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锁相环的调频脉冲发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现代全相参体制脉冲压缩雷达所要求产生的相参的调频脉冲。为此设计了基于锁相环的调频脉冲发生器,其结构包括锁相环路,扫频控制模块和幅度加权模块。在一定的扫频波形下,选取合适的环路参数。基于锁相环的调频脉冲发生器可以灵活地更改脉冲参数,不仅可形成线性调频信号,也可形成非线性调频信号。此方案已在某全相参雷达中得到应用,并测量了输出信号的功率谱,测量结果与计算值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2.
面向教学、科研、产业科技创新等,基于FPGA对数字ICs与系统SOC进行开发。首先阐述了工程化开发方法和步骤,然后采用组合设计与模块化设计相结合方法,描述了基于低PLL宏模块配置FPGA器件的数字扫频系统的设计与验证。结果表明:一方面,通过实践能有效引导相关专业人员运用所学专业基础与技能,领悟数字ICs与系统的工程化设计思想,掌握采用合理的方法简化复杂系统设计开发要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所开发的数字扫频系统实现了“手/自一体双向循环扫频脉冲输出及输出脉冲频率值测量”的系统功能,且与传统的面向模拟电路与系统频率特性测试的扫频系统相比,无需MCU、DDS及片外L、C和模拟电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调频脉冲扫频的导弹舵机频率特性测试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实现导弹舵机的高效和高精度频率特性测试,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调频脉冲(chirp信号)扫频的新型频率特性测试方法. 分析了调频脉冲扫频信号的特点,设计了以该信号为激励信号的频率特性测试过程,解决了激励信号产生和数据采集处理等关键问题,并与常规的频率特性测试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调频脉冲扫频法具有与正弦逐点扫描法相同的测试精度和重复性,适合导弹舵机频率特性的快速测试.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基于扫频激励和拟脉冲激励的汽车悬架振动实验台检测汽车悬架效率.分析这两种悬架振动实验台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给出了悬架效率的统一计算方法,实施了悬架效率检测实验.这两种汽车悬架振动实验台检测的结果仅相差6.1%,表明基于扫频法或拟脉冲法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80C196控制的改进型智能金属探测仪的研制工作。采用软件控制CPU输出一频率递增的脉冲信号并对其进行扫频、选定工作频率f0,最终提出了以CPU输出频率为f0的信号作为整个系统基准频率信号的新方案,并且给出了系统硬件组成和软件控制流程。  相似文献   

6.
虚拟式扫频/幅仪是在扫频/幅技术广泛应用而传统硬件仪器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出现的新仪器,虚拟式扫频/幅仪不仅克服了传统硬件仪器的缺点,而且具有功能强大、体积小和操作简单的优点,使测量分析快速、准确和简便,介绍了扫频/幅仪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工作方式。结合虚拟仪器技术,从硬件模块、软件模块,仪器面板3个方面详细说明了虚拟式扫频/幅仪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最后给出了虚拟式扫频/幅仪的两个工程应用实例,该仪器在已用于实际的项目中,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AGC伺服油缸的动态扫频方式为例,建立了伺服油缸动态测试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其基础上解决了如何确定动态扫频过程中的采样速率(或采样周期),即k值以及扫频点数的选取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脉冲预泵浦(pulse-prepump,PPP)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的PPP-BOTDA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作为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监测手段,在空间分辨率和精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针对水工结构物健康监测的领域特点,通过多组试验,分析了PPPBOTDA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平均化次数、重复性、扫频范围、扫频步长、监测时间、长短距离空间定位精度、空间分辨率和采样间隔等各项性能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该技术的水工结构物温度和应变监测试验,验证了该技术在水工结构物健康监测中的感知性能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产品进行振动试验的必要性,对定频正弦振动试验和扫频正弦振动试验分别进行了描述.重点介绍了正弦振动试验中的扫频试验,对扫频中的扫频速率、倍频程数、应力循环数、扫频时间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并通过一个具体的扫频算例,对相关振动参数的计算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采用伪随机编码、脉冲压缩和相干频谱积累技术,获得27 dB的相位编码脉冲压缩增益和21 dB的相干频谱积累增益,从而在小功率下实现远距离探测。采用等间隔收发新型探测体制,实现2 000 km范围内的无距离盲区探测和获得所用伪随机序列的最大增益性能。依据软件化雷达思想,通过可编程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实现雷达的大部分功能,从而使雷达具有良好的可编程、可配置和易升级性能。在整体结构上,采用PXI(外围部件互联总线面向仪器的扩展)总线技术,该雷达设计成为一个模块化、小体积的PXI系统。实际探测结果表明:在发射功率为100 W的情况下,该雷达清晰地获得了2 000 km内的返回散射扫频电离图和返回散射扫频多普勒电离图。  相似文献   

