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奥秘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宇宙也不是。我们看到的早期宇宙,也许很大程度上是引力透镜夸大和扭曲后的样子。爱因斯坦给了我们一种想象:在我们和某遥远天体间的直线上存在一个星系,遥远天体发出的光被这个星系弯折、会聚后到达地球,在我们看来,这个遥远天体就被“放大”了,也更明亮了  相似文献   

2.
天星 《科学24小时》2010,(12):12-13
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年轻姑娘的眼睛闪烁在德黑兰的夜空,与星星交相辉映。夏季夜晚,从阳台上睡觉的床边,可以看到夜空的很多星星,她会躺在床上凝视夜空,遐想神秘的宇宙和黑暗的深空,奥妙在哪里?太空里有另一个她吗?她会不断地寻找……  相似文献   

3.
测定光速     
<正>它是宇宙的速度极限,也是我们借以认识宇宙的一个关键数据。不过,为了确定这个数值,科学家们真是很下了一番功夫。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相信,我们之所以能看见事物,是因为眼睛发出了光线。大英雄亚历山大宣称,因为我们一睁眼就能看见遥远的星星,说明星星发出的光不到眨眼工夫就已进入我们眼中,所以光速必定  相似文献   

4.
H.Janka  谢懿 《世界科学》2002,(10):22-22,34
在宇宙的某个地方每一秒钟都会发生超新星爆发。即使它们的距离极为遥远,这一恒星灾变现象仍能为我们提供有关恒星形成的重要信息——其抛射出几个太阳质量的恒星碎片丰富了星际空间重元素和放射性元素的含量。 尽管超新星非常的明亮,但是超新星爆发的能量  相似文献   

5.
光明宇宙 宇宙看似没有尽头.四百年前伽利略把望远镜对准星空,从那时起我们接收并破泽了无数的天外信号--恒星、星云、星团、星系和星系团发出的光.它们是我们探索宇宙的航船,带领我们向宇宙海洋的深处前进.只要有光,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四百年间,这个光明宇宙的边缘扩展了上千万倍.就在写这篇文章前不久,我们刚刚收到某个遥远星系发来的信号.  相似文献   

6.
装点在夜空中的星星,有的好像含情脉脉,有的又似乎神秘莫测。它们使人感到宇宙是那样的安然和平静,然而,你是否会想到,宇宙中曾经发生过一次剧烈的“大爆炸”。这次“大爆炸”以雷霆万钧之势把所有天体猛烈地推向四面八方。它虽然发生在大约150亿年以前,但直到今天还没有停息。它使宇宙中的所有星系都在以极高的速度向更加遥远的空间飞奔,并且还将长时间地飞奔下去。  相似文献   

7.
浩瀚的宇宙,无限的银河,自古以来就一直唤起人们美好的梦想:我们并不孤独,在那遥远的宇宙深处,很可能存在和我们类似的生物.也许某一天,他们会像科幻电影<外星人>中的"ET"("ET"在此文中指外星人)那样,骤然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时代里,科学向探究自然界的秘密展开了全面的进军。有几个部门推进得特别迅速。宇宙物理学就是这些部门中的一个。这里所谈的不仅是关于利用火箭和行星际科学站研究太阳系行星和行星际介质。自然,在这方面我们也期待着最丰硕的成果。但是与此同时,目前已有可能把用来观测更为遥远的星球的天文仪器射出大气层而送入宇宙空间。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到目前为止,对遥远的恒  相似文献   

9.
秋高气爽,在秋天的夜晚,天空也显得分外明朗,令人神往,使人多么想上天去逛一逛,去认识这些晶莹可爱的星星。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认星的方法。 认识星星,首先要有一张简易的星图。我们可以从地图上知道地球上有哪些国家,每个国家的位置在哪里。而星图可以告诉你:天空中有哪些星星,它们彼此之间排列的位置是怎样的(图1)。 (关于星座、星座的划分以及星星的等级,本刊已于1999年在“本刊专栏”中的“宇宙风采 天文学入门”专栏中分期加以介绍过,请读者朋友参阅。——编者) 天上到底有多少颗肉眼看得见  相似文献   

10.
正夜空中繁星密布,而地球不过是广袤宇宙中一颗毫不起眼的行星而已。虽然人类给一些星系起了名字,如"猎户座"、"北斗七星"等,但宇宙中还有无数尚未起名的星星。想要知道宇宙中大致有多少颗星星,其中一种方法便是先数出某个普通星系中星星的数量,再乘以宇宙中估计出的星系数量。  相似文献   

