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是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关键。针对拉萨市交叉口渠化问题,总结阐述了平面交叉口在渠化设计中存在问题及相应的设计方法,并利用VISSIM仿真软件进行验证,对比分析交通渠化前后相关交通运行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合理的渠化设计交叉口进口道车道功能,优化交叉口内部各方向机动车流的行驶路线,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2.
刘琦  张威  宋安 《山西科技》2010,25(1):40-42
在指出渠化概念及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道路十字交叉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城市道路十字交叉口渠化方法,并结合长沙市万家丽路的具体情况,对该路段的十字交叉口进行渠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T形平面交叉口是公路交叉口中的一个常见形式,对T形交叉口进行渠化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组成干道的通行能力.文章结合具体的T形平面交叉口设计实例,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设计方法,提出渠化设计方案,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城市道路交叉口渠化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研究了城市道路交叉口渠化的关键参数。基于机动车行车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提出了交叉口展宽段及展宽渐变段的长度计算模型。选取菏泽市长城路与牡丹路交叉口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借鉴价值,为畸形交叉口渠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交通仿真的交叉口渠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劲松交叉口为例,分别对该交叉口改善前后的运行效率进行了模拟对比,分析了的渠化设计对交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评价信号交叉口右转渠化岛设置给非机动车过街带来的交通安全风险,实地采集了南昌市5个信号交叉口的视频,并提取了各交叉口右转渠化岛区域机非冲突数据、交叉口几何设计特征、交叉口渠化方式以及交通流特性等数据;采用改进型TTC指标对交通冲突进行判定,共得到304起冲突事件;基于贝叶斯方法构建了考虑不同交叉口间异质性的随机效应冲突模型,对比了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负二项模型的拟合优度并分析了显著影响因素;基于随机效应模型,确定了期望机非冲突数计算公式,绘制了不同交通流情况下信号交叉口渠化岛设置标准曲线。研究表明:相比于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对机非冲突有更好的拟合效果;相比于无渠化岛交叉口,软渠化岛和硬渠化岛的设置会导致交通冲突分别增加38%和61.4%;右转机动车交通量、过街非机动车交通量和非机动车违法行驶数量每增加1%,将导致机非冲突分别增加0.85%、0.44%和0.18%;右转机动车平均速度每增加1%,将导致机非冲突减少2.5%。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压缩比为9的汽油机活塞顶部形貌,获得压缩比分别为10、11和12的驻涡型与驻涡渠化型两类六种燃烧室,结合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对各燃烧室的点火燃烧特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压缩比为10的驻涡渠化型比驻涡型缸压峰值低7%,压缩比为11的驻涡渠化型缸压峰值也比驻涡型有所降低,但驻涡渠化型在压缩后期因能形成明显滚流而具有较高的湍流强度。压缩比为12的驻涡渠化型因活塞顶部凸脊分割燃烧室空间作用显著,有效影响了点火燃烧进程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压力升高率峰值也为六种燃烧室中最高。随着压缩比提升,驻涡型和驻涡渠化型燃烧室的缸内峰值压力、峰值温度与平均指示压力等均升高,排放性也逐渐趋好,但压缩比为12的驻涡型比驻涡渠化型峰值压力高21.5%。因此,合理设计活塞顶部形貌可有效组织缸内流场并提升点火燃烧品质,是汽油机低成本提升压缩比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刘西涛  张永生 《科技信息》2007,(28):268-268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飞速发展,道路交叉也变的日益频繁,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重要性、数量和规模也相应日益增大。文章简要介绍互通式立体交叉T型平面交叉的渠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浅谈环形交叉口改造的交通组织和渠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彬 《广东科技》2009,(14):249-251
城市道路中的环形交叉口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现在却成为了道路上的主要拥堵点.通过厦门市吕厝转盘交叉口的改造实例,从设计思路、步骤等方面介绍环形交叉口改造的交通组织和渠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道路扩建与进口渠化拓宽引发的交叉口几何空间过大、车辆通过时耗过长、车流轨迹冲突加剧等交通问题,基于不同待行区渠化设计图,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分析了左转、直行与综合待行区的设置条件,结合不同转向车流消散运行规律,基于“停止线”与“冲突点”两类参照系,构建待行区交通组织通行效能理论计算模型,推导了给定设计条件下待行区单位周期通行效能提升率。案例仿真分析表明,单进口道待行区的合理设置与科学组织对于提升交叉口的通行效能近似可达单位周期2 pcu/cycle,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停止线”与“冲突点”参照系条件下的通行效能理论计算模型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岑维嘉  刘德华 《科技资讯》2007,(20):100-100
互通式立交是路与路之间连接的交通枢纽,车辆的进出均是通过立交实现的,所以立交处的交通量往往比较大且集中。由于我们目前所建的高速公路在收费方式上基本为封闭式收费,这样在立交的布置上为了便于集中收费,统一管理,大部分采用了将立交的匝道置于高速公路的两侧,通过引线将立交匝道连接起来的,并向前延伸与被交叉公路平面相交的方式。这样在立交引线与交叉公路的连接部处就产生了T型平交口,这部分是互通式立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时甚至是决定整个互通式立交的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和交通安全的关键部分。因而在立交设计时,就需要将平交口纳入其总体设计中,进行必不可少地渠化设计。  相似文献   

12.
