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什么是贾宝玉之"意淫"?从《红楼梦》最早的批书人脂砚斋到今天的红学研究者,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意淫"所包含的深刻意蕴作出解释,可谓众说纷纭。认为"意淫"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贾宝玉独有的性格情怀,是贾宝玉对女儿特有的非肉欲非功利的真性情。"意淫"与"皮肤滥淫"水火不容,前者是"情天",后者是"孽海";前者是至真至纯、深入骨髓、浸入灵魂的情的极致,后者是"淫污纨绔"与"流荡女子"对"情"的玷辱与戕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文学的角度去认识知识经济,从经济学角度去认识《红楼梦》的仕途经济,并在“红学经济”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脂评《红楼梦》曾反复强调一个“情”字,认为作者是“因情提笔”,“因情得文”,“是欲天下人共来哭比情与。”脂评之情是脂砚斋自我审美体验所得。然而,《红楼梦》以情为文,则已成公论,关键在对于此“情”内涵的认识。历来众说大体可归两端:一说此情指男女之间的爱情;一说此情为作者对现实的愤懑之情。二者大体都是对的。但是,在精神世界中,曹雪芹是以怎样一种主体的世界精神观念为标准,为“内在尺度”,来表现他的愤世嫉俗之情的呢?我们以为,若从客观历史的角度,从古典哲学的美学精神的角度来考察,或  相似文献   

4.
余光中先生的诗浸染着浓浓的“乡愁”,这种“乡愁”是诉说不尽的忧国怀乡的赤子情怀和解不开的中国情结。本通过对余光中最具代表性的“乡愁诗”的解读,来探寻诗人的“乡愁”之源,“乡愁”之境以及“乡愁”之情,一展诗人浓郁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5.
本从对红学研究中所谓“高层次”、“低层次”的议论有感而发,就如何阅读《红楼梦》及研究红学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反对将古典艺与现代科技轻率地不伦不类地杂交。并为红学中的“素隐派”正名,认为它乃阅读和研究《红楼梦》的入门之路。  相似文献   

6.
清代的袁枚对于“情”的认识明显比前人更深刻,在重“情”方面也大大超过了他们。不过,在这一点上,学者们仍然注意不够。他们往往只是从“性灵”的角度来论述他的诗学理论,使他的诗论中“情”的意义在相当程度上仍然局限在传统范围之内,而忽略了其中创新的内涵。其实,袁枚诗论中的“情”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拓展,主要表现为:以“情”代“志”;以“情”求“性”。袁枚的这种理论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贾宝玉的痴与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宝玉是古今第一大情人,也是天地间第一大痴人。他的痴是一种对美对生命的追求和眷恋,更多地表现在对大观园内女儿们的关怀上——即他看重的是人。在现实的生活中他经过了情惑、情悟的体验,最终是上了”情绝”——“悬崖撒手”、“归彼大荒”之路。贾宝玉从痴到悟,深刻地反映了18世纪那个时代的黑暗与腐朽。贾宝玉的悲剧结局是时代的必然,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倾筐 谓心情焦急不安或感情急切不耐。 (1)坐起叹汝好,愿他甘丛香,倾筐入怀抱。(《读曲歌》) (2)夜觉百思缠,忧叹涕流襟。徒怀倾筐情,郎谁明侬心?(《子夜歌》) (3)逶迤总角年,华艳星间月。遥见情倾廷,不觉喉中哕。(按:此例“倾廷”之“廷”当为“匡”,乃书写形近致误。)(《欢好曲》)  相似文献   

9.
“红学”中有关袭人的评价历来颇有争议,褒贬不一,本文作者针对自己旧作中对袭人形象的片面认识,作了自我修正,客观评价,还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
周汝昌先生从事红学研究已经整整50年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钻研,他著作等身,享誉海内外,他的成就,是继胡适、俞平伯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他的以《红楼梦新证》为代表的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突破了新红学的某种局限,为红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更现实的道路。滥觞于本世纪20年代的新红学,不同于旧红学素隐式的考证的本质区别在于它运用现代的、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红楼梦》,具体来说就是用“历史的传记的方法”、“版本的方法”(胡适语)和“文学批评的方法”(俞平伯语)来推断、考证作者的生平,分析作品里的人物,比照不同的版…  相似文献   

