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对某食品防腐剂生产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进水COD浓度、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等各种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当进水COD浓度小于3400m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不低于7h,同时保证温度不低于150C,DO不低于2.0mg/L时,SMBR对COD的平均去除率高于90%,出水COD均小于100ms/L,可基本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解法和电化学沉积法两种方法,在洁净的FTO导电玻璃上沉积纳米铂,用于甲醇的直接电催化氧化.利用SEM、XRD手段对这两种纳米铂催化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电化学方法分析它们的稳定性和对甲醇电催化氧化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用热解法制备的纳米铂致密地分布在FTO导电玻璃上,而通过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的纳米铂微粒在FTO导电玻璃上分布均匀,其粒径随还原沉积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到一定程度会形成团聚.在电极稳定性和对甲醇电催化氧化活性方面,电化学沉积制备的纳米铂催化剂优于热解制备的纳米铂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以葡萄糖为底物,采用10 L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研究了进水COD为1 000、1 500和2 000mg/L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对出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量、分子量分布和组成成分的影响。在进水COD相同条件下,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量随着水力停留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水力停留时间相同时,进水COD越高产生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量越多。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小分子量(Mr<1×103)部分溶解性微生物产物所占百分比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中间分子量(1×1031×104)部分则逐渐减小。水力停留时间对溶解性微生物产物中的多聚糖和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对DN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多聚糖和蛋白质能够逐渐降解。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制的Ni/Sb2O3、SnO2/RuO2、Co3O4电催化氧化电极处理维尼纶废水.通过对维尼纶废水降解单因素影响实验研究,发现在低质量浓度时电极的处理效果较好;降解维尼纶废水的最佳运行条件为处理时间40 min、电流0.45 A、pH值为3、电解质NaCl质量浓度300 mg/L、两极板间距3 cm.在废水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电极对维尼纶去除率最高可达到89%以上.  相似文献   

5.
电催化过程的现场FTIR反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6.
在电激励下,电极表面活性点生成的.OH能氧化水溶液中的有机物。本文研究了钛基二氧化铅电极做工作电极催化降解水中苯酚时,支持电解质溶度、温度、电流密度、pH值等因素对酚降解效率的影响。实验得知,在支持电解质CNa2SO4=0.05 mol.L-1、20℃2、0 mA.cm-2、pH=3条件下,电解100 mL 0.005mol.L-1苯酚溶液,120 min内降解了78.62%。紫外光谱分析了200 min内的电解试样,得知苯酚电解过程先生成中间物而后变成CO2和H2O,且降解率为94.35%。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水力停留时间及水力负荷对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影响,构建6种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进行中试研究,分析其在不同水力条件下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水力条件下,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率最高,表面流人工湿地的最低;湿地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48 h,总氮去除效果最好的是垂直上行人工湿地,去除率为93.0...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构建的多级垂直流湿地系统各种水力学参数的测定,建立一套下行流-上行流复合潜流人工湿地试验平台,旨在揭示构建湿地系统污染物去除与其水力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理论与方法。通过研究得出,试验平台对COD和NH_4~+-N污染指标具有明显的处理效果,运行深度对处理效果影响较小,去除效果随进水浓度上升而趋于稳定,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并利用multcompare函数绘制各指标相应的交互式多重比较图形,得出在COD和NH_4~+-N处理中,最佳的水力负荷梯度区间为0.356~0.378 m~3/(m~2·d),COD最佳水力停留时间梯度区间为0.76~0.80 d,NH_4~+-N最佳水力停留时间梯度区间为0.79~0.85 d。  相似文献   

9.
10.
生活饮用水在蓄贮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使水的品质下降。通过分析蓄水装置水力特性对水质影响的变化规律,指出水池(箱)的水力特性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提出完全混合式水池(箱; 最大水力停留时间为 12 h。在水池(箱)中保持一定流动状态是防污染蓄水装置设计的基本技术条件。从而为设计与开发防治二次污染的蓄水装置及蓄水装置的运行和管理,在水力特性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与低温核供热堆相耦合的竖管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 ,建立了物理数学模型 ,探讨该系统的热工水力学特性。采用等温差和分段等面积两种温差分配方案对系统进行设计。分析了系统各效的蒸发器和预热器面积、平均换热系数以及淡水产量等随效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经过适当的温差调整 ,两种方案下产水比都可以达到 2 0以上 ,但等面积温差分配设计方案在系统的建设上将更具优势。本工作可以为大型竖管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血液泵中的流动与水力性能和生理相容性的内在联系,在闭式血液泵实验台上,通过调节电机转速和控制流量的方式对一种径向离心式血液泵进行了外特性实验研究。为了与实验对比,对该泵进行了全流道三维定常湍流数值模拟。根据实验结果及流动分析得知:血液泵在流量5 L.min-1时扬程大于1 m,通过调整电机转速可以得到宽广的运行范围;血液泵运行在较低转速时流动的Reynolds数效应不可忽略;叶片吸力面出口附近壁面剪切应力较大,是造成血液损伤的危险区域。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核主泵在设计工况下水力性能的非定常变化特征,基于DDES湍流模型,对某型号核主泵进行全流场非定常数值计算,并结合Q准则捕捉的旋涡结构进行非定常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一个旋转周期内,受动静干涉作用,泵的瞬态外特性整体上具有不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叶轮与导叶流道内的旋涡结构会呈现出周期性分裂、融合的非定常现象,而压...  相似文献   

