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9月下旬,我和北大外事处的崔岩同志来到爱琴海滨的希腊古城萨洛尼卡参加1997年国际计算机音乐会议(ICMC-97),并出席国际计算机音乐协会(ICMA)的执行委员会会议,申办ICMC-99在中国举行。 计算机音乐是一门新兴的音乐与高科技结合的边缘学科,它属于音乐声学的一支,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和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关于计算机音乐的定义,众说纷纭,可以说凡是用计算机或带有CPU(中央处理器)的数字电路所做的关于音乐的一切工作都属于计算机音乐。 ICMC是一个特殊的学术性会议,每年举办一次,常常在各国的著名理工科大学举行,如美国的MIT(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的格拉斯哥大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今年的ICMC-97就由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大学主办。由于兼有  相似文献   

2.
我们和古人已不同 犹他大学的古人类专家亨利·哈彭丁教授和其他几所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特定人群的基因变异,包括中国人、日本人、非洲约鲁巴人和北欧人等.  相似文献   

3.
田口思想及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口玄一,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由于对日本工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89年被授予日本“蓝绶褒奖”。1924年生于日本新涂県。1942年毕业于桐生高等工业学校纺织系。之后在文部省统计数理研究所、日本电信电话公司电气通信研究所、印度统计研究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处任研究员或客座教授。1957年出版了他的首部名著《实验设计法》。至今该书已出到第三版,并译成多种文字在各国发行。1962年获九州大学理学博士。1965年去青山学院大学任工学部教授。1979年,他的另一部名著《线外质量管理》出版,著名的三阶段设计思想和参数设计方法在这本书中首次与读者见面。1982年,任日本规格协会参与(相当于顾问)。1983年他应邀去美任美国供应协会执行部主任,在美国宣讲他的思想,引起美国工业界和统计界的高度重视。田口曾于1965年应邀到北京大学讲学,首次在中国介绍他的方法。从1980年开始,他几乎每年都来华数周,帮助中国推广他的方法。田口方法在中国已获得广泛应用,他的思想被愈来愈多的人所理解。  相似文献   

4.
最近完成的边读乐谱边奏电子风琴的音乐家机器人,双手双足巧妙活动,纤纤十指轻扣快弹的公开表演,将于今年在日本举行的“科学万博——筑波85博览会上公开演出。这台名为 WABOT2的机器人是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院加藤一郎研制小组在WAM—2机械手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WABOT—2已经完全能够媲美人类:读  相似文献   

5.
日本东北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已成功地得到了世界上最强的磁场。据信这对原子聚变装置中超导材料的开发非常有用。这个大学中正从事超导材料研究的金属材料研究所的仪器测定结果,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测定结果相符,这个磁场的磁束密度为30.4特斯拉。据这所大学的研究人员透露,他们曾一度成功地把这个磁场的磁束密度提高到30.7特斯拉,他们相信这已达到规则型“强”磁场的最高等级。日本用于原子聚变的托卡马克装置中,在强磁场中获得等离子体的操作是必不可少的。日本原子  相似文献   

6.
访日归来,有朋友问我: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答道:是日本高等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在日本期间,通过对横滨商科大学、鹤见大学、神奈川大学等几所高校图书馆的实地考察,确实感到它们的图书馆建设有不少独到之处。将图书馆建设放在重要地位 日本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也不例外。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各高校除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外,还把相当大的注意力用于图书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高等教育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个名副其实的后起之秀。这所仅有38年校史的大学确乎创造了教育界的一个奇迹;她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并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的高等学府。1995年,国际科学界权威期刊之一的美国《科学》周刊评出13所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名列第 中国科技大学是由中国科学院创办的一所理工结合、兼有文管的多学科、综合性社会主义新型大学,  相似文献   

8.
对于那些有远大抱负的青年,或者那些父母寄于厚望的孩子,一种良好的大学教育好比一个针眼,而每个学生好比一根线,他们若有志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得穿过这个微小的孔眼.所以说,假如国家不愿或者不能为每个学生提供高等教育的机会,那末他们和他们的家长就要靠自己的人力物力来争取这种机会.上述说法解释了日本教育制度中最明显的两个特点:一,高中学生为争取进入大学的竞争异常激烈.二,两种大学体制的共存,即由政府资助的国立大学和类似非赢利公司机构的私立大学.日本现有大学446所,其中国立大学97所,私立大学315所,地方政府出钱办的34所地方大学.地方政府办  相似文献   

