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有色冶金企业绿色发展的意义,指出了有色冶金企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从环境管理组织机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体系、环保设施配套化与匹配化运行管控体系、环保设施运行管理体系、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等6个方面出发,探索建立了符合有色冶金企业绿色发展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为促进企业建立切实可行的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较好的助推有色冶金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段新虎 《科技资讯》2010,(34):82-82
随着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相关技术的开发和广泛应用,许多传统工业都实现了对新兴环保技术的运用,本文以冶金机械的绿色技术为例,浅谈冶金机械中绿色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实质性内容。  相似文献   

3.
绿色冶金机械设计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设计是当前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制造业中的体现。本文在分析绿色技术背景的基础上,给出了绿色设计的特征和冶金机械行业中使用的必要性,提出了绿色设计的体系结构及实施内容,指出绿色设计冶金机械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冶金机械设备生产行业中,绿色制造、绿色设计及相关设备的报废处理并没有得到相关企业重视。因此,降低冶金设备的能耗,实现冶金设备的绿色设计和制造具有非常重的意义。本文对冶金机械的绿色设计与制造进行了研究,对绿色材料H型钢优点进行了介绍,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推动我国冶金机械的绿色制造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可控氧流冶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可控氧流冶金的原理、特点、方法,介绍可控氧流冶金在金属熔体的无污染脱氧以及从溶解于离子熔体中的氧化物提取有价金属方面的研究状况,认为可控氧流冶金有利于创建全新的绿色冶金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王蔚  宋荣方 《科技信息》2012,(33):122-123
本文从通信网络、设备、服务三个方面总结了绿色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和方向,着重阐述了融合趋势下绿色IT技术所发挥的示范作用,以及产业链各环节对绿色产业生态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建筑工程领域,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能够显著提升材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对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和BIM技术的内涵,分析了BIM技术在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中的作用,并从实际应用及应用策略的角度,对BIM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绿色汽车的开发前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绿色作为无污染、无公害和环境保护的标志,绿色汽车是汽车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研究和开发新型的交通工具-绿色汽车是环境保护 迫切要求,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作者主要论述了开发与研究绿色汽车的重要性、绿色汽车技术在国际国内的发展现状及开发前景,并从绿色技术的理论体系出发来阐明绿色汽车与环境保护和能源的辨证关系,阐述了绿色汽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绿色汽车的设计及设计体系,绿色汽车的制造及工艺,绿色汽车的能源和绿色汽车的再制造工程等一列系问题,以及如何评价绿色汽车的生命周期及评价指标,指出绿色汽车的发展前景和开发绿色汽车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印刷业在中国国民经济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印刷产业链中版基制造(电解废液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制版过程(感光冲洗废液排放)以及油墨污染(有机溶剂VOC排放)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印刷业成为高污染行业之一,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多年来在纳米材料和打印印刷技术领域的研究基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宋延林带领团队,研发了一种非感光、无污染、低成本的纳米绿色制版技术,可彻底解决印刷制版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绿色印刷技术还可延伸应用于印刷电子、印染、建材等行业,为解决上述行业的重污染和高能耗问题提供技术方案。努力形成从绿色制版、绿色版基到绿色油墨为代表的完整绿色印刷产业链技术,并发展绿色印刷电子、印刷光子材料和技术等系列纳米绿色印刷制造技术体系,完成从关键材料到装备的系统创新和技术集成,为推动中国绿色印刷制造产业的绿色化、数字化进程做出贡献。为进一步了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中国绿色印刷的发展情况,《科技导报》采访了宋延林研究员。  相似文献   

10.
沈阳东北大学冶金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其前身是沈阳东北大学冶金技术研究所,于2006年改制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元,是一家主要从事冶金辅料及耐火材料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既肩负着辽宁省冶金辅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企业技术中心和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主体功能,又是我国高校系统内为钢铁冶金企业服务的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的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1.
1987~1918年湖南炼锑技术的发展有两期。1897~1907年为第一期,从日本引进生锑冶炼技术,生锑冶炼技术得到了初步应用;1908~1918年为第二期,华昌公司购得法国赫氏炼锑技术专利,引进国外的制炼纯锑技术,并成功地应这套炼锑技术。  相似文献   

