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丽江古城的日常生活空间结构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建筑场所论中"领域"、"场所"和"路径"的概念,剖析丽江古城 的日常生活空间结构,指出丽江古城具有象征领域(山水)和生活领域(城市)、中心场所(广场)和日常场所(住宅)、自然路径(水路)和人工路径(街巷)并存的二元空间结构 ,形成了二元对立的领域复合体、场所复合体和路径复合体,并通过各个复合体中二元空间 要素的清晰界定和程式性组合实现了空间的仪式化。仪式化的日常生活空间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宗教礼仪和节日庆典等一起构成历史文化城市的"文化景观",有必要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将其纳入城市保护的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2.
石油化工油库的防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石油化工生产场所不同于一般民用建筑的特殊性,然后根据雷电形成的原理,雷电发生过程中的各种现象简要介绍了雷电灾害如何对石油化油库造成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和后果。据此,进一步分析了石油化工场所的防雷特点,并通过对南宁某油库进行全面的防雷工程设计说明如何为石油化工厂设计防雷方案,涵盖了直击雷防护、感应雷防护、雷电波防护、电磁脉冲防护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工作场所包容感是员工在工作场所中感知被接纳的程度,它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绩效表现有着重要影响.采用文献综述方法,聚焦包容感概念、测量、前因以及后效模型等相关结论,得出现有文献进展,建立工作场所包容感整体研究模型.由文献梳理可知,工作过程视角和需求视角是包容感概念及测量的基础,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共同影响包容感的形成.包容感...  相似文献   

4.
王星尹 《甘肃科技》2012,28(4):126-128
桥梁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在人们生活环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桥梁结构、功能、形式的特殊性,所形成的空间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有空间就必然有它特定的场所性体现.主要总结各种桥梁所形成的不同空间形式,浅谈桥梁空间的场所性,并对桥梁或类似桥梁形式的城市过渡空间的场所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现状及形成原因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工作提出了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吕晓言  赵文浩 《科技资讯》2009,(35):248-248,250
根据公众聚集场所的建筑特点、经营商品的易燃、可燃性以及使用大量可燃装修材料,决定了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燃烧猛烈、易形成立体火灾、人员疏散困难以及扑救难度大。本文依据几年来从事消防工作的实践体会,结合实际灭火战例,重点就固定消防设施在公众聚集场所火灾预防和扑救中的作用,以及影响其作用发挥的原因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采用建筑场所论中“领域”、“场所”和“路径”的慨念,剖析丽江古城的日常生活空间结构,指出丽江古城具有象征领域(山水)和生活领域(城市)、中心场所(广场)和日常场所(住宅)、自然路径(水路)和人工路径(街巷)并存的二元空间结构,形成了二元对立的领域复合体、场所复合体和路径复合体,并通过各个复合体中二元空间要素的清晰界定和程式性组合实现了空间的仪式化。仪式化的日常生活空间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宗教礼仪和节日庆典等一起构成历史文化城市的“文化景观”,有必要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将其纳入城市保护的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公众场所火灾形成原因及特点的分析,提出在公众场所的消防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吴小飞  崔金东  李旭 《甘肃科技》2013,29(8):4-5,65
建设应急避难疏散场所是国际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同时也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地震、洪水、火灾、爆炸等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的安全避难场所。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等灾害的灾后避难行动表明,城市必须规划建设避难疏散场所。论文调查了秦皇岛市作为主要应急避难疏散场所的公园绿地的现状,分析了秦皇岛市在应急避难疏散场所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韩国献 《科技信息》2013,(4):509-509,512
本文结合小型餐饮、购物、住宿、公共娱乐、休闲健身、医疗、教学、生产加工、易燃易爆危险品销售储存等场所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对"九小场所"进行了界定,按照法律法规和规范对"九小场所"消防安全工作标准进行了明确,提出了该类场所应注意的问题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横道河子镇的调研,探讨了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区段的场所结构形态.认为这种小范围场所景观的特异性统一于东北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大背景下,是小镇区域多元化与场所精神形成的前提.为了延续小镇场所景观的特异性,根据该镇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措施,并主张从意识形态层面对当地居民进行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12.
岭南水乡村落中的节点空间主要有以桥、祠堂(庙宇)等为主要元素形成的滨水节点空间与离岸街巷扩充形成的离岸节点空间.当这些元素同时出现的时候,所组合而成的节点空间便是居民社交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3.
[释义]本条主要关于旅游景区、影剧院等生产经营单位和公众聚集场所安全管理方面的规定. 公众聚集场所因聚集的人员较多,一旦发生火灾、踩踏等事故,人员疏散转移困难,极易导致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近年来,公众聚集场所群死群伤事件时有发生,给社会和受害者的家庭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安全管理,防范群死群伤的安全事故,是安全监管工作不可忽视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石翔宇 《科技信息》2010,(25):I0078-I0079
本文介绍了油料储运场所发生事故的人为因素,针对这些人为因素从管理者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在油料储运场所安全管理中控制人的具体办法,最后,介绍了做好油料储运场所安全管理人性化工作的方法以及作为安全管理者应采取的对策。只有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形成"我的安全我负责,别人的安全我有责,企业的安全我尽责"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安全。  相似文献   

15.
应急避难场所是近年来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建设的重点。以福州市三环路以内区域为研究区,引入规模影响系数,改进传统的潜能模型,并利用基于GIS的最小距离法和指标统计法等方法,评价了现有的应急避难场所服务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不均衡,避难场所数量和规模均达不到现有人口的应急避灾需求;应急避难场所基础设施服务能力较为薄弱的地区主要为晋安区南部与东北部、仓山区大部和鼓楼区西北部。建议在仓山区东部等人口密度高的地区扩大单个应急避难场所的规模,在晋安区及仓山区南部等区域根据居民区的分布情况有重点地增加应急避难场所的数量,并完善各级道路网络,提高福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简要分析我国“三合一”场所的消防安全现状,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和问题,以及这类场所发生火灾后消防部门的扑救难度,哪些隐患容易造成火灾蔓延,形成这些隐患的一些客观原因,解决“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问题的措施,对“三合一”场所存在严重隐患和问题应当加强管理和处罚。严厉打击类似的违法行为,彻底杜绝新的火灾隐患严重的。三合一”场所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运用应急管理的四阶段理论,以深圳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指出,室内避灾场所建设和管理的制度体系不完善、建设规划动态调整滞后、场所的功能和水平参差不齐以及运行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是室内应急避难场所使用效能不高的关键问题.建议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场所建设和管理的地方规范、标准和相关制度.在城市整体建设规划的框架下,开展新一轮的场所建设规划.要加强对场所信息的宣传力度,落实场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提高场所管理队伍的岗位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集从业人员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等一种或几种用途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场所(俗称"三合一"场所)大量出现,本文主要从"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隐患入手,对"三合一"场所火灾特点进行了分析,并进而提出加强"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对如何处置这类火灾进行探讨,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9.
皮雪平  胡旭芸  郑丽 《科技信息》2012,(12):117-118
论文设计了公共办公场所节能监控系统,实现对公共场所主要用电设备电耗检测、远程监控等功能。系统通过传感器技术对办公场所中的每一类用电设备等使用过程中的电流量、电能量、环境温度、电压量等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以太网通信技术将监测数据上传上位机,进行统计分析,即实现公共办公场所主要用电设备电耗检测、远程监测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聚落是人类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聚落的形成、形态演变、兴衰变迁遵循着人地关系和聚落变迁的客观规律,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呈有机演进的态势。文章把人类聚落作为一个整体,从自然、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系统地研究我国聚落的发展演变过程,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落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较理想的聚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