措施,从而确保列车的运营质量。  相似文献   

6.
压水反应堆发生失水事故(LOCA)时,应急堆芯冷却系统(ECCS)将过冷的安注水注入到冷管段中,安注水与管道中的蒸汽发生直接接触冷凝,导致温度波动及压力振荡。选用流体体积分数模型、大涡湍流模型和双阻力冷凝模型,在FLUENT平台上对饱和蒸汽与安注水直接接触冷凝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直接接触冷凝过程中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冷凝主要发生在汽液界面附近,主管内蒸汽流量的增加能够阻止安注水回流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7.
冷凝消雾收水装置可实现冷却塔水蒸气深度回收,基于对间壁式冷凝消雾收水装置结构研究,提出了适用于CSCT和FSCT冷凝消雾收水装置的设计方法,建立了冷凝收水装置热力计算模型、冷凝量计算模型及阻力计算模型;并构建了冷凝收水装置设计计算流程。计算方法可为冷凝收水装置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是机械通风冷却塔冷凝消雾收水装置技术研发和推广的关键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入口参数对溶液除湿再生量的影响,提出一种溶液除湿与中高温热泵耦合的空调系统,将中高温热泵的冷凝热应用于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溶液再生。通过建立溶液除湿再生器仿真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入口溶液和空气参数下溶液出口浓度和再生器内温度分布情况,并与中低温冷凝热再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空气入口侧风量、溶液入口侧温度、溶液入口侧流量的增加再生量呈上升趋势;随溶液入口侧浓度的增加再生量呈下降趋势;在80℃附近的冷凝热溶液再生量比40℃时高1. 5~1. 9 g/s。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换热器螺旋管的冷凝传热性能,对R22制冷剂使用VOF模型在螺旋直径为300mm、螺距为19.52mm、管道直径为9.52mm的换热器螺旋管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换热器螺旋管的流场分布特性,研究了流体流速和饱和温度对螺旋管内换热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参数对螺旋管内换热性能的影响,对数值模拟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流体流速时冷凝换热系数的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之间的相对误差为3%-11%,在不同饱和温度时冷凝换热系数的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之间的相对误差为3%-8%,说明数值模拟方法和结果是合理的。该研究为螺旋管换热器的设计优化以及空调热水器一体机的节能损耗给予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超薄聚六氟丙烯表面滴状冷凝的传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等离子体聚合技术制备了铜基聚六氟丙烯薄膜,并实现了水蒸汽的滴状冷凝。冷凝传热系数是相应膜状冷凝传热系数的13~26倍,冷凝寿命为800h。等离子体聚合工艺条件、基底金属发生腐蚀、聚合薄膜老化是影响滴状冷凝传热及寿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复合冷凝技术已经形成了行业标准,替代制冷剂在复合冷凝系统中的应用特性研究是一种趋势。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和分析方法和SIMULINK软件被引入建立氟系替代制冷剂R407C和R410A在复合冷凝系统的仿真模型,其对象为风冷热泵复合冷凝过程。氟系替代制冷剂R407C和R410A在复合冷凝系统中的热力学特性被模拟,并与原R22系统的性能做了对比。结果表明:R410A复合冷凝系统卫生热水水温上升速度比R22系统快,20 min时上升到约60℃,而R407C复合冷凝系统卫生热水上升速度比R22复合冷凝系统慢,约需50 min水温达到47℃左右。系统效率随用户要求的卫生热水水温温度升高而降低。R410A复合冷凝系统比R22复合冷凝系统略高3%~5%,而R407C复合冷凝系统比R22复合冷凝系统略低。  相似文献   

12.
许君  杨刚毅 《广东科技》2011,20(16):75-75
一、项目概况 华南某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央空调工程,建筑地上八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11250m2。鉴于本项目为实验室,空调系统的电费占整个建筑的总耗电量的50%以上,在控制造价的基础上应采用较高节能水平的系统,以降低未来运营的成本,因此采用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板管蒸发式冷凝螺杆冷水机组。  相似文献   