9.
动态点击     
电脑能通过眼睛虹膜识别身份只需站在镜头前注视几秒钟,电脑系统就可以通过眼睛虹膜识别确定来者的身份。这是很多国外影片经常出现的场景。它的原理就是每个人的眼睛虹膜都不相同,就像指纹一样能够作为识别一个人身份的可靠依据。近日,中国科技大学对外公布,该校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的虹膜识别系统在首届中国生物特征识别竞赛中名列第一。日本用光“造”出10微米凤蝶日本名古屋大学利用新发明的纳米光造型法,制成了全长约10微米的凤蝶。这为制造超小型化学工厂和操作细胞等体内组织的微型装置奠定了技术基础。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这种光造…  相似文献   

10.
正不少中国人都误认为抹茶是"舶来品",是一种气质很模糊的茶,它既本土又异域。其实,抹茶的源头在中国(古时称为"末茶"),南宋时期,茶籽和"末茶"这一饮茶法被和尚荣西带回了日本,后来的日本"茶圣"千利休创立了"抹茶道",抹茶因此闻名世界。如今的日本,抹茶主要用于日本传统茶道,普通人很少在日常生活中饮用抹茶,他们更青睐抹茶食品。这倒和中国极其相似,不少中国人喜欢抹茶,就是从抹茶蛋糕、星巴克的抹茶星冰乐开始的。只不过中国人吃到嘴里  相似文献   

11.
1991年10月27日至11月3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攀枝花市物理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三次熵与交叉科学研讨会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召开。来自国内2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日本中京大学、富山大学的  相似文献   

12.
1999年4月1日,英国《金融时报》对英国前100所大学进行排名,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位居第二,仅次于剑桥大学。1999年4月23日,英国《泰晤士报》根据英国大学的教学、研究等情况对英国前30所最好的大学再一次进行排名,结果帝国理工学院又位居第二,两次都超出老牌的牛津大学。这件事引起极大的关注,也令人对成立不到100年的帝国理工学院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在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这两所中国顶尖大学里,本科物理专业中女生所占的平均比重曾经分别高达42%和37%,但在20世纪90年代这一比重仅有9%和8%。物理领域中男  相似文献   

14.
这个题目也许倒过来说更容易、也更确切些。在此借助日文期刊中对一些在日本社会各个领域的著名专家所做的采访,通过这些专家的切身经验来说说各个不同领域所必需的智能都有哪一些。 捕捉思维的火花 随着电视等音频、图像技术和设备的普及,一代看着动画片长大的新人已在中国社会出现。这些新人对图像、色彩的理解和需求远远超过他们上一辈人的想象。这也许能说明为什么卡通故事书会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也许再过若干年,中国也会出现一些手捧卡通杂志消遣的成年人。  相似文献   

15.
时钟 《世界科学》2011,(8):52-55
大学无疑是青年人思想教育、培养的重要园地。笔者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始终遇到一个核心问题的两个方面:教师应该"教"学生什么?学生应该从教师那里"学"什么?笔者自身所学的专业和所教授的学生的专业都不一定是理想的、时尚的,笔者有过困惑,也同样能理解刚进入这  相似文献   

16.
日本著名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曾担任京都帝国大学、东京帝国大学教授。1949年他因提出关于核子力的“介子理论”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也是第一个获此项殊荣的日本人。1948年汤川秀树赴美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53年回国。日本政府为了表彰汤川秀树,在京都大学设立了基础物理学研究所,由他担任第一任所长。汤川秀树一生热爱中国文化,他认为中国文化对自己的物理学研究裨益良多。  相似文献   

17.
19年前,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开罗大学建校75周年时把这个大学称为“知识的灯塔”和“进步的先导”。穆巴拉克说:“开罗因为有了这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和其他文明古迹而闻名于世。”建立于1908年的开罗大学,既是埃及的第一所现代化综合大学,也是阿拉伯国家的第一所现代化综合性大学。在近100年的历史里,开罗大学在继承和发  相似文献   

18.
经过上亿年进化的鱼类在推进效率、灵活性、可操纵性等方面,具有超越任何人造的水面和水下运载器的优越性。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鱼形机器人的研究,美国和日本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日本三菱重工研发出用于观赏的机器鱼,市场售价达到每条1000美元。中国的一些科研单位也致力于相关的研究。近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终于研制成功名为SPC-II仿生机器鱼,而这条特殊的“大鱼”也成了我国第一条可实际应用的仿生机器鱼。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与中国的文化多有相同之处,比如日本人与中国人一样,吃饭都是用筷子的,可相同之处最有趣且难以理解的是日本的筷子与中国的筷子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从中学到大学,对每一个大学新生来讲,都面临着一种全新环境的考验,使你感受到方方面面的不适应,甚至紧张、不安、困惑、徬徨、无所适从……然而,大学阶段不仅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更是青年人奋斗成才,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的黄金阶段。因此,大学新生不仅要在短期内尽快适应环境,保持心身健康,还要寻求发展,真正把自己塑造成为国家和人民所需要的栋梁之材。为了这一目标,如何更好地认识、评价自己,开发自身潜能,提高人生质量,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