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稼轩词数量之多、题材之广、风格之多样堪称宋词之冠.他善于创造性地融汇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学形式的优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从而形成了稼轩词雅俗相济、灵动活泼的语言风格,其中对话方式的巧妙运用就是其表现形式之一.文章拟用语言分析的方法对稼轩词中的对话描写及其表达功能进行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2.
稼轩放翁由于共同的时代感召、相近的家庭教育和相通的人生理想,二人声气相较,在军事方略上时有异同。一生主战,反对主和;在注重正面战场的前提下,提倡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遣谍离间,乘敌之隙,待机而动;在建都对于北伐恢复的重要性方面,二人有共通之处。其差异之处在于稼轩是一位军事家,放翁乃一文士。稼轩之论全面冷静客观,切合实际;放翁之思,热烈激情,却时有差误。相比较而言,二人之军事见解,虽同中有异,但陆逊于辛。  相似文献   

3.
庶庵齐庵偃湖,秋水观是稼轩词中重要的地名,也是辛词研究中有争议的地名。三考着重考证稼轩词中涉及稼轩及好友交往唱和的庶庵、齐庵偃湖、秋水观、翠微楼、悠然阁等书斋、居室;积翠岩、清风峡、峡石、前岗等游赏之地。尤其《稼轩词编年笺注》收稼轩与郑舜举唱和词《水调歌头·和郑舜举蔗庵韵》四首。未采用《广信书院本》符合太守身份书斋名庶庵,而误用不适合郑舜举职务,思想的书斋名蔗庵。而"蔗庵"至今流行于稼轩词版本,当今值得考研,并更改,还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4.
辛稼轩以词称雄于世,其诗反为词名所掩,不受世人关注。其实,稼轩诗多有可观之处。稼轩诗大多抒写退居心态,吟咏志趣性情,饶有理趣和谐趣;诗风或平易质朴或拗折峭拔。解读稼轩诗,不仅可以认识其艺术风貌,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稼轩的思想性情和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5.
稼轩是位既豪迈热烈又能冷静思理的辨证统一词家。其全部创作具有着鲜明的思辨式人生方式。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以其渊博知识和敏感力审视着古来种种“物理变化”的“万物必然之理”,而主张“天道好还,亦以其理而推之耳”,故其词天然地通向了理悟的进程。他善于在孤寂中“坐中夜思”,甚至通宵“不寐”,引发出他独特的哲思顿悟;并经常“以古准今”和在现实复杂实践中审视自我、反思自我、否定自我、总结自我,从而获得人生的转机和新生。在词中形成了他自觉理性显场的特性。“理”并不悖于“情”,稼轩能依照“带情韵以行”的艺术规律写词.使他成功地“运深沉之思于雄杰之中”,创造了傲视千古的将豪壮炽热情感与冷峻理性思辨相结合的“稼轩体”。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中国词学研究会、上饶师范学院联合发起的纪念辛弃疾诞辰870周年"辛弃疾与词学"国际学术论坛,于2010年10月在江西上饶师范学院成功举行。与会代表对辛弃疾的思想、政绩、辛氏家谱、辛稼轩笺注、稼轩交游区域以及交友群体,词与音乐的关系以及辛词与词学的应用型研究都做了深入的探讨。关于辛稼轩研究的文献资料、对辛稼轩的传播和接受研究,以及词体盛衰的研究,是本次论坛的亮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历史资料与稼轩词的分析,可发现,庆元二年对稼轩俳谐词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辛弃疾遭受了政治大风波与遭遇了生活大灾难,但反倒使辛弃疾的词风也由悲壮、悲凉转为谐戏、幽默,稼轩俳谐词不仅数量大增,而且视野开阔,达到了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8.
稼轩词中多有涉意归隐之篇章 ,此与辛稼轩仕途之得失密切相关。由此入手 ,便可体察辛氏的实际心理 ,即他在功名、归隐、入世、出世间的取舍及其标准和原因。为进一步说明辛氏的强烈用世之心 ,把辛词与陶 (渊明 )诗作了比较 ,试图通过这种考论比析 ,揭示出稼轩归隐时期较为真实的心态 ,并认为这种心态实际上正是中国传统士人的一类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9.
刘禹锡作为中唐独具特色的诗坛大家,其诗能于韩孟、元白诗派之外独辟蹊径,影响了晚唐乃至整个宋代诗歌。而刘诗传播的高潮时期正是在宋代,因而宋人在刘禹锡诗歌的解读过程中所透露出来的诗学观值得关注与探讨。宋人刘诗观可概论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政治讽刺诗:欲拒还纳之“怨刺”;其二,咏史怀古诗:精警深微之绝唱;其三,民歌体乐府诗:“奔轶绝尘”之天籁。可见宋人经过初期长达百年的仰视与模仿以后,已能冷静地阅读和分析唐人诗歌,从而拓展出了一套宋人自身的有关唐诗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稼轩词才兼众体,风格多样,无论是立意、遣词,还是用典、章法,都别具一格,充分体现了词人高超的创作才能。本文从几方面试对稼轩词的结尾艺术进行例析,以期从一个侧面探讨稼轩词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现代汉诗呈现出叙事性的倾向。这种叙事性的诗歌关注日常生活,诗意地展现了日常生活的种种,并且通过纯客观、口语化等叙述方式,表现出客观、冷静、不动声色的外部特征。相对小说等叙事文体,叙事性诗歌对事件的处理方式是"破碎化"的。  相似文献   