13.
简单分析了压水堆冷凝回流传热模式时的蒸气夹带液滴的现象,介绍了压水堆冷凝回流模拟试验系统,对试验系统中的蒸气夹带问题提出了计算方法,并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到了夹带量与流量的关系,进而分析了夹带对冷凝回流中逆流流动极限的影响及夹带对冷凝传热的影响,揭示了其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环境风速对空冷凝汽器运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建立2×600 MW直接空冷电厂的数值模型,采用Fluent软件计算得到了环境风速影响下空冷凝汽器风机的运行规律,并通过加载翅片管换热器内部汽轮机排汽的凝结程序,分析了环境风速对空冷凝汽器换热量的影响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在环境风速的扰动作用下,环境风速由0 m/s上升至12 m/s时空冷凝汽器周围的流场变化使凝汽器总容积效率下降了15.9%,迎风面风机的容积效率下降幅度更是高达43.6%,而空冷凝汽器的换热量也相应地从1 695.2 MW下降至1 418.6 MW.通过分析获得了环境风速对空冷凝汽器运行性能的影响机理,可为空冷电厂运行背压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国内外尿素装置工艺冷凝液水解技术,对山西晋丰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尿素装置工艺冷凝液水解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速列车空调冷凝风机的变频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车在高速运行中表面产生的负压使冷凝风量相继减小.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不同车速下冷凝风机入口的平均负压值和冷凝风量,结果表明,高速工况下的负压影响冷凝风机正常运行.选取大容量冷凝风机并采取变频调节方式,建立以冷凝温度为反馈信号的PID控制方式,比较不同车速下定频与变频运行所消耗的功率,得出变频运行冷凝风机在列车低速运行时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和一定的变工况适应性,为变频技术在列车冷凝风机上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冷凝式燃气热水炉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燃气热水炉只利用燃料的低热值的情况 ,根据利用水蒸气冷凝后放出的汽化潜热可进一步提高热效率的原理 ,开发了一种可充分利用燃料的高热值的冷凝式燃气热水炉 ,并分析了影响这种热水炉工作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合理的热水炉结构形式 ,根据热水炉的实际运行结果 ,总结了热水炉具有很高的热效率、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锌蒸气冷凝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结合实际 ,从炉气、冷凝介质、冷凝设备来探讨如何提高火法炼锌的冷凝效率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氩蒸气在铂金属表面发生的膜状冷凝过程进行了研究.为保证冷凝过程在相对较长时间范围内持续稳定进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气态分子补充方法.通过逐时对系统内局部温度及密度进行统计,获得了不同时刻的参数分布.结果显示:在模拟时间范围内,液膜厚度近似线性增加,壁面附近液相分子受固壁势能作用而呈现出密度振荡的"液体层状化"分布;液膜内产生温度梯度,固液界面处温度跳跃现象明显.考察了气体温度以及壁面润湿性变化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体温度的升高,温度梯度以及温度跳跃均增大;液相密度略有下降,液体内层状区域的密度振荡范围略有减小,气液界面厚度增加;质量流率以及液膜厚度增长速率也都增大,反映出更大的气固温差加快了冷凝过程的进行,这一点与宏观规律一致.随着润湿性增强,液膜厚度增长加快,液体层状区内的密度振荡范围增加,液膜内温度梯度增大,温度跳跃大幅减小,冷凝过程得到显著强化.显然,近壁面区内的热传导对整个冷凝过程进行的速度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一套卷烟挥发产物的冷凝分级装置,通过控制冷源流速等条件在收集管间形成一定温度梯度,使得不同组分依其沸点、含量和饱和蒸汽压的不同,在不同的收集管中被冷凝。考察了冷源类型、冷源传输管疏密程度及冷源传输速率等因素对冷凝分级器温度梯度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使用该装置对卷烟挥发产物进行捕集,经乙酸乙酯提取后用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超低温氮气作为冷源,冷凝分级器温度梯度为(-35±5)℃~(-65±5)℃时,1#~10#捕集管中分别收集到了320,286,201,172,135,107,98,98,85,85个化合物,其中包括高沸点的新植二烯、中沸点的苯甲醛、低沸点的2-乙烯基呋喃等不同的化合物。大多数化合物随着沸点、饱和蒸汽压的不同,在捕集管中呈正态分布,具有较好的冷凝分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