11.
李国材教授的《谈谈物质宇宙和非物质宇宙》一文关于我们物质宇宙之外还存在非物质宇宙的假说是一篇有激烈争议的论文。它涉及自然科学多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也必然地与哲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相关联;同时发表的周守仁同志《“非物质宇宙”设想的逻辑矛盾》一文认为,李国材的“非物质宇宙设想有着不可克服的逻辑矛盾,是不能成立的理论。”对于宇宙模式这样重大而又十分复杂的课题,也许不是我们当代人能解决的了的,但是谬误和真理是一对孪生子,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任何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在内,也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这两篇文章的发表,或许能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们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2.
死亡之星     
宇宙创民之谜 在无垠太空的深处,潜藏着可怕的毁灭之光。毁灭之光所到之处,一切生命都被荡涤干净。毁灭之光是由无法想象的巨大物质爆发时所产生的,在浩瀚宇宙中,这种大爆炸每天要发生几百次。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这种死光的来源。现在,他们也许终于找到了答案,而这个答案也蕴含着宇宙创世的大秘密:宇宙是怎样诞生的,生命是如何出现的。当我们仰望夜空,能看到满天繁星闪烁,然而,很多亿年前,宇宙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那时的宇宙一片黑暗,没有生命,没有星星,也没有光来照亮无边的黑暗──那就是宇宙大爆炸刚刚止息之时。 …  相似文献   

13.
赵君亮 《自然杂志》2005,27(4):199-203
1054年7月4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到了一颗突然变亮的星星,这就是著名的蟹状星云超新星.超新星爆发是大质量恒星演化晚期的产物,在恒星物理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说,超新星的一些物理特性对于遥远天体的距离测定,以及对确定宇宙距离尺度和宇宙学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包括暗能量的发现.  相似文献   

14.
这不是科学幻想小说.它是我们关于宇宙如何始于"热大爆炸"的最佳理论,而且有可靠的证据支持它.天文学家能够测量到随宇宙不断膨胀而迅速后退的遥远星系.他们能够探测余辉,而在这次膨胀前它  相似文献   

15.
夸克和宇宙     
在下一个15年里,宇宙学的未来也许并不清晰。像以前一样,宇宙可能再一次超出了我们的掌控;也许就像粒子物理学家希望他们的标准模型是成功的一样,就宇宙学而言,我们会有更高的精度却没有更多的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我想看得更远!"这不仅是天文学家的愿望,也是许多好奇心十足的普通人的期待。自400多年前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观察宇宙以来,人们一直在利用更大的望远镜观察更远的宇宙,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用大型天文望远镜看到离地球131亿光年的遥远的天体。光速是有限的,观察遥远的宇宙其实就是观察宇宙的过去。现在能观测到的最古老的天体,是宇宙大爆炸后数亿年形成的。大爆炸后3亿年,  相似文献   

17.
武夫 《科学之友》2003,(11):19-19
从事天文研究的美国科学家们日前宣称,他们使用哈勃望远镜在一个被称做M4的球状星团内发现了1颗宇宙中迄今为止最古老的行星。它的年龄有130亿年,是宇宙中所有已知行星年龄的两倍还多!当它诞生之时,太阳和地球等星体都还没有影子。这颗宇宙最古老行星的发现引起了科学界巨大的震撼,由于行星是繁衍生命的必需桥梁,因此,美国科学家预言,早在130亿年前宇宙中也许已有智能生命存在,并且这些外星生命还曾亲身体会过恐怖的“末日来临”。诞生在130亿年前这颗类似木星的遥远气体行星距  相似文献   

18.
把罗伯特近(Howard Percy Robertson)对宇宙学的杰出贡献提给这次纪念讲演,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荣誉,这感受,通过阅读罗伯特逊过去的优秀作品目录而进一步增强了。要评价罗伯特逊的工作,就必须了解其背景。爱因斯坦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它是现代的引力理论。在这理论中,引力和宇宙学都被几何化了。爱因斯坦本人想象了一个空间上封闭的、时间上独立的宇宙。弗里德曼(Alexander Friemann)找到了——或者说猜到了——爱因斯坦方程的一个非静止的宇宙解。哈勃(Edwin P.Hubble)关于遥远星系红移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这样的观念,即宇宙通过其膨胀而进化。  相似文献   

19.
太阳的年龄     
年龄的矛盾 宇宙不仅伸展的空间十分遥远,而且绵延的时间极其久长。难道我们不该问一下:宇宙的年龄有多大、它将来还能活多久吗? 在古代,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只是猜想而已。例如,按照《圣经》上的说法推算,宇宙似乎只是在大约6000年前才创造出来的。 1785年,苏格兰地质学家赫顿第一次尝试从科学上回答这类问题。他在《地球理论》一书中估算了地球表面缓慢变化——山脉的  相似文献   

20.
比较恒星学     
宇宙中无数的恒星由于离开我们都非常遥远,因而即使在大望远镜里也只是小小光点,惟有太阳呈现可见圆面。人们把太阳作为一颗普通恒星和其他恒星进行比较,从而提供了一种研究恒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