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高技术战争中,作战环境和作战样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弹药在精度、威力、射程、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世界各国无时无刻不在研究着弹药技术的发展,都认真分析作战目的、对象,明确弹药的发展思想,把各种高新技术应用于弹药行业,使弹药朝精确打击、远程压制、高效毁伤、一弹多头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航空弹药作战需求仅从总量考虑,忽视需求结构的问题。研究从总量及结构两个角度对作战需求进行综合预测,分别构建了航空弹药的作战需求总量预测模型及需求结构模型,对航空弹药作战需求进行更精准的预测。通过对近两次局部战争中的航空弹药需求量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得出航空弹药需求总量预测的威布尔分布模型,在需求总量预测基础上,结合航空弹药作战的具体情况,构建了航空弹药需求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求解,获得航空弹药需求的最优结构,并结合实例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分析。研究得出的最优结构模型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精准地预测战时航空弹药的需求量,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参考及依据。  相似文献   

3.
反坦克导弹阵地弹药消耗模型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弹药消耗计算多针对单一武器系统.为从整体上动态研究多层坦克导弹防御阵地的弹药消耗规律,该文根据反坦克作战火力对抗过程及精确制导武器弹药消耗特点,应用排队系统理论建立了多层防御反坦克阵地的弹药消耗模型.应用该模型对3种典型的反坦克防御作战想定进行了弹药消耗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以及弹药消耗量对兵力因素、武器打击性能以及防御时间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孙建军  李鹏  林奎  高新东 《科技信息》2011,(36):I0165-I0166
弹药是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弹药的作战效能,自二次世界大战,制导弹药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制导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制导弹药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类制导弹药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多层防御反坦克导弹阵地弹药消耗模型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坦克导弹阵地的弹药消耗量是一个随机变量,与敌装甲目标进袭强度和我方反坦克导弹武器数量有关。为定量研究反坦克导弹阵地弹药消耗,基于排队论和反坦克作战理论,建立了多层反坦克导弹阵地的弹药消耗模型,并给出了参数求解方法,能够获得弹药消耗随时间的变化函数。对作战想定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为反坦克导弹阵地的弹药消耗计算提供了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吴涛 《科技资讯》2013,(32):75-75
现代战争对弹药的安全性、防爆能力、抗打击能力的要求很高,火工品是弹药的引传爆装置,是武器装备的功能首发元件,敏感度很高,在恶劣的作战环境中,为提高作战人员和作战武器的安全性,钝感火工品的研究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随着光学,电磁学领域的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新技术在钝感火工品的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新含能材料在弹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研究中有着巨大的优势。本文通过对钝感火工品相关的激光点火,爆炸逻辑网络与冲击片雷管等技术进行综述,探讨新技术的发展及新含能材料的发展前景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航母飞行甲板进行封锁作战的思想,开展了具有杀爆功能的障碍型子弹药对飞行甲板目标的封锁效能分析. 对于封锁效能的分析归结于终点空间封锁概率. 首先根据飞行甲板的功能和舰载机起飞作战流程,将甲板划分为保障起飞功能的3个特征功能区域:起飞区、调动区和停机区,并分别建立了其起飞功能失效的封锁判据,并且在飞行甲板坐标系中给出了封锁各功能区子弹药的有效障碍点区域确定方法;其次运用蒙特卡洛法模拟子弹药的落点,并利用矩阵仿真等方法给出了各个区域封锁概率的计算式;然后给出了具有杀爆功能的障碍型子弹药对航母飞行甲板的空间封锁概率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8.
结合部队弹药保障,在传统兰切斯特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诸兵种合同作战的兰切斯特方程对弹药消耗预测进行研究,为实战指挥提供更准确的作战决策依据,并且举例提出具体实现方案,采用C Builder和Matlab对之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9.
通过弹药毁伤效能评估技术研究现状的归纳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弹药毁伤效能技术的发展提供思路.根据新时期作战精确感知、精确指挥、精确打击、精确评估、精确保障的时代需求,分析弹药毁伤效能数据获取与使用存在的难点与痛点,梳理弹药毁伤效能评估技术研究现状,构建弹药毁伤效能评估技术体系,对弹药毁伤效能评估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厘清弹药毁伤评估技术演进规律,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1993-2022年收录的911篇毁伤评估技术文献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弹药毁伤评估技术研究发文机构、发文作者、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并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毁伤评估技术对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的战斗性能、作战水平、火力打击方案、合理配置作战资源有着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通过关键词词频、聚类、时间线以及突现分析,提出弹药毁伤评估技术应在协同毁伤、毁伤评估实时性、计算机技术与毁伤评估技术融合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将更好地完善弹药毁伤评估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1.
坦克炮射导弹是由坦克炮发射的一类导弹,是我国重点研发的精确制导弹药,于2002年5月通过了国产化鉴定,现正列装部队。它既可使老装备延长服役年限,也可使新装备提高作战效能,是集传统火炮、信息化弹药以及制导技术为一体的新型火力模式。由于弹药性能、火控系统和操作使用方法的不同,坦克炮射导弹的火力运用,与普通坦克炮弹相比,也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在未来应急作战中,应根据坦克炮射导弹的性能与使用特点,结合所担负的作战任务来研究它的火力运用。  相似文献   

