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绿洲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如何抢救和保护民勤绿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民勤绿洲历史演变和开发过程的研究,分析了民勤绿洲水资源利用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情景。结合计算初步认为:石羊河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目前已经基本丧失其河流的生态功能,民勤绿洲的水资源已无法维持绿洲的生存和发展。针对当前情况,提出了治理石羊河、抢救民勤绿洲,争取适当恢复青土湖的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2.
主要根据民勤盆地的社会调查资料分析了甘肃省河西地区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盆地近50年来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反作用,并着重分析了当地人对当地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原因的理解与认识。认为民勤盆地存在环境恶化趋势,该地区地下水位迅速下降,沙漠化,土壤盐渍化,植被衰退过程加快,这些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并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了持久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民勤绿洲退耕地生态建设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民勤绿洲边缘由于大面积开荒,严重超采地下水资源,使绿洲防护带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危害绿洲的生态安全,民勤生态环境恢复主要采用退耕还林策略。通过分析国内外退耕还林状况,了解民勤土地利用、环境退化现状,探讨民勤退耕还林补偿措施机制和耕地还林(荒)的生态建设技术,加快民勤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4.
民勤沙漠绿洲苜蓿草产业发展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访印  汪杰  杨会魁 《甘肃科技》2003,19(10):157-158
通过对紫花苜蓿的适应性栽培选育、优质丰产技术、人工草地建设、草产品生产加工、种草状态养畜及草产业发展的配套技术研究,在民勤沙漠绿洲形成了以苜蓿草产业为主,草畜产业协同发展的荒漠区特有的草地农业模式,促进了民勤渌洲草产业和持续农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花天崇 《甘肃科技》2007,23(10):4-5
在实践层面上,从10个方面比较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基于这种认识,从区域、生态角度提出了民勤生态特区的构想。综合了民勤生态问题四大基本特征,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视野,简述了设立民勤生态特区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初步设计了民勤生态特区的功能和目标,提出了近期急迫的工作,以期民勤摆脱发展的危机,走上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之路,同时为修复西北生态做出示范。  相似文献   

6.
民勤荒漠地区水资源与水环境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天成 《甘肃科技》2009,25(21):40-42,162
通过对民勤从20世纪60年代到2002年的水资源变化和水环境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民勤水资源上游来水量在逐年减少,地下水位在不断下降,水质在不断恶化,由于水源短缺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水资源的短缺逐步成为制约民勤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采取调水、移民或减少耕地可以作为解决民勤水资源危机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民勤绿洲沙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民勤绿洲地表沙样的微量元素测定,用标准化方法建立三源混合模型示踪民勤地表流动沙丘物源.结果表明,民勤南、北2区流动沙丘具有多源特征,混合物源为7:2:1时(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与乌兰布和沙漠的比值),与民勤南部的标准化模型相对一致;混合物源为5:4:1时与民勤北部标准化模型相对一致,微量元素示踪风成沉积物虽然有一定缺陷,但仍然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示踪手段.  相似文献   

8.
民勤绿洲在河西走廊乃至全国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运用遥感解译的方式对民勤自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土地荒漠化进行分析,探讨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结果表明:民勤绿洲的恢复速度赶不上沙漠的扩张速度,而且水体的减少和持续的大规模开发地下水使得绿洲的生存面临更大的威胁;民勤土地荒漠化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是主要原因,而风的变化也起着主要作用,所以治沙首先要改变当地的种植结构,其次要治风;在民勤408 km的风沙线上有66个风沙口,如何解决此问题是解决民勤土地荒漠化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绿洲环境与经济协调分析——以民勤绿洲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民勤绿洲为例,建立了绿洲经济环境协调分析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具体的协调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民勤沿沙区红地球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应用研究,总结了红地球葡萄在民勤沿沙区实施优质丰产栽培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园址选择、苗木栽培、架式选择、树形培养、枝蔓花果管理、肥水管理、采收及贮藏、灾害控制、越冬管理等技术。为民勤沿沙区合理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规模化实施红地球葡萄优质丰产栽培,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依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相关评价体系,构建了民勤绿洲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对民勤绿洲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再通过组合评价对民勤绿洲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8年民勤绿洲整体发展水平在提高,发展速度较快,其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2000-2004年的上升阶段;二是2004-2005年的下降阶段;三是2005-2008年的加速回升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为给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在编撰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名录的基础上,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价值资源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及珍稀濒危和优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药用植物种类共有35科、87属、116种,其多样性特征明显,在科属种、地理分布、生活类型、药用部位、药效等方面均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保护区内有珍稀濒危药用植物8种,隶属6科、7属,重点介绍5科6种具开发利用价值的主要优势药用植物,并就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提出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3.
马述宏 《甘肃科技》2012,28(8):1-5,10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民勤县境内的荒漠区域内,从北、西、南三面屏障着民勤绿洲,生态区位极为重要.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以及与周边社区的关系,不仅关系民勤绿洲的生死存亡,而且关乎到临近的武威、金昌乃至整个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保护区要发展离不开周边社区群众的参与,周边社区群众要发展经济同样离不开保护区发展的带动.从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保护区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野外样方法调查和实验室样品分析相结合,对民勤荒漠区绵刺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民勤荒漠区绵刺群落主要分布在民勤北部红砂岗一带,群落物种数少,只有13种,灌木占群落的主体,灌木个体数在整个群落中占了93.22%,而绵刺占了群落总株数的68.40%。在群落中占绝对优势。群落中的优势种群绵刺呈现集群分布的格局,灌木的生活型主要是地上低位芽为主。民勤北部绵刺群落的这些特征主要是由于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恶劣,植物生存难度大,对水分和养分的种间竞争激烈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主要根据民勤盆地的社会调查资料分析了甘肃省河西地区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盆地近50年来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反作用,并着重分析了当地人对当地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原因的理解与认识.认为民勤盆地存在环境恶化趋势.该地区地下水位迅速下降,沙漠化、土壤盐渍化、植被衰退过程加快,这些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并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了持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从库尔勒香梨在民勤地区引种栽培的苗期表现看,库尔勒香梨在生长和发育诸方面都表现出对引种栽培地民勤干旱荒漠气候的较强适应能力;对各种灾害性因子也有很强的抵御力;种植在保水性好的沙壤土上,不仅有利于保苗,而且也有利于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7.
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天然林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全国荒漠化监控与防治的前沿,生态系统极其脆弱,现有有大量地表植被在消失和退化,导致了生态环境渐趋恶化。对民勤连古城保护区天然林现状及恶劣的环境因素对其危害状况开展科学调查,并对现有天然林的保护对策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民勤荒漠绿洲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以"中国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为基础,通过生物量等因子的校正,评价民勤荒漠绿洲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及其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983,1993和2003年民勤绿洲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2.22×109,3.02×109,5.22×109元/a.1983~2003年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增长1.35倍.民勤绿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由林地植被和草地植被生态提供,影响最大的是土壤形成与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  相似文献   

19.
邹雅林 《甘肃科技》2005,21(1):1-10
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绿洲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这一已经引起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勤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与使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议,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长期艰苦作战的准备,只有全党动员,全民动员,全社会支援,团结一致,才能较快的收到成效。  相似文献   

20.
12月25日,由甘肃省科技厅负责组织的,肖洪浪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民勤沙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研究”2008年度总结汇报暨学术交流会在兰州召开。一年多来,项目完成了年度计划任务,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