12.
悼亡诗是哈代诗歌中最富有独特、真切的生命体验与审美体验的部分,也是哈代诗歌中情感最真挚风格最朴素的部分。无论是对亡故的妻子还是手足情深的妹妹或者友人,诗人都怀有一种深沉而绵长的情感。而尤以悼亡妇诗歌最为感人至深。诗人以冷静与克制的语言来捕捉与叙写细微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意象与情节,在短暂与永恒中体味情爱的况味与生命的无常。对昔日情爱的追思与生命的不可往复的怅恨的结合,体现诗人对生命的独特思考同时也给诗歌蒙上了一层宗教性的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13.
南宋杰出抗金志士,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中晚年乡居信州之带湖和瓢泉,长达20余年。稼轩词626首,有三分之二创作于信州。信州的山水田园及其生活,对稼轩词创作起了重要作用。因此,考证稼轩词所涉及到的信州古今地名,有利于加深对辛词的埋解和对辛弃疾的深入研究。我在上饶20多年工作中,对稼轩在信州的创作环境及词中涉及的信州地名,进行了历史考证和实地考察,对当代部分专著中的稼轩词信州古今地名注释,提出如下考辨,就正于稼轩词研究的专家学者。一、带湖:位于信州府城北里许,古茶山寺东,今上饶市北郊,上饶市第一中学东侧至北门乡龙牙亭一带田园山地。  相似文献   

14.
稼轩词中“西北”语词释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位词“西北”在稼轩词中已成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代码或符号,它与神话传说、华夏情结、汉唐气象、帝都观念等文化传承相关,并由此从一个侧面窥见到稼轩南归后的情感轨迹及其诗、词差异。  相似文献   

15.
现存《稼轩词》版本有十二卷本和四卷本之分。十二卷本的祖本是刘克庄作序的《稼轩词》全集本,信州本十二卷即以此为底本翻刻,此二本已佚。元大德广信书院十二卷本出自信州本,王诏刊本出自元大德广信书院本,毛氏汲古阁刻本出自王诏刊本。四库全书本和辛启泰《稼轩集》初刻本皆源自毛氏汲古阁钞本。辛启泰《稼轩集钞存》本以辛启泰《稼轩集》初刻本为底本,并附录了从《永乐大典》中辑录的36首辛词。朱祖谋将《稼轩集钞存》本中补遗的36首刻入“彊村丛书”。四卷本的祖本是稼轩生前所刻四卷本,长沙坊刻本即以此为底本翻刻,此二本已佚。吴讷本的底本即为长沙坊刻本,毛氏钞本则直接影钞自稼轩生前所刻四卷本。陶湘甲乙丙三集刻本刻自毛氏汲古阁甲乙丙三集,赵万里校辑之丁集出自吴讷本《稼轩词》四卷之丁集。  相似文献   

16.
彩云深处稼轩风--论稼轩词对滇词的深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弃疾作为宋词一位大家,影响深远。地处祖国边陲的云南,元、明、清三代竞有不少人的作品明显表现出“稼轩风韵”。滇词优秀作家有意追求“稼轩风”。他们以身世之感入词,表现真性情,并承袭了稼轩词中所蕴含的人格意识、社会批判与历史反思意识,觅求知音与“回归”(归乡、归隐)意识。其艺术风格,或潜气内转,或纵横捭阖,或悲慨淋漓,或超尘高蹈,从而使滇词具备了较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相当的文化品住。  相似文献   

17.
对词雄稼轩一生不同阶段的评价,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一个重要原因是稼轩词中情感与理性常呈冲突表现。本文对这种冲突的不同表现从不同角度作了分析。说明讲气节、秉至诚、做真儒乃为其始终如一的追求和人材特征。  相似文献   

18.
辛弃疾的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其词作,但其散文作品亦很突出,尤其政论文.稼轩以爱国主义为创作基点,其文思想、境界与格调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同时,稼轩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全面展现其经纶之才,以缜密的逻辑和慷慨纵横的文风彰显其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本文节选自《辛弃疾词艺探胜》书稿第七章第五节.辛词“雄深雅健、温婉悲凉”的总体风格的形成,其根源有五:一为自身气质所决定,二为审美追求所导向,三为时代环境所造就,四为传统文化所影响,五为社会氛围所熏染。稼轩体有三义:一指辛词风格个性,二指伤时忧国,志在有为之性情,三为以文入词、以论入词之形式。辛词总体风格形成之后,影响着当时与后世的词风,稼轩词派绵延百有馀年,稼轩体风行七百馀载,以至终古不衰。  相似文献   

20.
后期新月诗派在秉承前期新月诗派“理性”思想的同时,无论在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中都逐步渗入了许多现代主义的因素。在趋向现代主义大潮的过程中,后期新月诗人冷却诗情深刻冷静地思考人生,在诗的题材、诗感上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趋近。在后期新月派诗歌里,引人注目地出现了大都市的病态、现代人的精神异化。后期新月诗人对“主智诗”的寻求,“城市诗”的开拓,都是对中国新诗史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