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操纵在退化湖泊生态恢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退化湖泊生态恢复的概念及生态恢复的步骤.描述了生物操纵的概念、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前景.作为常用的退化湖泊生态恢复技术,生物操纵主要利用了下行效应原理.几十年的生物操纵实践表明,即使存在一些影响生物操纵能否取得成功的限制因素,生物操纵依然是一种花费相对低廉、有吸引力的退化湖泊生态恢复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湖泊渔业与富营养化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分析了湖泊中不同养殖鱼类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认为以“四大家鱼”为主体放养鱼种的中国湖泊养殖模式,加强了湖泊的富营养化。根据国情,大型水生植物收获法应是中国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国内外湖泊治理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湖泊目前污染负荷重、透明度及溶解氧低、有机悬浮物含量高的实际情况,利用生物浮床法对湖水质净化效果及净化规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湖泊富营养化是指湖泊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氮、磷)过多,使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水溶解氧的能力降低,从而造成水质恶化,水体失去正常功能。随着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和农业化肥使用量的增加,使得湖泊富营养化加剧,这已成为湖泊污染的主要形式,也已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如滇池、太湖、巢湖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5.
曹秀梅 《太原科技》2006,(10):54-56
针对我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对湖泊水质的危害和影响.提出了防治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系列措施,指出防治湖泊富营养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从控制污染源出发.重点开展生态修复、完善管理,有计划分层次地逐步实施。  相似文献   

6.
依据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将湖泊富营养化模型分为回归模型、水质模型、生态模型和生态-水动力水质模型。分别介绍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性。简单介绍了湖泊富营养化模型软件的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7.
中国湖泊的富营养化评价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综合评价指标对我国18个湖泊的富营养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将18个湖泊划分为4个等级,并对不同等级的湖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们的主要湖泊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富营养化作用的影响,并且有的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已相对较高,湖泊的保护与治理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生物操纵法治理富营养化湖泊的细菌类群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从污染水体中分离筛选出高效降磷除氮菌共95株,经分类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和硝化细菌科(Nitrobacteraceae).经降磷测定实验表明,降磷率高达31%~80%的菌株占总磷细菌数的44%.将分离的菌株按不同比例组合投入装有富营养化湖水和底泥的模拟装置中进行降解实验,结果总氮下降最高达89.9%,总磷下降最高达90.6%,同时浮游动物数量大为增加.说明物质正沿食物链流动.  相似文献   

9.
提出利用电液压脉冲技术治理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的新方法.介绍了电液压脉冲技术的工作原理,电液压脉冲技术治理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净化机理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室实验.从研究所取得的大量实验数据表明:采用电液压脉冲技术治理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是可行的,也是一项很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湖泊富营养化状况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江 《科技信息》2010,(5):24-24,73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我国城市湖泊水质的日趋富营养化,导致水质进一步恶化,严重制约了城市的持续发展。现在全世界都十分重视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在2009年11月份武汉召开的第十三界世界湖泊大会上分析了湖泊富营养化的严重形势,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让湖泊修养生息。分析湖泊中水质参数,了解水环境中生物生存状态,可以更好地分析出城市湖泊水生态健康状况。浮游植物是水体的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对水质的变化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可通过对浮游植物情况结合水质理化参数进行分析,全面掌握水生态的健康状况.对水体营养状态进行客观的分析,为更好地保护水环境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对城市湖泊的富营养化现状的治理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湖泊富营养化模型分为单因子负荷模型、浮游植物与营养盐相关模型、生态动力学模型,介绍了这3种模型的特征,进而讨论了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正交试验法来安排数据的采集,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数据进行评价分析,再通过正交表分析,最终得出湖泊富营养化水平最高和最低时各因素对应的水平,对于湖泊营养化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体富营养化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针对我国湖泊和近海海域出现的富营养化现状,分析了导致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总结了近几年富营养化控制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控制富营养化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法多种方法综合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金项 《今日科技》2006,(2):21-22
近些年来,因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利用强度加大,导致我国湖泊生源要素严重富集,生态系统退化,湖泊富营养化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湖泊富营养化已经成为新世纪限制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在欧洲的Constance湖,湖边的3个国家主要就是根据科学家的食物链理论,规范人们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安庆沿江湿地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庆沿江湿地保护区南临长江,占安徽省湖泊湿地面积的1/3,是目前长江中下游最大的湿地保护区。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分析,对安庆五大生态湖泊表层水体的总磷(TP)、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IMn)、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等指标进行分析,构建富营养化模型评价水质。结果表明:沿江湖泊湿地中白荡湖、菜子湖、嬉子湖达中营养化水平,石门湖达轻度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修复探讨——以巢湖水环境修复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巢湖为例,总结了营养化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修复措施为污染源控制及生态恢复。污染源控制包括外源污染物控制及内源污染物清除。生态恢复的核心为在发展沉水植物的基础上,重建以生态湿地为主的生态群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很多城市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富营养型湖泊透明度低,抑制鱼类和其他生物的生长,并严重污染环境。湖泊中的水生植被和陆生植被一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因此,保护水生植被成为了湖泊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生态措施。文章在对莫愁湖水生植物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恢复技术和管理策略建议,为类似地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人工制备菌剂净化富营养化湖泊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人工制备的菌剂在云南滇池进行了富营养化湖泊的净化实验,按一定程序布撒菌剂,在133d内,考察菌剂在自然水体中分布、存活动态变化情况及其对湖泊微生物类群和氮、磷、有机物质等化学指标的影响情况,对该菌剂的作用效果进行了综述评价,为污染水体污染物的微生物清除积累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长江流域重点湖泊的富营养化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严峻,限制了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实施长江大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推动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沿程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以长江水系沿程6个重点湖泊为对象,探讨其富营养化历史演变特征、成因及控制对策。结果表明,长江流域6个主要湖泊的富营养化指数在近几年基本呈逐渐降低趋势,富营养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改善。富营养化成因复杂,外源输入与内源释放是其主要原因,湖泊形态与水文条件也起了辅助作用:6个湖泊都是浅水湖泊,且多为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利于营养物质积累与藻类生长。对于外源中工业和生活源输入,其控制措施相对成熟,通过扩建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率及完善配套管网建设等措施,可大大减少入湖营养物含量;而外源中的面源污染则需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平衡施肥、生态工程(湿地、塘等)防治。对于内源释放,其治理过程相对复杂,目前主要有底泥疏浚、沉积物氧化、化学沉淀、底泥覆盖、微生物制剂、生物浮床等多种物理化学生物方法。但不同湖泊因其物理化学条件差异,适用方法也不同,故各湖采取的内源控制技术有待进一步论证。控制湖泊内外源营养盐输入的同时,进行流域生态修复并保障治理与管理并重,才能确保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长期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有效微生物群控制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的效应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在藻型富营养化的湖泊水体中应用有效微生物群菌剂的结果表明,有效微生物群对水体的透明度,叶绿素a含量的改善有明显的效果,可有效抑制藻类的生长,防止水华的发生,改善景观,在投入有效微生物群后,透明度迅速提高,2个月后,透明度提高了433%;水体表面的叶绿素a含量在1个月后下降了96.5%并维持在137.9mg/m^3以下;水深0.5m处的叶绿素a含量在投放菌剂期间及之后1个月保持在100mg/m^3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