14.
喷雾法合成气体水合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一种高效的气体水合物生产方式,提出了利用喷雾喷嘴高度分散液相的气体水合物生成装置,在不同的压力与表面活性剂条件下进行了实验.并结合晶体化学方法分析了喷射方式生成气体水合物的机理.验证了这种方式能够克服工业规模下水合物储存气局限性,将促进气体水合物储气应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绿化屋顶热效应的观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绿化屋顶对城市微环境的热效应影响,利用基于轻质高透水性基质材料的绿化屋顶和普通屋顶,开展了近10个月对比观测,对温度、热阻值(R值)等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观测期内绿化屋顶的屋面温度波动降低54%,在秋、冬和春季表现出保温效果,夏季则表现出降温效果,并将屋顶整体热阻值提高33%~200%。绿化屋顶对降低建筑能耗、改善人居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PHPC:一种普及型高性能计算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性能计算的一个发展方向是可扩展系统,当前主要是研究千万亿次计算的关键技术;另一个发展方向是普及型系统,为此我们提出了PHPC(personal 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的一组技术.PHPC的主要特征是:适合办公室环境、规模化产品、用户为中心的使用模式、面向生产率的编程模式.面向普及的个人高性能计算机提供了许多创新研究的机会.基于PHPC的思想,我们给出了称为KD-50—Ⅱ的龙芯万亿次个人高性能计算机的设计,初步验证了PHPC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对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试验中探讨了生物脱氮除磷的规律及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停留时间控制在4.5~5.5 h,污泥负荷为0.14~0.26 kgBOD5/(kgMLSSd),进水BOD594.7~135.0 mg/l,CODcr186~266.7 mg/l,NH4-N15.0~25.4 mg/l,TP5.6~7.1 mg/l条件下,达到了既去除有机物又能脱氮除磷的效果.出水BOD5浓度在6.63~17.05 mg/l,去除率达85%~93%;出水CODcr浓度在22.32~48.0 mg/l,去除率达82%~88%;出水NH4-N浓度在2.83~9.83 mg/l,去除率达53%~87%,出水TP浓度在0.1~0.45 mg/l,去除率达85%~99%.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实现防渗堵漏,对砂柱微生物注浆的水力渗透性质进行试验研究。砂柱微生物注浆采用巴氏芽孢杆菌菌种,向试验装置中注入胶结液与菌液,静置完成微生物注浆。对实际工程问题物理模型进行简化处理,构造满足工程特性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赋予参数、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为砂柱微生物注浆水利渗透性质试验提供依据。构造均质高孔隙率砂岩非稳定达西渗流数学模型,计算可体现砂柱微生物注浆水力渗透性质的孔隙率与渗透率。将已有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对数值模型合理性进行验证。通过观察孔隙率与渗透率对砂柱微生物注浆的水利渗透性质进行试验分析。结果发现,砂柱微生物注浆可降低砂柱孔隙率与渗透率,提高砂土水力渗透性质。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常用的铂基催化剂易中毒、选择性差等问题,以Fe2+为模板剂控制合成了酞菁铁配合物催化剂.红外光谱测试表明,Fe2+与酞菁中的N形成了配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酞菁铁对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活性逐渐增强,且对甲醇氧化反应无催化活性,证明酞菁铁具有较好的催化选择性.  相似文献   

20.
EPS系统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设计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试验台,对进口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转矩传感器、电机电流传感器进行标定,并进行台架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转矩传感器在零输入时的输出不为零,向右转向时输出增加,向左转向时输出减小;各种车速下的助力特性曲线都有死区存在;相同车速下,电机助力随操舵力几乎呈线性增加;随着车速的增加,电机助力随操舵力变化的斜率近似呈双曲线减小。测试结果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有关传感器和控制器元件的选择、设计开发以及控制策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