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智慧制造车间工件异常情况的实时监测问题,以及追踪工件加工过程的轨迹,提出基于RFID与复杂事件处理的实时监测方法.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理念构建智慧制造车间的感知环境和定义各类事件模型,采用基于SMURF的综合方法清洗RFID数据,应用复杂事件处理技术监听工件的异常情况,并形成工件实时状态矩阵.仿真实验证明,该系统可以实现预期功能,为智慧制造车间的主动调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e-制造为背景,提出了一种用"无线射频技术"对现有制造资源进行配置,以实现对制造过程实时信息进行获取与跟踪的方法,通过对现有制造资源(包括制造设备、生产员工、载货容器等)应用无线射频技术,并建立其相应的协同工作流程,实现对制造现场数据的自动采集,进而采用多视图技术对制造过程的实时数据依据产品BOM(bill of material)结构进行归类和组合,以实现对投放于e-制造系统/车间的在制品实时信息、物料消耗实时信息的实时跟踪,为"数字化精确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通过Java串口技术和多线程技术开发了体现上述思想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智慧制造车间工件异常情况的实时监测问题,以及追踪工件加工过程的轨迹,提出基于RFID与复杂事件处理的实时监测方法.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理念构建智慧制造车间的感知环境和定义各类事件模型,采用基于SMURF的综合方法清洗RFID数据,应用复杂事件处理技术监听工件的异常情况,并形成工件实时状态矩阵.仿真实验证明,该系统可以实现预期功能,为智慧制造车间的主动调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钻井工程实时多参数监测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一套新的基于Internet的异地实时钻井状态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Internet对钻井现场进行远程监测,异地获得现场基础数据。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异地的技术资源和专家资源解决井队技术力量弱的问题,实现远程监测,远程指导和远程管理。该系统利用当今流行的网络技术和数据管理技术,应用SAP和Java等作为开发工具,解决了数据实时传送和实时显示的关键技术问题,为钻井过程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基于休哈特控制图的工业现场质量监控系统,并阐述了系统软、硬件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在现场利用控制图监控生产过程,调查生产过程的状态,了解工序能力是否适宜,实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该系统可实现现场实时数据采集和质量控制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CAPP和车间作业计划是CIMS环境下,车间生产活动的两项重要内容。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CAPP和独立制造岛生产作业计划的集成模式.该模式基于车间(制造岛)制造资源的可用性和来自车间现场的实时反馈.  相似文献   

7.
借助无噪条件下的压缩感知理论,研究了BCH码的译码方法.将校验矩阵作为测量矩阵,伴随式作为测量信号,建立了重构差错图案的压缩感知模型.采用基追踪BP算法,重构了BCH码的差错图案,以(15,11)BCH码为例,验证了重构的差错图案的正确性.根据收码和差错图案计算出码字估值,通过误码率和码字估值成功率,比较了基追踪BP算法和Berlekamp迭代译码算法的译码效果.以BCH短码和长码为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采用压缩感知理论和基追踪BP算法实现BCH码译码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一种CAPP和车间作业计划的集成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APP和车间作业计划是CIMS环境下,车间生产活动的两项重要内容。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CAPP和独立制造岛生产作业计划的订成模式,该模式基于车间(制造岛)制造资源的可用性和来自车间现场的实时反馈。  相似文献   

9.
为实时追踪并优化计算公交车辆到达停车线时刻,提高公交优先控制效率,采用了基于GPS与GIS的公交车检测和实时位置追踪的优先控制方法,构建了由车载终端、中心系统、信号控制设备组成的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系统,通过连续追踪电子地图纠偏后的车辆准确位置,在公交车到达停车线前多次反复修正抵达时间,实时优化调整信号控制方案。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系统能够大幅降低交叉口公交延误时间,可实现交叉口无公交专用进口车道、道路通行干扰下的公交信号优先控制。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个用于涉密图像的泄密检测与泄密者追踪系统方案作为传统访问控制对文件保护的补充,用来加强合法用户获得授权文件后的行为控制.系统借助移动Agent在网络上收集图像,使用机构水印判断是否为嫌疑图像,利用图像特征匹配定位嫌疑图像的源图像,采用以基于BIBD码的正交分组码为内码、RS码为外码的级联码进行泄密者追踪.实验结果表明原型能以较高的概率追踪到参与合谋攻击的用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