11.
强电磁脉冲通过线缆孔洞耦合进入电子设备屏蔽腔, 对作用范围内的电子产品会造成巨大的破坏效应。针对这一问题, 采用传输线法分析各种线缆孔洞对电子设备腔体屏蔽效能的影响, 并首次将其应用于某类型车辆中, 为车辆内部电子系统的防护提供了理论参考。实验结果表明, 在车辆不规则的腔体电磁脉冲情况未知的条件下, 采用矩形屏蔽腔体圆形线缆孔洞可提高车辆电子设备的屏蔽效能。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建筑物内电子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风险因子,介绍了对建筑物内电子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进行风险评估分级的步骤。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雷击电磁脉冲风险评估分级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睡眠中的脉搏监测可以用来对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分析,而且可以通过测量睡眠者的脉搏变化,判断是否进入有效睡眠状态。设计了一个面向睡眠分析的脉搏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放大电路、基线校正电路、滤波电路、整形电路和A/D转换电路等。在LCD上显示测量的平均脉搏和瞬时脉搏,可以作为一个便携式电子脉搏计。同时通过C52的串行通信接口和上位机的USB接口通信,把脉搏信号送入计算机存储和处理,实现波形还原,脉搏监测。  相似文献   

14.
Attosecond metrology.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The generation of ultrashort pulses is a key to exploring 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matter on ever-shorter timescales. Recent developments have pushed the duration of laser pulses close to its natural limit-the wave cycle, which lasts somewhat longer than one femtosecond (1 fs = 10-15 s) in the visible spectral range. Time-resolved measurements with these pulses are able to trace dynamics of molecular structure, but fail to capture electronic processes occurring on an attosecond (1 as = 10-18 s) timescale. Here we trace electronic dynamics with a time resolution of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雷电电磁脉冲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影响,通过分析给出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核爆炸和电磁脉冲武器产生的强电磁脉冲能够通过对雷达天线、电缆的耦合以及孔缝、窗口的穿透,干扰雷达系统的正常工作,对雷达系统造成破坏。该文主要对雷达系统在受到强电磁脉冲冲击时所产生的效应和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超声探头(5P14)上施加一负电压脉冲信号,探头发出脉冲超声波,当遇到不同介质界面的时候超声波被反射,回波信号被超声探头接收,转换成脉;中电压信号,利用AT89C52单片机的捕捉功能来计算超声波回波与发射波之间的时间,进而计算出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的时间;利用数字温度计DSl820采集温度信号,用该信号可准确计算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实现对液位的精确测量。测量误差小于0.1mm(雨量小于10mm时),优于0.5%(雨量大于10mm时).  相似文献   

18.
从医生诊脉的物理过程出发,研制了微机诊脉所必备的电子电路及微机控制诊脉的方法,给出了微机诊脉设备的全部硬件及软件框图、工作原理及主要设计要求,并指出了采用递推算法来提高检测精度的必要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将NO脉冲流光放电的2个主要激发解离通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电子激发温度下电子能量分布函数和电子激发态的碰撞激发函数,积分计算了脉冲流光放电下NO的2个主要激发解离通道的激发碰撞截面,并依据激发碰撞几率函数归一的原理,研究了NO 2个主要激发解离通道的竞争过程.N原子和N+特征谱线荧光辐射强度随电子激发温度变化的计算结果与本研究小组的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验证了理论处理的合理性,也为NO分解过程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微秒级脉冲辉光放电中离子产生过程的飞行时间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自制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微秒级脉冲辉光放电中样品离子与基底气体离子的形成过程.气体离子和样品离子的的产生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气体主要通过与电子的碰撞而离子化,形成于脉冲放电期间;而样品原子必须先被溅射出来,再主要通过与能量较高的粒子(氩的亚稳态原子)的碰撞而被离子化,形成于脉冲放电终止以后.文中提出了微秒级脉冲辉光放电中离子的扩散及传输模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