12.
1919~1949年湖南炼锑技术的发展有两个时期,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35年炼锑技术的模仿时期,炼厂按照其资金少、规模小的特点来对原有的炼锑技术进行模仿,形成一套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土法炼技术;1936~1949年为锑业的统制时期,国民政府成立锑业管理处,以统一对贸易为基础,组织生产,并进行锑技术的试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氢能产业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响下遇到了暂时困难,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而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回顾2020年中国各地出台的氢能发展政策,分析得出:政策重点主要集中于交通领域,包括氢燃料电池车技术研发、关键设备制造和加氢站建设等,而轨道交通则是未来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重点之一;氢能冶金属于新的氢能产业应用领域,许多冶金企业与氢冶金先进国家进行了示范项目合作,这些示范项目的快速推进将有助于实现中国钢铁行业革命性的绿色化转型;绿氢煤化工、绿氢贸易、民用液氢等也将是氢能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建议中国明确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拓展氢能技术创新领域,以打造高质量氢能产业为抓手,助推中国能源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并在氢能全球化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高炉合理使用天然块矿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对天然块矿的冶金性能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影响了现代高炉使用块矿技术的发展.通过分析和实验,考察了世界主要产地的块矿的各种冶金性能.结果表明:天然块矿除自身软熔特性较差外,其他冶金性能均能满足现代高炉冶炼的要求;在高炉高温区块矿会与烧结矿发生交互反应,能够明显改善块矿自身的软熔特性,且可利用这一交互反应性优化块矿搭配模式.  相似文献   

15.
对铬铁精矿球团烧结新工艺以及球团烧结矿冶金性能和固结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铬铁精矿粒度粗,成球差,必须经过球磨机细磨,使其比表面积达到1 700 cm2/g,才具有良好的成球性;在膨润土配比为1.5%(质量分数)、造球水分为9.0%(质量分数)、造球时间为12 min的条件下,生球落下强度5次/(0.5 m),抗压强度11 N/个,爆裂温度480℃。优化的球团烧结工艺参数为:焦粉用量7%(质量分数)(内配比例30%),烧结混合料水分为9.5%,料层高度为650 mm,干燥温度为300~350℃,干燥负压为4 kPa,干燥时间为3 min,点火温度为1 100℃,点火负压为5 kPa,点火时间为1.5 min,烧结负压为8 kPa,取得了良好的指标:烧结矿产量为3.01 t/(m2.h),转鼓强度为89.33%,固体燃耗为79.19 kg/t。铬铁精矿球团烧结矿在900℃时很难还原,但还原膨胀率只有5%~6%,还原粉化率RDI+3.15大于94%,还原过程将具有较好的强度;在烧结料层的中上部,烧结矿的宏观结构以单个散状球团为主;在烧结料层下部以葡萄状烧结矿为主。铬铁精矿球团烧结矿矿物组成以铁铬尖晶石和硅酸盐矿物为主,单颗粒的球状烧结矿以固相固结为主,葡萄状烧结矿中液相量占30%左右,由固相固结和液相黏结共同维持烧结矿强度。  相似文献   

16.
国产方坯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装置 (MEMS) ,由于工作环境恶劣 ,其冶金效果及使用寿命一直得不到明显提高 ,从而使其进一步推广应用受到限制。该文从MEMS的使用工艺及生产工艺分析 ,探讨提高其冶金效果及使用寿命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金属零件在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过程中容易产生翘曲变形、裂纹与球化现象等问题,在理论分析与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工艺参数与扫描路径对金属粉末在熔化成形中翘曲变形、裂纹与球化的影响,以及化学成分、熔池冷却速度与制件金相组织、显微硬度的关系,为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实验依据.实验表明:通过合适的工艺参数与扫描路径,能够得到高致密度金属零件,金相组织均匀细小,没有出现明显翘曲变形、裂纹与球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塑性范成直齿轮组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塑性成直齿轮成形原理,并通过对塑性范成成形后试样的金相组织分析,从成形组织方面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能源数据采集与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能源数据采集系统在冶金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从数据采集、能源计量、画面监控、报表打印、数据查询等方面,论述了该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功能.利用串行通讯技术实现了应用.  相似文献   

20.
孙晓婷  高净鹤  范丹 《科技促进发展》2018,14(11):1092-1098
绿色技术创新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06—201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绿色专利数据探讨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现状及变化趋势,并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绿色专利同时纳入绿色技术创新评价体系中,对我国各省份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区域差异及提升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由于不断升级的环保法规的相继出台,我国绿色专利总量逐年增加,创新激励效应已初步显现;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地区差异显著,东部地区凭借自身经济发展、研发资金投入等优势领先于中、西部地区;企业是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中坚力量;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但区域间协同创新提升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健全现有专利制度平台,推动区域间及内部绿色技术协调发展,完善激励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的环境政策是未来提升我国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