高新永 《科技信息》2011,(9):280-280,309
在高等级沥青路面破损现象中,车辙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主要介绍了渠化交通导致车辙的形成,车辙机理的形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混行交叉口网联自动车专用道的布设方案,分析了不同专用道布设情况下网联自动车流和人工车流在交叉口内的各种冲突,根据是否受专用道布设位置影响,将其分为基本冲突、左冲突和右冲突.在此基础上,以混行交叉口通行能力最大为 目标,构建了一套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包括车道渠化、流量分配和信号配时相应约束,在给定的专用道布设方案...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快速公交(BRT)时空优先权引发的交叉口拥堵问题,以太原市平阳路与学府街交叉口为例,通过交通调查分析交叉口存在的问题,运用"借BRT车道掉头"的方法对该交叉口的渠化和信号控制方案重新设计,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原方案和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优化后北进口道左转车辆的车均延误与车均停车时间分别下降了15.2 s、13.2 s,掉头车辆的车均延误与车均停车时间分别下降了9.6 s、10.8 s,左转与掉头的平均排队长度降低42%.结果表明:文章所给"借道掉头"设计方法能缓解BRT与其他车辆在平交口的冲突,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一种采取左转车绕渠化岛候驶,变左轮为直行的交通组织方式,并举出三种型式示例且对其运行左转车的过程、基本计算式、计算步骤与方法提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各种型式及其特定的适用性;着重介绍了拓宽的方法和渠化的主要作用;分析了拓宽和渠化后的各种交叉类型的一般应用和功能特征。通过分析可知,每种交叉类型不论在形状和渠化程度上都有很大差别,但介绍的各种交叉类型足以包括平面交叉设计的一般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各种型式及其特定的适用性 ;着重介绍了拓宽的方法和渠化的主要作用 ;分析了拓宽和渠化后的各种交叉类型的一般应用和功能特征 .通过分析可知 ,每种交叉类型不论在形状和渠化程度上都有很大差别 ,但介绍的各种交叉类型足以包括平面交叉设计的一般应用 .  相似文献   

18.
客运专线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客运专线列车开行方案的特性及其确定过程,提出了通过车流合并来确定和优化列车开行方案的方法.给出了车流合并的概念,研究了车流合并对运输组织的影响并提出了车流合并的原则;设计了合并车流的数据结构及相关计算机算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在公路桥梁设计和评估中,车辆荷载是主要的问题之一,现有车辆荷载取值规范只对一般的设计适应,如果是精度要求比较高的桥梁关键构件设计或桥梁评估,则要与实际车辆荷载的特征相结合,建立模型。由于目前我国交通流数据的特点是存在大量静态车辆,因此采用合成车流方法对交通流进行模拟,确定荷载效应预测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对合成车流的车辆荷栽模拟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并对Rice方法在合成车流运行的桥梁荷载最大值进行预测的适用性进行研究。基于此,建立合成车流的车辆荷栽效应模拟与最大值预测过程。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车流数据校验既有设计车辆荷载模型,提出随机车流荷载下桥梁车载效应极值外推方法。基于某高速公路桥梁动态称重系统长期监测车流数据,建立随机车流荷载模型,分析简支T梁桥的车辆荷载效应极值,据此校验国内外桥梁设计车辆荷载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欧洲Eurocode3规范和英国BS5400规范的设计车辆荷载效应标准值远大于中国JTG D60—2015规范标准值和美国AASHTO荷载规范标准值;针对我国交通荷载现状,欧洲Eueocode3规范与英国BS5400规范设计车辆荷载模型的重现期趋于无穷大,而美国规范的重现期小于1 000 a,我国JTG D60—2015设计车道荷载规范的重现期为1 000~4 000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