11.
对文学的审美离不开形式与内容,在审美过程中不能忽略任何一方面,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两者兼而有之,这也是文学艺术成熟的标志。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观点,把中国文论的重心由“言志”转向“缘情”,且对赋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效果也提出了更明确的认识。本文试从《文赋》中题材选取和语言艺术两方面来分析陆机赋在“体物”上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红学”中有关袭人的评价历采颇有争议,褒贬不一,本作针对自己旧作中对袭人形象的片面认识,作了自我修正,客现评竹,还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对联 ?”对这个本属常识范围的问题 ,还有必要说一下。有的报上发表的“对联”竟有长短不一 ,出句七个字、对句六个字的。我也曾从某些全国性大报上偶尔发现某著名小说家、某著名的老年散文家发表的对联 ,竟是根本不合格律的毫无对称美可言的散句 ;另外 ,还见到过有报刊和联书中 ,将毛泽东七律诗中最后两句“天若有情无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当作对联登出来的 (十年动乱期间把这两句写贴出来作为‘春联’的 ,屡见不鲜 )。在 1 990年某期《写作》杂志有篇文章说到一个有关故事 :某博士生寒假还乡 ,他在众乡邻心目中是文化素养特高的…  相似文献   

14.
徐业晟  王琳 《科技信息》2009,(27):248-248
在管网养护工作中时常会遇到些用户水小的问题,令人十分头疼。殊不知是由于小区供水方式中不合理因素引起的。本文将从设计的角度,结合具体管网科历年来“三来”处理案例,对小区两路供水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作一个初步的认识。文中不尽之处,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相似文献   

15.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奇葩。它常常以精当、凝练的语言概括政治家的政绩、评论文学家的成就以及其他名人的种种行为——有的言事,铺陈抒怀;有的讴歌,情蕴其中;有的追怀,感慨万千;有的凭吊,悲情荡漾;有的鞭挞,入木三分。其中富含大量的文学、史学、文化知识。高考就曾出过“指出对联中的人物是谁?”的试题,近年来虽未直接这样考查,但2004年已把对对联纳入语言表达试题的范畴,即  相似文献   

16.
变换分析法所涉及的原则和规律,有助于对古汉语句法结构中的语序变化作出正确的认识。文章从句法变换的角度,对古汉语语法研究中关于句法成分“前置”“后置”的说法进行了评论,指出一些教材和专著中的有关阐述不尽符合客观的语法事实。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通情”、“达理”,所谓“通情”,就是教师起“引路”、“架桥”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情感,包括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贯通起来,并相契合;所谓“达理”,就是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不仅从情感上强烈地感受到它,而且在认识上深刻地理解它,即对课文的领会要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8.
王志春 《科技信息》2007,(14):200-201
歌唱与情感关系的认识直接涉及到歌唱者如何分析作品、理解作品,通过分析、理解把作品内容传达给听众,让听众通过歌声来领悟作品的内涵,感受作品的喜、怒、哀、乐,与歌唱者及作家产生共鸣。歌唱中的声与情在歌唱艺术历史发展长河中已有过“唱声”与“唱情”的不同见解。对于歌唱与情感的主从关系,历来也有不少音乐家、美学家、评论家等对此进行过精辟地论述,分别提出不同的观点。本文即是从情感的定义,歌唱中“声”与“情”的相互关系以及情感的特性和情感对歌唱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七哀”之义,古今学者有各种不同的解释,然不乏揣测之辞,似言有未尽善者.兹略述如后: 其一,六臣注《文选》吕向说:“七哀,谓痛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闻见而哀,口叹而哀,鼻酸而哀.”他将痛、义、感、怨、耳目闻见、口叹、鼻酸并列,以释“七”之数,古籍并无根据.且所列七项,亦非并列之七事,痛、义、感、怨四项属于内心感  相似文献   

20.
红学的形成和发展以至成为当代显学在20世纪这一百年。《红楼梦》的评论研究,一百年来,大故造起,影响比较大的是“新红学”,五十年代对胡适派唯心主义实用主义的批判,七十年代末红学迎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百年红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红楼梦》空前普及,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指导思想研究方法不断端正、调整,研究成果大量出版,全景立体式《红楼梦》文化形成,先后出现了一大批有成就的红学家。百年红学不能令人满意的是过分重视曹雪芹生平家世及版本的考证,忽视对文本的研究阐释,索隐派旧红学和考证派新红学的影响还很大。未来红学的希望在于将《红楼梦》文本作为研究的主体和中心,十分重视端正研究指导思想和方法,培养跨世纪的青年学者,坚持双百方针,和而不同,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对不同己者宽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