12.
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精确制导弹药仅占美空军全部投弹量的8%。然而,12年后的今天,美军实际作战能力已发生本质上的改变。这场“倒萨”战争将告别传统意义上的作战模式,美军将基本上使用精确制导弹药。  相似文献   

13.
榴弹是步兵作战中造成目标毁伤的主要弹药,步兵作战仿真系统中榴弹毁伤模型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根据榴弹引信的差别,分别建立了碰爆榴弹和空爆榴弹对人员目标的毁伤概率模型,并给出了基于随机数抽取的毁伤仿真方法,并通过仿真实例证明了这两种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样式的演变,由此引发了意义深远的第四次军事变革。由历次军事变革可知,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因此在新形势下对航空弹药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榴弹是步兵作战中造成目标毁伤的主要弹药,步兵作战仿真系统中榴弹毁伤模型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本文根据榴弹引信的差别,分别建立了碰爆榴弹和空爆榴弹对人员目标的毁伤概率模型,并给出了基于随机数抽取的毁伤仿真方法,并通过仿真实例证明了这两种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唐果  邹建新  何鑫  黄勇  叶文 《科技信息》2011,(29):I0064-I0065
机载弹药技术保障安全风险评估不仅是了解机载弹药技术保障的认识方法,还是一种对机载弹药技术保障安全的重要管理方法。本文从机载弹药技术保障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意义、特点以及研究任务等方面,对落实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促进部队安全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危险品弹药如未爆弹的移动与运输是世界性的技术难题,特别是聚能型破甲弹爆炸时会产生金属射流对运输系统产生很大的破坏。以试图设计研制一种危险品弹药处置与运输系统为出发点,在总结危险品弹药处理一般流程的基础上,得出了危险品弹药处理所需的主要技术,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未爆弹探测技术与移动技术、高压水射流切割弹药技术研究,危险品弹药的运输防护技术、弹药元部件销毁处置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认为,目前进行机动式危险品弹药运输与处置系统所需的关键技术均为可行,为进行设计与研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合考虑我炮兵射击误差,炮弹威力,射击幅员,目标性质,目标分配和火力分配等因素,在弹药量一定的条件下,把敌目标对我的威胁程度最小化。建立了模型,并将模型简化,使问题维数降低,计算量大幅度减小。求解方法结合了问题的特点,选用了简化梯度法使计算量进一步减小。对实例进行了计算,达到了预期的结果。文中所提出的模型与算法可用于炮兵作战指挥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坦克主动防护系统弹药毁伤效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以ARENE系统工作原理为代表的坦克主动防护系统,研究弹药毁伤效能评估方法.通过目标易损性分析给出目标要害件等效模型和毁伤判据,建立了弹药破片飞散场的数学模型并采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弹药炸点坐标的数学模型,编写了弹药毁伤概率的计算程序并针对典型算例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探讨了攻击距离和破片飞散角对毁伤概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为类似的坦克主动防护系统总体设计、系统效能分析以及弹药优化设计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手段,并值得其它相关研究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信息化弹药检测教学缺乏方法和手段的问题,提出了信息化弹药检测虚拟实践的概念,介绍了信息化弹药检测虚拟实践系统的开发流程和总体结构。应用表明,弹药检测虚拟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具有传统的实物弹药检测实践无法比拟的优点,对信息化弹药检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